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最好的方式是向对手学习。
文丨猎云网 ID:ilieyun近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腾讯、GSV(全球硅谷投资公司)、新东方、好未来联合主办的GES 2019未来教育大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好未来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邦鑫再度开启“新好论道”。此次“新好论道”主要围绕教育与公益、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社会责任,行业竞争四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在教育和公益方面,双方介绍了“情系远山”公益项目,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欢迎更多机构和个人加入。
在教育与科技方面,张邦鑫表示科技突破了许多教育上的限制,减少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首先在分工上更为细化,有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答疑老师等,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第二,互联网的杠杆以及网络效应,使得一个老师可以同时教育100个甚至100万人,也让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情况实现;第三是优质内容加上数据达成与学生的智能互动。
俞敏洪认为科技有几个明显优势:第一,无边界、无空间、时间的限制;第二,精准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效率。
同时,也指出目前技术仍然有一些限制,比如无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全部课程且不分神。因此目前仍需采用双师模式,而对于双师模式,部分线下辅助教师还是有些抵触的,因为自己的课堂被剥夺了,因此要做好沟通。
在教育与社会责任方面,俞敏洪认为培训教育是充满活力的,尤其是现在拥有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在教育体系中承担的是补充和反哺的角色。培训教育可以像好未来一样进行更多的试错,找到更好的内容、工具等帮助公立校应用。
俞敏洪也指出目前的教育培训还需要整体提高一个层次,第一是目的性,教育培训企业不能将教育行业与其他商业等同,违反教育规律去发展。第二是教学研究水平和老师水平要提升。第三是不要过度支出预收款,应该保有随时能为所有学员退费的资金。
张邦鑫补充道,由于中国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教育培训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教育也加速了国家的发展。另外教育培训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帮助国家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竞争方面,张邦鑫认为“竞争最好的方式是向对手学习。”他表示在创业之初,新东方就是其尊重的企业,他在新东方身上学到了三点,一个新东方是第一个想明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而不仅仅是教给他知识。第二是新东方最早想明白了,要给学生、客户传递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价值观和能量。第三,是做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能做到后发先制。俞敏洪也表示,教育机构不应该搞恶性竞争,有竞争对手带来压力才能促进企业自身进步,向对手学习才能不断壮大自己。
张晓楠(主持人):2017年好未来新东方共同出资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我想问一下二位当时为什么想联合做这样一个公益项目?这两年二位觉得它取得最大的成果和效果是什么?
俞敏洪:昨天我们刚刚开完情系远山的慈善晚宴,再次为这些乡村的孩子捐款近300多万人民币。情系远山的起源其实是有一次我跟张邦鑫两个人喝咖啡,聊完工作上的事情,就聊到怎么样帮助贫困地区和山区的孩子们,最后决定两个机构各出资5000万人民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通过这个公益基金把好未来和新东方好的系统及教学资源,输出服务于山区等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情系远山成立以后,我们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相关机构(尤其是民间机构)参与进来。因此之后又有十余家市场上知名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教育相关机构加入。通过两年的实践,现在情系远山已经为超过10万人次的农村小学孩子和农村的高中孩子进行服务。
服务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因为农村孩子的语文、数学都还可以,但是英语由于老师的发音问题,还有不是英语专业出身,或多或少有一点问题,所以英语教学和双师教学最受农村老师欢迎。
第二,高中阶段的教学。因为高中阶段农村孩子也面临高考,但是高考录取率通常都比较低,15%-20%左右,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两、三家机构的老师资源,帮助农村孩子在高考中取胜。去年的数据表明,我们通过这样的系统培训(双师课堂),把农村普通高中的高考入学率提升近20%左右,意味着每100个农村孩子,多出了20个去上大学。
我和张邦鑫也说过,在业务层面我们互相良性竞争,在公益和战略层面精诚合作。我们也欢迎有实力的个人或机构加入我们理事会,每年出资50万,承诺连续出资10年,我们的目标是惠及200万以上农村孩子。
情系远山项目好未来在技术架构方面,做得更多,邦鑫可以介绍下如何用科技更好地去赋能教育。
张邦鑫:我相信俞敏洪老师在做新东方刚开始就会想到这些事情,因为我和俞敏洪老师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属于学习改变命运的一代。但是为什么到这个年代才开始做这件事情呢?我们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从来不缺乏有心去帮助到贫穷山区孩子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缺少支持的资金。但是其实缺少的是有效的连接手段和真正能落实帮助到他们的方法。
过去几年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使得这种帮助的可能性会出现,但现今它的有效性已经可以被检验,昨天慈善公益晚宴上就有人做测评,包括双师、面授、录播、直播等模式效果,通过对连续5年的观测,验证这些孩子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可持续性进步,这种进步在统计学上是否为显性的,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和数据的考验。
