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延期的思考新角度

关于项目延期的思考新角度_第1张图片
项目延期的时候,焦虑写满了我的额头额额 

8个项目没有1个是按照预期完成的,该怎么办?

说来惭愧,自2016年4月至今,接手的项目中,无论是起初的发布会,还是广告片,无论是广告画面的设计,还是当前的营销系统搭建及上线,前前后后已经超过了8个项目,但没有一个不是存在了与期望相当不符的、可以称之为严重的拖延。

针对这个问题,团队也进行了多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探索的主要原因都集中在了项目经验不足、项目管理能力不足、自身专业水平有限这三个方面。提出的改进措施也是加强学习、加强沟通、制定进度规划。

我们之所以这样分析和采取措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只要自己的水平够专业,能力够强,经验够充分,就会让项目进度有效的得到把控。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团队成员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在一定范围内的确是可行的。而且工作质量的提升所带来的正反馈会让团队成员有更大的热情去继续提升自身的水平,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增强的循环:努力-高质量-表扬/绩效-努力-更高质量-……团队成员水平不断提升,团队工作绩效不断提升。

团队成员能力提高了,项目就可以达到预期了吗?

然而,任何增长都不可能是没有限制的。从项目管理的金三角——质量、成本、时间——来看,我们想要提高效率,也就是减少时间,那么在其他资源不变化的情况下,质量和成本上必然会有所有损益。而我们自然是不希望质量有所下降的,而那必然又会提高时间和成本的量。

俗语说“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就算换成机器马,也需要吃“电”。这正是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如果资源是既定的,那么即便是最优秀的人才,也顶多只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绩效,但终究是难以获得质量、时间、成本三方满意的结果。

可能我们会想,那就在有限的资源水平上去做到最优就好了。然而实际上如果资源水平不作调整,很有可能会反作用于结果,甚至会出现我们与我们期望相背离的结果。

比如,在项目管理中,团队成员虽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但结果却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心理的落差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信心、学习和提升的积极性也就自然下降,而积极性的下降会进一步导致项目质量和进度的下降。这样原本不断增强的循环就变成了一个不断衰减的循环。有限的资源不仅没有被高效的用于项目的推进,反而耗损在无尽的内耗中,造成巨大的浪费。

而如果我们确实期望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在资源利用效率较难短时间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或许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快捷通道。比如在促宣本的项目上,我们选择了虽然距离远但质量有保障的A企业,而没有选择距离近但经验并不充足的B企业。

截至目前,我们就项目延期这件事,已经有了两个角度的思考。一个是从事件本身的角度出发,我们尽可能的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个是从事件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我们发现要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资源投入。其中第二个思路,明显对于项目的推动会有更大的影响。

以往,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会去分析这件事情有哪些要素组成,我如何来改善这些要素。于是我们不断的去深入思考如何来优化,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通过对《系统之美》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的构成要件包括要素、关系和目标。而要素的调整实际上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最小的。我们如果能够调整关系或者改进目标,那么系统的变化就会非常巨大。而如何确定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恰恰是需要时间去观察和测试的。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是还原论,一种是整体论。还原论就是要将事物要素分解到可操作的最小单位,然后去各个击破;而整体论,恰恰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想解决问题就需要去思考系统整体运行的规律。

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或许会让我们发现那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点,从而高质量的解决问题。这正是看问题的新角度。

(问题思考系列·01)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项目延期的思考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