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章中的样本,都是本人近期亲自采访,查阅。引用也会标注来源,真实有效,但有样本偏差的可能性,仅作读者参考用
去年十月机缘巧合接到了一份校招调研的任务,从零开始,到现在也有几个月了,颇有收获,便分享于此
作者是一名普本的学生,周围的环境是有限的,后来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个看法
先上一张我总结的模型:
1.第三方招聘网站分析
平台优势明显
答主在江苏南京读书,所以调查了一下江苏地区的校招情况:
春招时间一般都是在三月初开始,一直延续到六月份。而秋招,开展时间则主要是在每年的九月份到十二月份。91job平台是一个官方平台,几乎覆盖了江苏省内所有高校的就业网站,宣讲会,职位等校内招聘的信息源,各大招聘网站的相关信息也都是来源于此
好的学校校内资源就会丰富,比如大企业宣讲会,优质职位等(校内推送),优秀的学长学姐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熟人网络);
这基本形成了一个闭环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互联网更多的作用是只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平台也大多To B(企业),对C端(求职者,学生)并不是那么的友好(用户体验比较差)
先发优势明显
我找了一些主流的第三方互联网招聘平台(排名不分先后)
应届生求职网(一家专门面向大学生及在校生的求职招聘网站 ) | 已于2015年被“前程无忧”亿元及以上人民币全股收购
智联招聘(招聘和人力资源服务商) | 已经于2014年IPO上市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已经于2004年IPO上市
实习僧(中国领先的实习僧招聘平台) | 近期融资:2017年末 A+轮;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海投网(大学生招聘网站) | 近期融资:2014年末 天使轮;融资金额:375万人民币
拉勾网(专注于互联网招聘的服务网站) | 近期融资:2017-9 D轮1.2亿美元
大街网(年轻人专属的社交招聘网络) | 近期融资:2017-5 D+轮1亿人民币
猎聘网(高端人才社区化招聘网站) | 已于2018年IPO上市
括号内是摘自官方对其自己的定位,后面是简单是最新融资动向; -数据来源 :" IT桔子 "
这些都是相对已经成熟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做到了从职位了解到获得offer的"全栈式服务"
可见对于网络招聘,两家传统综合招聘性平台仍然占据了互联网招聘很大一部分市场,个人认为这是得益于早期发展到现在积攒的海量职位;
无论招聘方式如何新颖,流程多么简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找到工作"这个需求上,没有"工作"谈何去找?所以做招聘,有海量、优质职位是核心,其它的为加分项;
2.发展历程分析
垂直化
过去几年垂直化是一种确定的发展趋势,垂直又分为地域垂直(如:江苏人才网),行业垂直(如:拉勾网),人群垂直(如:大街网);以行业垂直和人群垂直为主,附上几个例子;
走出趣(为求职者提供正规可靠的出国就业机会)
火聘网(区块链行业人才招聘服务平台)
蓝职培(蓝领职业技能培训)
鱼泡网(建筑招工移动平台)
Togocareer(留学生回国求职一站式服务)
....
从To B到To C
其中一些细分环节也有优秀的企业如从笔试刷题入手的牛客网,还是从公司了解入手的看准网,以及从简历入手的工具类应用超级简历。但个人不是很看好这个市场工具类应用的独立发展,它天花板不高,还是比较适合作为某一环节融入流程中,大公司的技术储备、资金雄厚,很容易复制,并移植到自己的平台上去;当年网络招聘1.0时代(大约10年以前)大家遇到的搜集信息难(比如我想知道我周围有哪些宣讲会)现在有校招板块的网站都有这个功能,你都能查询到附近的宣讲会,已经渐渐成为了标配,前几年拉勾网广受好评的信息反馈(比如我投递了简历HR看没看到我也不知道)如今也渐渐得成为了一个优秀招聘网站的标配,并且平台也渐渐得由To B转为To C,面向求职者,面向学生;
线下到线上的移植
近两年,有一种叫云宣讲的概念出现,顾名思义,就是将宣讲会搬到了线上,公司宣讲团队到各个高校线下宣讲,从预约场地,布置场地,宣传等等一系列流程,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并不小,倘若宣讲人员再不够专业,效果可能会更差,甚至无人问津。云宣讲应运而生了;
以下给读者分享两个云宣讲的平台链接大家直观感受一下,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海投云宣讲 51job空中宣讲会
3.现状
校园传统模式仍然居多
作者当初也是调研的时候才知道云宣讲的概念,觉得很棒,但周围大四的朋友好像并不太了解这个概念,有的甚至对互联网招聘充满了不信任,这时作者又采访了不少同学,才发现大学校园其实是个半封闭的环境,很多学生还是被动的在接收消息,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去做一些准备,各个层次的学校学生情况会有所不同吧,辅导员在群里的一个"艾特全体成员"效果可能都好过不少推广活动;"培训"、"校企合作"等推荐相信你们也有过类似经历吧;从我的调研结果来看高校至少5成的学生都在是传统模式中走完他的校招流程;互联网只是作为辅助;并且对于企业来说,一年年校招的经验,一些对口的企业和学校会沉淀下来(具体表现为,每年A企业都会来B学校招聘一定数量的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他的会有一些新的公司,新的职位等;毕竟每年的趋势都在变化;
信息爆炸
以前大家还在为获取信息而发愁,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现在没有顾虑了,但是信息太多了,如何在信息海中找寻对自己有效的信息又成了新的问题,作者偶然在知乎中看到一篇回答,觉得很有价值,附上链接
真的到资本寒冬了吗? - 李恒然的回答
文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信息熵风暴",秋招和春招来临时,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准备,面对海量的招聘相关信息推送,学生是很容易迷茫的,在这个大环境下,一些问题就出现了,附上一些从网站论坛摘取的应届生2018/2019校招的原话: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以上的例子无非想说一件事:找准自己的方向,并努力去争取是很重要的;
4.我认为的发展趋势
- 更细分垂直+社区化运营的一站式招聘服务
随着”信息熵”的急速增加,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越来越难,这亦是垂直类招聘越来越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我相信,垂直会变得更加细分,细分到某品牌定向对口某类人群;工作岗位与人们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解放校园,缩短脱节
大学与社会一定程度的脱节,很多学生在大学校园中这种半封闭的环境基本不了解也不会了解现在行业发展的现状是什么样,学的知识很有可能已经是老旧,过时的知识,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走的传统校招模式也印证了这一点。在面临就业时会有一些不知所措比如“我不知道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每个公司也不一样”、”这些岗位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一些创业公司正在试图缩短这个距离;
小牛接招(大学生在线视频招聘服务平台)
刺猬实习(实习生职业体验与实践O2O平台)
-更精确人群画像的数据采集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简历匹配已经有很多公司在探索, 个人认为固有的测评模式效果仍然不够完美,如果从源头以更多维度的方式来描述一个人,只有优质的数据源才能将精准匹配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感谢各位的阅读,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欢迎讨论。
原创不易,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