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不止有牛奶

—— 一杯伊利奶,一世伊利人。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1张图片 古语有云: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用在当下,它反映的是当今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的商业现象。只要一步领先,便步步领先。 可惜的是, 强者恒强,是几乎所有企业的追求,却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做到。 强者恒强,时也?命也? 马哲上有句话说: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换言之,生存环境决定生存策略,生存策略在群体上有两个表现形式,内部的叫文化心理(或者说精神结构),外部叫文化特征。

伊利人——团结制胜

如何成为强者?

这是对每一个现代企业的灵魂拷问。

可以明确的是,一个强大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团结的智囊团,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团队精神。如今的世道,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世道,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伊利人,便是这样的存在。 从一个地方企业做到亚洲第一,从草原走向世界,这样的规模和速度,放眼全球商界,都是十分难得的。 如果非要说伊利的成功是有秘籍的,那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伊利人。 在伊利一路狂奔的路上,一次次突破重围、开疆拓土的背后,是无数个“伊利人”的砥砺前行。 对任何企业而言,一个企业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是很深的。 细细琢磨会发现,企业的“企”字,人在上,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要素,而“人”字的结构,是永恒的相互支撑体。 无论何时何事,人为先,人为重,事自成。 在伊利集团有 一个口号,叫做: 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能够从中国走向世界,正是因为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都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强的执行力铸就了伊利的团队精神。 伊利方舟,一个已经坚守六年的公益事业,为全国的儿童撑起了一把安全的保护伞。一个伊利人的力量有限,就用整个伊利来集结;关注一个儿童的安全不够引起重视,那就关注千千万万个儿童来呼吁社会声音。 正如伊利掌门人潘刚所讲: “对于企业而言,公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企业内心深处社会公民意识的体现。 ”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公益初心”,更体现了伊利人的“责任初心”。 这,正是伊利的内部精神结构。 如2019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潘刚所言: 大企业要有大担当!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2张图片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发表主旨演讲 一杯伊利奶,一世伊利人。 对伊利人是这样,对消费者的选择而言,更是如此。

伊利奶——自我超越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押着相同的韵脚。

——马克·吐温

有两个一模一样的铁犁,它们是同一块铁铸成的,由同一个工厂锻造,它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它们出厂后的命运却不太一样。

一个犁被卖到了农夫的手里,马上到田里耕作起来;而另外一个,却闲搁在商人的铺子里。

经过一段时间,两个犁偶然又碰在一起了。那个曾经是农夫手里的犁,好像银子似的锃光闪亮,甚至比刚拿出工厂时更加光亮;而那个无所作为地闲搁在铺子里的犁呢,却变得黯然无光,上面布满了铁锈。

一个犁由于不停努力而使自己全身光亮;而另一个犁却成了废铁……但历史不会给你重新选择的机会。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3张图片

不停耕作的那个犁 从地方小厂到千亿企业,伊利一路高歌猛进,连续位居全球乳业八强、蝉联亚洲乳业首位,伊利人的不断进击、不断革新,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 伊利标准 ”。 自伊利以“乳制品第一股”身份登陆上交所,迄今23年。上市以来,伊利营收规模由3.55亿扩大至789.76亿,净利规模则由0.33亿增长至64.4亿。仅2009-2018年,十年间,伊利营收年均复合增速为14%,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9%。 谁也不曾想象,中国乳业能够在全球乳企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伊利已朝着“全球乳业第一、健康食品五强”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思深以定远,谋定而后动,是伊利人不断前行过程中智慧的一面。面对彼时而言就已经处于舒适区的伊利,并未选择做那个“ 躺在商铺里的铁犁 ”。 强者恒强。2009年进入20强并没有让伊利停下脚步,在众多“不可能”声音的萦绕中伊利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从跑进全球乳业20强,到进军全球乳企10强, 在该有的时间鼓足该有的勇气,伊利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作为一家20多年前就已经上市的企业,伊利的净资产率能够连续10年保持在20%以上,是极不容易的 。但伊利所要实现的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飞跃。 伊利所处的乳品行业比较特殊,上有种养殖业,下有十几亿消费者,中间还有无数生产加工环节, 面对这样横跨一二三产业的复杂产业链,伊利的每一次决策都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快消品市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谁拥有更高的品质,谁便掌握了消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国乳企龙头, 伊利以品质促进发展,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在探寻更高品质的过程中深深地影响整个行业,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典有机奶就是最好的力证!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4张图片

