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书:看云卷云舒

图片发自App

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之心,比如科研工作。作为一个据说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比率的文科生,一直接触文史哲美学音乐绘画的形而上学科,真心不知道怎么才能搞好科研。为了学会这个技能,我各种折腾。曲线救国。想为自己技能提升找到方向。

为什么文科科研不好做?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什么要研究,研究能产生什么影响是首先要考虑清楚的,工科,理科,医科和农科的科研都很直观,做了就能用。可是文科很抽象,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文科生来说,研究方向可能很多,可是能走下去的走出成绩的却非常有限。

如何破冰?

我身边走出来的纯文科同学大多转型走了应用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加上了社会学,管理学,艺术美学的内容,纯思辨的理论留给大师们,普通人无法探究它的未来。

我在看的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深得我心的还是他的士大夫气质和审美能力,他也说自己不是做科研的。感性如我,注定不容易进入科研的客观世界去,可是这是我想要了解的世界,就算是为了好好和团团,我也要全部走一遭。为娘没有万贯家财就给你们两个,也确实对钱的兴趣不够浓厚,心得不够多,但是我喜欢学习,想了解最好的一些学习者是如何进入专业深入的研究领域的,想了解各种类型的学习方法,为身边的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学习力不够怎么办?

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也教过很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大学新生,我知道大部分普通学习者如果只是满足于课内要求的东西,在一开始是很难与大学老师的状态接轨的。

比如英语词汇量,阅读量,研究方法,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有时候看着那些飙英语的人,看着他们的文章和科研成果,会感觉这样的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追上了,更可怕的是他们往往有上升的空间,所以会加倍的努力,朝着目标一刻不停。而你还在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学好英语。

我们都在困惑差距到底如何产生,如何拉大,又该怎样修补?明明在入校时分数差不多的几个人,十年学习工作发展下来,大家的学习能力截然不同,有道理可讲吗?

道理有四:

一在于学科的不同。专业决定你看世界的角度,有的专业强调客观,有的看数据,有的实用,有的思辨,有的理想化,有的审美。

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接触真实世界,这个真实最好是你能够够得着的最优秀的环境,没人愿意混日子没人舍得花时间抱怨的环境。

二在于接触的人不同。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寻找身边最认真的人们,看他们如何投入工作,如何杀出一条上升的通道。

三在于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心慌,同时也不要放弃不能散漫。平和而坚定,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内外平衡状态,坐看云卷云舒。然后持续的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四在于看懂游戏规则。明白规则的人能够看懂全局,容易制定目标,有了大纲路线确定了,每一个机会都不要错过,平时就是持续锻炼能力,蓄势待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书: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