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写目的
     目前,“丰田召回”事件搞得沸沸扬扬。接近800万辆车的召回事件损失了金钱,更要命的是损坏了品牌的价值,以前,日本制造业的标杆企业塑造的质量神话,突然间轰然倒塌。透过丰田正男的泪水,我们会读到很多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寻求产品质量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的原因。

2  “丰田召回”原因

2.1  技术方面
2.1.1 技术上电磁兼容
     丰田将此次召回事件定义为“油门踏板缺陷”,但又说 “召回无法完全解决加速问题”,而后,丰田正男在美国国会又说,“电子控制系统与丰田汽车的突然加速问题无关”。前前后后彼此矛盾的说法,其实印证一件事,即丰田内部对此次突然加速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到目前为止,无法合理的解释该问题,更别提解决此类问题。
     丰田汽车此次表现为刹车失灵,突然加速,是明显的可靠性问题,不像机械结构问题,极像电子控制系统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因为机械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相对容易模拟和定位。电子控制系统出现电磁兼容问题,即正常工作时,表现十分完美,但遇到特定电磁干扰的出发,会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操作,我想做过硬件的都知道,此类问题是最致命的,因为很难模拟和捕捉某个特定引起问题的电磁环境,因为丰田正男肯定知道,若承认是电子控制系统电磁兼容的可靠性问题,那丰田汽车可能需要全部召回,这对企业是致命的。
     但是,丰田正男死不承认,并不代表该问题不存在。我想他可能早就安排相关技术的顶尖人员,在做电控系统的电磁兼容实验,来验证电控系统的可靠性。也许,下面有更多的实例来验证是否是该问题。我但愿不是,因为那又会出现流血。

 2.1.2  创新能力下降
     丰田汽车,在最近的10年,把关注点都放在扩大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上,占据全球汽车厂商第一的宝座,忽视了自己曾经倡导的创新能力。我认为,丰田目前表现为产品质量问题,实质是产品管理问题,缺乏持续创新的机制和驱动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多方面:技术领域、生产制造、以及管理等。
2.1.2.1  汽车安全技术领域
     众所周知,受国家能源的制约,丰台是较早投入,在做开发节能型汽车方面的研发,并于1997年丰田公司在日本市场推出了一款混合动力型汽车。随后,又推出了多款混合动力型汽车,出口北美市场,应该说,他在汽车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是位于汽车市场前列的。
     但是,作为第一大汽车商,为何频出安全问题。汽车在安全方面设计上的缺陷,没有在严格和反复的样车测试过程中发现。丰田的新车测试往往是在室内台架和赛道等试验场地进行。而欧系车测试是经过300万公里长距离的实地行驶,有的高达800万公里,试车点遍布北极、沙漠,以及高湿度的热带雨林。这显然比室内台架和单纯的赛道测试更接近于不同消费者的各类极限驾车环境。此次油门踏板问题,如果多进行极端环境路试,许多问题也许就会被发现。个人认为,该公司在安全方面的创新和投入,远落后于自己在节能方面的研究。多年来,曾经多次遭消费者诟病的“底盘轻,多处框架焊接抗震力差”,尽量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应用等,都说明,安全技术没有随着材料的更新和发动机的换代,也发生创新性的进步,因此,导致木桶效应显现,汽车频发安全问题。
2.1.2.2  生产制造领域
     曾记得,丰田从上世纪50年×××始,到七八十年代产品横扫北美市场,其“精益化生产”模式被奉为制造业的圣经。精益思想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即“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开发和制造的周期、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众多生产厂商从中获益。
     丰田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走得很远,可以说,把“精益化生产”发展到极致,却忽略了汽车市场将来的个性化发展。因此,从90年×××始后期,丰田在生产方面,就知道榨取“精益化生产”的血汗,却无真正的生产模式更新,向个性化生产方面,做些创新。个人认为,丰田倡导的“精益化生产”,已变成它在生产领域创新的一个障碍。

2.2  经营管理方面
     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有:过分节约成本,缺乏忧患意识,总部人才缺乏等。

2.2.1  过分节约成本
     日本企业,由于本土缺乏资源,一般都会在降低成本上做足功夫,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有极限,若突破极限,可能酿制严重的后果。
丰田汽车,为降低成本,执行全球采购,并尽量将生产企业放在离目标市场最近的地方。当然,对产品零件的采购,也被放在此类地方;同时,也会打压零部件的供货商价格。而且,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以采购的形式,丰田汽车厂,变成了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和总装厂。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这些零部件的质量,确实变成严峻的课题。从丰田最近几次召回事件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导致汽车零部件,特别是重要零部件的质量严重下降。
     当这种关键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蔓延到安全系统方面时,悲剧早就注定,即降低成本突破底线,降低产品的安全性能,置客户的生命危险于不顾,那这种代价就是血淋淋的。同时,也折射出丰田公司一定程度上,过分追求利润,漠视客户生命,这就是为什么丰田正男的泪水,仍然不能换来美国国会议员的同情,停止谩骂。
而且,丰田提倡精益化生产,该方式的基本思想就是Just In Time (JIT),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其中,“恪守生产节拍”,“零库存为王”,“重视时间成本”,“发掘职工节约潜力”,“坚决扑灭各种浪费”、“过多生产也是浪费”等,都是精益化生产的关键,即“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追求优良品质下的最低成本。但实际中,做到“最低成本”容易,同时还想保证优良品质可就难了,因此,丰田的被迫召回,与其过于“节约成本”有直接关系。

2.2.2  忧患意识不够
     一般企业,都有几个发展阶段:创业期、发展期、全盛期、衰败期,而且全盛期与衰败期的时间间隔,离的很近,我国有句老话“盛极而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摩托罗拉手机部门、TCL移动等,就是在很好业绩的同时,“突然间”就不行了。因此,国内好多公司的老板,都有意识在公司全面发展的快速阶段,要时刻保持警醒,这也许是公司发展的全盛期,表面全盛下面可能隐藏着深深的危机,需要如履薄冰,着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进行制度、管理和产品的创新,保持公司持续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丰田执着地追求“世界第一”的宝座,搞的轰轰烈烈,却未意识到自己存在很多“短板”的地方,因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如果不是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别的质量。个人认为,此次安全问题只是看丰田问题的一个窗口,仔细研究可能会折射出很多问题,它们都被表面的繁华和盛景所掩盖着。不知道,丰田管理者是不是这么看?

2.2.3 总部人才缺乏
     总部缺乏足够的人才,在丰田自己的反省,也能看到这一点,也反映了他们人才培养的机制出了问题。
     丰田过度扩大生产规模,导致日本总部的大量人才被派往海外,总部严重缺乏人才。据网上报道,在现在的日本丰田总部,上了年纪的人员,占了很大比例,这严重导致人才断代,原本一些关键的生产流程要求,因为人才的问题,没得到坚持,据他们反省称:“人才不足,一直坚持安全、质量、再到数量的顺序传统也有所颠倒,顾客第一的理念有些松动,以致造成今天的困难局面”,相信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关键看下一步如何改革这一局面。
 
:“精益化生产”相关描述,参考网上的一些文档。
 
 
转载联系方式:
MSN: [email protected]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