金典有机奶作为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唯一指定乳品 2018年,金典创造了“有机奶销售额世界纪录”,完成了“品类首创”到“全球领先”的品牌跃升,成为真正意义的行业领导者。 金典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 在这样的目标下,伊利一直以高品质、高标准要求自己,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让世界共享健康。 而在世界的一些角落,还有这样一群人等待被滋养。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这是中国的战略目标和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伊利对“伊利营养2020”受益者的关切之心。“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被滋养。”用伊利品质精准聚焦深贫人口身心健康,是伊利坚持不懈的责任担当与梦想守望。 伊利的这份盛世,除了伊利人,品质撑起了半边天。

伊利责——强者心态

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做所为。

——《蝙蝠侠:开战时刻》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和公司,从创业到发展与壮大,都必须具强者心态,树立起自己的王者风范,才能从高手云集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

伊利,在整个乳业树立的正是这样的形象。 如果说伊利人的团结制胜是伊利的内部精神结构,那么这就是伊利的外部文化特征。 责任, 是潘刚在很多公开场合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 伊利能够成为亚洲第一的“责任担当”,实至名归。 就好比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全世界各个国家陆续加入到了这一队伍当中,中国已然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伊利则为中国企业做了表率,正如潘刚所说,伊利用“激活长板优势”给出了中国答案! 2019年10月24日,潘刚代表伊利受邀出席“2019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作为唯一一家健康食品企业,伊利向国家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领先成果。这代表着中国健康食品企业向世界发声,为全球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强者的眼光一定是锐利的,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后,便要瞅准机会,迅速出击。所以企业一旦树立起目标后,就要不遗余力地执行,否则目标只会永远高高在上地挂在那,而不会成为现实! 就像伊利坚持做“可持续发展”这件事,已经不是一年两年。 早在2007年,伊利就积极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绿色领导力,随后升级“绿色产业链”战略,带动上下游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5张图片 2017年,伊利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创了新的三个“第一”:行业内第一个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中国食品企业,第一个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系,行业内第一个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落地的企业。 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慈展会上,伊利举办了一场公益影展,影展的主角是贫苦地区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故事,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伊利营养2020”的受益者。 看似平常的公益影展和儿童关怀项目,背后依然反映着伊利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个企业,只着眼于利益,是走不远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社会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伊利正在做的是构建更大的生态,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 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个体都期望能寻找到一个有认同和归属感的地方。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不断寻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心理的认同,甚至身处于群体之中的社会性的认同。 伊利,也不例外。 伊利的付出,一路走来,被大众知,被多方认可,不论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佳实践”,还是国务院、社科院评出的“优秀案例”,都是伊利的支柱。 但正所谓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社会事业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持久事业。 2019年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伊利集团携手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溢达集团,在现场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 以期更多的企业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深化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为全球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

伊利,不止有牛奶_第6张图片

伊利联合阿里、三峡、溢达牵头发起,16家企业

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

在潘刚看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龙头企业更应当凝聚发展共识,激活长板优势,引领全行业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未来,在全新的“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系”引领下,伊利将继续探索公益实践,持续引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伊利人、伊利奶、伊利责,都让我们真实看到——伊利,不止有牛奶。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永远是 强者恒强,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试问,伊利有这样的一群“ 利人 ,怎会不强大?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相信在“伊利人”的共同开拓下,伊利将继续扬帆远航,征途仍阔。

你可能感兴趣的:(伊利,不止有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