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作者 / 夏超
编辑/KY主创们
一条后台的评论:
“KY小姐姐好!我26岁,工作快两年了,但总感觉自己还像孩子,在很多场合都不能灵活应对,我想变得更成熟;但看着那些八面玲珑的人,又觉得自己不该变得圆滑世故。到底什么样子才算是好的成熟状态?”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困惑。
即便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我们已经可以比父辈过得更自我更独立,但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场合对身处其中的人有不一样的隐性要求,比如什么样的言行是合适得体的,什么样的举止是不合规矩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由着自己舒服,还是按照环境要求的样子?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今天KY小哥哥来和大家聊聊“社交中的成熟”。
“成熟不会随年龄而来临,有时来临的只有年龄。”
“走向成熟意味着,你开始醒悟,原来有那么多事根本不需自己去说三道四。”……
关于“成熟是什么”有太多太多的说法,在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标准。
心理学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概念,比如情绪成熟,这意味着我们能准确分辨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同时能较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受到外界的影响。我们这次要谈的侧重于“社交成熟”(social maturity),即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互动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如何做出回应。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鲁迅先生的话道出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他人的意愿和环境的要求展现自己,我们会觉得他圆滑、甚至虚伪,比如他在这个人面前卑躬屈膝,却在另一个人面前趾高气昂;可是如果一个人对场合的要求一无所知,说话毫无分寸,又容易被认为幼稚、甚至无知,比如在婚礼上说起新郎的风流往事,在不太熟的聚会上喝酒过多、滔滔不绝。
我们自身的需求,与他人或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总是矛盾,所以社交成熟的第一步,是能够识别不同场合对人的要求,并认可这种要求;但困难的是,当自身的想法与环境的要求发生冲突,一个人该如何选择怎么做?其实这才更能看出他是否社交成熟。
真正的“社交成熟”意味着:
a.一个人首先要肯定自身的存在,认可自身的欲望、情感和能动性;
b.同时也要肯定他人与环境的存在,认识到他人与环境对自身的要求是值得被考虑的;
c.并接纳两者可能发生的冲突;
d.最后按照自己建立的原则和底线,进行衡量和判断而做出回应。
1.童年经历影响我们对待外界的方式
我们在《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点此查看)中介绍了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的“真我/假我”理论,与婴儿早期的全能幻想密不可分。
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孩子在保持全能幻想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真我”,感受到自身的欲望、情感和创造性;
但如果婴儿的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受挫的经历会让他对自身的能动性失望,开始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更为敏感,逐渐用顺从的方式面对照顾者,因此形成强大的“假我”。
所以,假我在精神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往往能准确识别环境对自身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作出反应(这看似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后面会进一步展开)。
另外,精神分析家Mahler(1975)提出,在儿童精神发展的过程中有个关键阶段,大约是在婴儿一岁半至两岁的时候,婴儿以蹒跚学步的方式开始离开母亲,向外探索环境。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明白了自己和母亲不是全然一体。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在此之前,孩子是意识不到“我”的存在的。
这个阶段,婴儿会体会到与母亲分离的焦虑。此外,当它在外界探索受挫,它会希望立刻回到母亲身边,重新获得与母亲全然的关爱,如若无法得到母亲的回应,婴儿又会体会到被母亲抛弃的恐惧。这个阶段常被研究者称为“失乐园”。
婴儿在外界探索受挫,渴望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这种时刻被称为“再友好危机”(rapprochement crisis)。
危机的时刻是痛苦的,婴儿充满不安,但这个过程却是重要的。如果照顾者能够安抚婴儿在受挫后的消极感受,同时不溺爱、并鼓励婴儿继续探索,婴儿能够顺利发展;
但如果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过于忽视,婴儿为了理解当下的处境,会把照顾者的形象分裂成两种:“能够呼应自己时的‘好’形象”,和“无法呼应自己时的‘坏’形象”。照顾者给到婴儿的爱不够多,不足以让婴儿形成原谅和信任,于是他们很难将照顾者身上的“好”与“坏”进行整合,理解到虽然有过失,但照顾者总体还是好的、可以信任的。这种没有处理好再友好危机的婴儿就容易形成边缘型人格特质,对待他人和环境的方式出现非黑即白的两极化起伏。
长大后,他们对待他人和环境的方式有时过于信任、过于理想化,有时又突然切换到完全的不信任,极度贬低、恐惧或有攻击性。他们难以把握自己在社交中的状态。
2.自我发展可能发生了停滞
Robert Kegan(1982)认为,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与自我发展有密切关系。自我发展像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是不一样的,有主次之分,同时进行更替。
婴儿在诞生后处于融合阶段,处理的是最基本的反应行为,比如感觉和移动,接着进入冲动阶段,面对的是自身的冲动和知觉,再接着是统治阶段,紧迫的任务是满足自身的欲求和意愿,随后就到了与“成熟”密切相关的阶段了。
在人际阶段(interpersonal),我们需要面对别人的存在,知道别人和自己一样拥有欲望和情感,彼此之间是相互共存的关系,但是无法分辨谁的需求更重要,常常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主次问题。
在制度阶段(institutional),我们开始接触被普遍认可的习惯或规则,比如小时候被教育不能对别人说谎,我们开始依据类似制度化的标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如果一个人对这些习俗、道德和法律能够较好地融合,并根据这些规则去生活,它的社交成熟度会增高。
在Robert Kegan看来,自我发展还有下一个个体化阶段(interindividual),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和遵守某些社会规则,还能意识到遵循的方式并非单一的,比如公平、诚实、勇敢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表现形式,同时认识到这些规则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和抵牾,并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灵活地权衡和判断。
