为什么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

      佛家有一句话叫做: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这句话放在儒家的修身、道家的修心上同样适用。我是学儒的,不信佛,所以我从儒家修身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

      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这句话和儒家的“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两句话意思最为贴切。反求诸己是儒家的一个主要思想,是讲:君子遇到事情以后,不去找别人的原因,而是找自己的原因。这个道理听起来非常对,但是多年来,我一直感到这句话很违背人性,很违背情绪。因为人遇到事情以后,把原因、过错归咎于别人,几乎是人的本能,人人如此,欺骗不得。难道孔子这位伟大的圣贤,他的重要学说会违背人性吗?当然不是。可是那又怎么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发生不好的事情以后,把过错归因于别人,加剧矛盾,从而产生社会上的许多纠纷怨恨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反求诸己到底是一个什么事?

      在讲这个问题前,先插播一个我学习儒家的小故事。

      我十五岁正式接触儒家。最开始读论语的时候,学到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这段孔子对仁的描写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当时手头的那部论语在翻译这句话时,把克己复礼,翻译成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人归附礼。这个翻译还是现当代一个著名学者译的。我当时还在上初三,所学文言文有限,再加上那时网络还不够发达,就没有再深究。从此对这个翻译深信不疑长达九年。这九年,我每过几天就会想起克己复礼这句话,然后就想起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人归附礼的翻译。但是每次想起和实践的过程中,我都隐隐的感觉不对头,因为按照这个翻译去做,培养出的人,是扭曲人性的,简直是“非人”。人虽然会越发优秀,但是人性都被克制了,人活的还有什么意思。进而,我在想会不会是孔子错了,或者克己复礼的思想落后了。但是每每想到孔子,和克己复礼这个词被广为流传,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坚定信仰,继续照着做。九年后,我24岁,一次空闲时,在百度百科上搜索了克己复礼这个词,恍然大悟。百度百科中把克己复礼的克,翻译成:能、能够。并解释在春秋时期,克没有克制的意思。按照正确的译法,克己复礼应当翻译为:能够使自己归附礼。这么一来,克己复礼这句话就通了,就符合人性了。

      再回到正文,反求诸己到底是一个什么事,为什么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这是因为凡事找自己的原因,对自己好啊。但是这个好并不是说,找别人过错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所以只能找自己过错,以期待下次进步。要是这么理解就太庸俗了。

      君子愿意反求诸己,修行人愿意不找别人的过错,只找自己的原因,是因为人在遇到事情以后,从自己出发,找到了原因,才能够体会到内心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让我们,遇到事情,就盯着自己的过错。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是想要走捷径。正解应当是:人遇到事情以后,要分清是谁的错。如果是自己的错,那就改正。如果是别人的错,那就走好自己的路。读者不妨可以试一下,这段话如果理解并做到了,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

      学明白后,你就会咧着嘴的想,还是找自己的错好。你也会真正明白为什么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

     君子要“求诸己”,因为只有找自己的原因,才是真好(舒服、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修行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