我们看到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变化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分工,它在以往对教育进步的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技术背景下的分工不同了。以前我们教育行业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一种学科的分工,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分工更多了,比如说今年比较热的双师大班,就把同一个学科的老师分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将来还会分得很细,比如说有的老师负责答疑,有的老师负责跟家长沟通,有的老师负责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将来这种分工会推动教育,因为没有分工就无法在一个领域里面垂直纵深做深入的研究,很多技术和科学用不上。
第二,互联网的杠杆以及网络效应。互联网的杠杆是使一个老师可以给100人、1000人、10000人……同时讲课,网络杠杆不等于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可以让社会上人人为师,每一个人可以既做学生,又作为老师参与进来,调动了整个社会的教学资源。
第三,优质内容加上数据,它就会产生智能,这种数据智能使好内容能像老师一样,跟学生进行智能互动。
也是这三件事情使得我们情系远山项目可以把大城市的优秀教育资源,输入到边远山区。好的老师、好的课程、好的内容,与当地的相融合,再加上当地的辅导老师,就能使当地的学生获得与一线城市学生类似效果的学习。
去年内蒙的一个中学,校长通过一半班级用双师,另外一半不用进行对照,用了双师的班级高考成绩平均提高了50多分,高考的升学率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大家都很激动。这仅是我们从成绩方面看到的变化,成绩只是展示了能力的一部分,但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科技、互联网解决教育不均衡的效果。
俞敏洪:我认为科技有几个明显优势:第一,无边界、无空间、时间的限制。这件事情在情系远山上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曾经试过,把课堂通过录播课和同步直播两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完全是不同。
学生发现对面是录播的时候,兴趣明显下降,他认为那个老师不是我的,当发现这个老师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在北京、上海几千里外的地方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学生兴趣立刻就高涨了。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两种形式效果区别并不明显,因为成人是主动学习者,但孩子不同。
第二,精准教学这件事情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成人听课可以对学习难度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孩子如果听不懂他就不听了。我在四川做过一次考察,大凉山地区孩子们,农村地区山区教学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就录制了成都最优秀高中的课程让孩子同步听。
但是这些孩子不感兴趣,因为这个最优秀高中的课程,是为了那些高考目标分数600分的学生设置的,老师讲课的时候都是跳着讲的,农村200分水平的孩子们基本理解不了。
因此我们教课需要对孩子进行分层,如果老师对孩子们的水平是非常精准了解的,讲课时就知道应该讲得慢一点还是快一点,哪里讲得详细一点,学生也会感到课程是针对他设置的。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精准地确定学生属于哪一类,应该怎么给他们上课,让不同的老师匹配不同的学生群体上课,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技术应用教育的难点,就是让孩子们自觉地听这种模式的课程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可能做到自觉地把所有的课都学完,即使成人线上会议,也会有人开小差的。所以一定带有我们现在说的双师模式,就是说线下有老师监督他们学。
至今面对面教学依然比在线的效果更好,因此在线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现在所有的机构也都在摸索,我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对学生数据的精准定位,以及把地面的这种辅导的监督机制搬到线上去,其实到最后是能够解决的。
另外双师模式其实也有一个问题存在,我们发现那些愿意配合情系远山双师课堂的教师,他课堂里的学生学习效果远好于表面上配合、实际上内心抵抗的。这些线下配合的教师肯定有一部分是内心抵抗的,因为他的课堂被抢走了,还要配合主讲老师,所以我们需要跟线下老师多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我们这些人。
张晓楠:教育担负着重大责任,培训教育行业对于整个教育而言意味着什么?
俞敏洪:首先我认为培训教育是充满活力的,尤其是现在线上线下结合,线下教育、线上教育,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来没变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我们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满足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孩子成绩的提升,使孩子未来有更好的前途;第二,家长希望通过不同的教育系统,让孩子变得对学习更加热爱、更加有兴趣、身心更加健康。
我曾经跟家长聊过,你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也不错,基本不用培训,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新东方来?他说主要是发现孩子在新东方的班级,更加容易交朋友。因为他孩子在公立学校班级中与其他孩子基本都属于竞争关系。但是到了新东方的班级,大家都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背景,基本不存在竞争压力,反而在培训班交到了一些朋友,而且相处得十分好。同时,我的孩子通过新东方也能提高一些分数,一举两得。
因此我认为培训机构在教育中担任的角色,一方面是对公立教育体系的拾遗补漏,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定位的,我们不想抢公立教育的风头,我们更多的任务是把那些跟不上的孩子、有需求的孩子,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们能够跟上,让他们提升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和自己的自信,这是培训教育特别重要的一个要素。
我们可以做探索、实验,这个实验是指我们可以用科技体系来做实验,不同的教学方法、科技手段、数据应用。而公立学校,可能由于资金、资源、体制的限制,不具备我们这种灵活性。我们这种灵活性可能帮助国家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的教育工具、系统、内容等,帮助公立教育体系去应用。