在朝向最后这一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发生某种倒退。因为他们看到曾经认定的价值体系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他们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反而会否定之前遵循的标准,比如有些人会觉得善良只是懦弱、诚实只是愚蠢,有些人最后变得完全以自身利益为导向。
3.走向成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很多人对成熟的理解。这与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相对应:外向性自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在对自身的察觉上,我们会察觉到自己身体感受的变化、内心情绪的起伏,这属于个人性自我意识。而外向性自我意识强的人,能够高度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意识到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并有能力对其进行调整。
外向性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人们有能力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它。外向性自我意识的人虽然知道在特定场合做出什么样子是合适的,但不一定会按照这种要求去展现自己,这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影响选择的部分了。
除了早年经历对外向性自我意识有所影响,这种“知世故”的能力也是可以习得的。参加不同的社交活动,观察和理解不同场合下参与者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按照这些要求去“扮演”属于自己的身份,从而更敏锐的认识和识别外界的要求。
从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去判断其是否成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熟的人也可能不遵循某些既定的要求,而某些言行看似成熟的人也可能并非真正的成熟。下面说是两种典型情况:
1.任何场合都能灵活应变
上面谈到“假我”强大的人往往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表现得体,但是与他们近距离相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他们看似成熟的行为却给人一种“程序化”的感觉。或者说,他们虽然能够按照社会要求的样子与人相处,但他们总显得不够“真挚”,很难让人感到彼此间心灵上的交流。这是为什么呢?
“假我”其实是婴儿在早期应对受挫经历的一种防御性结构。在糟糕的养育环境下,婴儿可能很早就展现出较好的智力表现,而温尼科特将之称为“分裂的智力”,这种智力与“真我”是隔离的,无法在欲望、情绪的表达和调节上展现出来。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的人,我们却总感觉到情感上的隔离。如果说,这种人在社交上是成熟的,那么他们虚弱的“真我”在情感的发展上却是不足的。
2.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会发现,有些成熟的人过于严肃和刻板。他们对生活和世界有着一套非常清晰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他们喜欢对事情下判断,总想辩出黑白来,比如他们可能觉得说谎就是错的,哪怕是白色的谎言。
这样的人往往是自我发展固着在制度阶段的人,他们相信世界会因明确的规则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拒绝生活中的模糊性,觉得放任暧昧不清的局面不管,是不负责任的、孩子气的,所以他们想要用自身“成熟”的力量去廓清生活中的团团迷雾。
然而,生活中总有不确定性的时刻,总有难以厘清的纠缠,甚至在某些矛盾的地方恰恰保存着我们的人性,不应该被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可以说,他们奋力追求成熟,最后又被成熟所限制。
1.努力建立坚实的自我
社交成熟离不开发展良好的自我。你只有直到“真我”的模样,才能够不在适应社交要求时迷失自己。甚至到最后自己都分不清哪一面是自己的真面目。
此外我们必须足够自尊和自爱,这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他人和世界的时候,不会轻易将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不会贬低自身的需求和欲望,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去取舍和调整。
2.确定自我与环境的边界
无论是领导同事在工作上的要求和配合,还是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往和互动,我们在建立自我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外界的冲击,可能让生活混乱不堪。
这时,不要简单地否定自身,也不要武断地反对他人,最需要做的反而是在认知和情感上肯定两者的共存,去分辨混乱的状态里是否存在着分清自我和环境的可能性。
哪些是外界造成的,哪些是自身产生的,哪些需要自己来负责,哪些是不是自己需要妥协的。在类似的实践中,我们能越来越清楚自身和环境的边界,也更容易察觉他人对我们的要求,以及自己本心的渴望。这有利于我们权衡应该多大程度接受外界的要求,同时不伤害到自己。
3.接受规则,也接受矛盾与复杂性
对于习俗、规定和制度,最好的态度是将之作为我们建立个人价值体系的材料,而不仅是将之看作急于反对或严格遵守的“铁律”。一个成熟的人是具有灵活性的人,在任何事情上,ta的反应都不是僵化的。正误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好坏的界限也不是唯一的。
或许你已经发现,社交成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真正的社交成熟不是终于学会了一套如何应对各种人、各种场合的秘诀,更可能是我们明白了自身和他人永远都是一样的值得被考虑,明白了在两者变动的关系中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法则,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矛盾而复杂的事实,并努力在每一次的具体情况中审视自己建立的一套价值观念,再作出最合适当下的决定。
当你发现你无法用绝对判断的句式,简单说出你自己的社交原则;同时应对社交场景又不再让你焦虑不安,你可能离社交成熟就不远了。
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有了足够纯熟的能力去理解社交场景对你的要求,但也有了足够了自尊自爱不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过于不适,同时还有了足够清晰的人生哲学去作出“要多大程度符合社交要求”的自我决定。
今日互动:你觉得你在社交中成熟吗?你的困难是什么呢?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References:
Brown,J.(2014).The self.Psychology Press.
Kegan,R.(1982).The evolving self.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hler, M. S. (1975).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antile neuro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23(2), 327-333.
劳拉·德底维尔(2017).《温尼科特新解》(刘玲 译).商务印书馆.
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2015).《自我》( 王伟平 陈浩莺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若有任何困惑,请发信息到公号后台,
我们会在48小时内给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请戳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