当然,目前整个培训领域需要再提高一个层次:我认为是目的性,因为现在资本介入培训领域太多,不管是在线的还是线下的,资本推动培训机构往前走,导致很多对教育的内涵并不真正了解的人也冲进了教育。
其中一些人把教育领域跟其他商业等同,甚至希望更快速成功,一两年就要做出一个上市公司来那种感觉。有资本固然好,因为它能推动教育的研究、产品研发等发展,但是如果纯粹把它当做一个快速成功的商业模式来做,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整个培训领域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老师水平要提升,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一般真正的公立学校或者国家下面的研发机构去研发,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有把握和研究成果,但是民间机构就有试错的空间,在这点上我特别要向张邦鑫学习,因为张邦鑫在过去几年的科技投入中间特别敢于试错,尽管有很多不成功的时候,但是中间只要有一个成功了其实就是很大的成果。
另外,教育领域还承担了一个特别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我们都是先收学生的钱。常常会发生很多教育机构做不下去跑路的事情,两三个星期之前有一家大机构跑路,最后的结果是老百姓几千万、上亿的钱等于先存放在你这,但是你却把它用完了。因为预收款这个模式,很多机构会超额支出。到最后的结果不仅是老百姓金钱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耽误孩子的学习。
就这个问题,我跟张邦鑫两个人也聊过好几次,我们两家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账上存的钱,随时都可以把学费全部退完了,一分钱不少学生的,这是我们的硬性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国家的一些规范性的政策,这一年多对培训机构的整顿,也是让培训领域走向规范发展道路的一个开端。当然在规范和怎么样灵活地推动培训发展中间,还有更多值得探讨地方。
张邦鑫: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的产物,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中国人特别重视对未来的投入,甚至连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比较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实际上这些国家在二战以后能短时间发展起来,也与重视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另外教育培训行业也扩大了社会上的就业范围,就是我们的课外辅导老师。这个行业每年大概要解决我们社会60到100万的就业,而且这些人大多是应届毕业大学生,因此整个行业解决了社会1000万人的就业。
张晓楠:人人都说同行是冤家。我想问两位老总,怎么看待新东方和好未来彼此之间(尤其是在培训行业和教育领域里面)的关系。
张邦鑫: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是“竞争最好的方式是向竞争对手学习。”新东方是从我创业第一天开始,就内心非常尊敬的企业。因为新东方给这个行业无数的贡献。在那么多机构里面,新东方是第一个想明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而不仅仅是教给他知识。
新东方最早想明白了,教知识不重要,教给他理想或者说情怀更重要。也就是能否给我们的学生、客户传递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价值观和能量。我觉得好的教育是传递能量的,而不是传递知识的。这两点是我在一开始做学而思的时候,从新东方身上学到的。
第三,我到今天还没学明白的一点。新东方非常牛的是,做任何一个领域,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是后发先制的。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行业叫品牌模式,新东方是一个品牌,学而思也是一个品牌,品牌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苹果手机做得好,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0%,就是说头部极少能做到寡头垄断,也就是说你在这个行业里面终将会遇到对手,我觉得幸运的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面遇到的对手是令我尊敬的对手,是非常正直的。他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共同往前走,这是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也非常开心的事情。
俞敏洪:张邦鑫因为算是我北大小师弟,而且他确实一直比较尊敬我,就是因为我年龄比他大。我们两家确实是冤家,确实算是同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但是中国有句话叫不是冤家不聚头。好未来和新东方之间,真的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冤家之间,又是竞争又是合作的一个特别良好的局面。当然人才之间也有一些互相的流动,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而且我说句实在话,要没有好未来的话,新东方做不到今天这么大,因为在好未来上市前新东方是唯一比较大的机构,我们觉得上市了就是万事大吉了,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好未来上市后,新东方才有了K12,而且现今K12还在新东方业务中占比很大。为什么我们后来要拼命做K12呢?就是因为有好未来在做榜样。
在座的所有的培训机构,不要在意你边上的竞争对手,他们是督促你超越自身不断进步的。但是我认为竞争对手有一个底线要守住,不要在背后互相做突破底线恶心的事情,这件事情上,我们好未来和新东方之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就是说正常的那种能够摆到面上来讲的竞争关系,这个都不算是恶性竞争。
我只是想说,有这样一个竞争系统在,大家都形成一个强大的火力,互相之间能够学习,而且只要不破底线,到最后还能共同一起做一些对中国的发展有用的公益事业,或者说是提供互相之间的帮助,我觉得这件事情毫无疑问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都是做教育的,所以我特别看不惯我们教育领域之间最后互相之间的这种暗动作,因为你是做教育的,如果你在做教育中间你内心都不光明,或者说中间有一些腻腻歪歪我觉得你就不配来做教育。所以我觉得我跟张邦鑫在这方面还是达到了比较好的一致,这也是看到这两家机构,放在一起,对中国的民办教育领域,我觉得是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的。我们力图保持这种示范,使我们能够做得更好。而且因为张邦鑫比我年轻很多,所以我觉得他在这方面,从技术方面各方面又比我更加强。所以他可以做更好的示范。
总而言之,我希望我们做教育的,我们的天空稍微干净一点,让政府相关部门看到我们也放心一点。
转载、加入读者群请加下面微信上车
(微信号:lieyunwang07)
-END -
推 荐阅 读
创始人口述:烧了8000万,我为何没挺过寒冬?
染病丧命,巨头被查,电子烟迎来至暗时刻?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