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张图片


壹 | 老北京豆汁儿


中国,北京,东城区。


天坛北门附近胡同里,藏着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美食:豆汁。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3张图片



豆汁,老北京传统小吃,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乾隆年间曾是宫廷美食…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4张图片


绿豆洗净,泡发十几个小时,加水磨成稀糊,倒入大缸,经过一夜沉淀发酵…


街边支一小摊,架一口铜锅,小火熬煮…


配上烧饼、焦圈、不收钱的咸菜丝,就是一顿地道的老北京早餐…



豆汁儿是什么味儿?


不爱喝的说:像泔水,有一股子酸臭味…


爱喝的说:那股酸香,别有一番风味…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5张图片


据说,只看你怎么喝豆汁儿,就知道你是不是老北京人…


老北京喝豆汁儿,不使勺子,转着碗边喝,几圈转下来,一碗豆汁儿,就下肚了…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6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7张图片


豆汁,是真正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有人疯狂迷恋,有人极度厌恶,有人赞不绝口,有人掩鼻而骂…


老奶奶用纯正的京腔说:豆汁儿,是绿豆做的,去心火…


另一个老奶奶说:天天来吃,就算人不舒服,都得爬起来…


还有一个老奶奶说:爱吃榴莲,就爱吃豆汁儿…


但是,我那爱吃榴莲的老婆却说:真吃不了!光闻那味儿,就想吐…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8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9张图片


北京小男孩,只喝了一口,五官就拧成了一团...


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身体不由自主的拒绝…


气鼓鼓的说:也太难喝了吧!我一闻那味儿,就不想喝!



但是,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是蜜糖抑或是砒霜,也无论是臭还是香…


豆汁儿都和老北京,和老北京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



贰丨长沙嗦粉男孩


中国,湖南,长沙。


米粉店里,端坐着一个乖巧的小男孩,稀里呼噜嗦粉…


他端碗的手势标准,嘴形老道,神态生动,俨然是一个嗦粉老手…



小男孩说话了:我从四岁开始吃粉,有一天,爸爸跟我说“崽啊,你咋是吃粉呢,要改成嗦粉,晓得不”


吃粉和嗦粉,有啥区别?


这么说吧,就像天和地那样远…


吃粉,是咬;嗦粉,是吸。


吃粉,没有声音;嗦粉,稀里呼噜。


吃粉,吃得慢;嗦粉,嗦得快。


吃粉,慢条斯理;嗦粉,酣畅淋漓。


吃粉,是外地人;嗦粉,才是湖南人…


吃粉


嗦粉


猪后腿骨,三四套,从凌晨两点开始熬煮,高汤打底,肉丝码子…


肉丝米粉,肉丝面,通通8块…


开店22年,货真价实,长盛不衰,全靠回头客…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0张图片


这碗8块钱的肉丝米粉,在漫长的22年,在一个个寒气袭人的清晨...


冒着热气,飘着肉香,温暖了万千食客的肠胃…



叁| 贵州凯里酸汤粉


中国,贵州,凯里。


这里有一句土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老板莫亮云,做酸汤粉已经15年,声名远播…



话说,多年前,莫亮云开店第一天,卖了四碗粉…


经过15年苦心经营,靠着回头客,以及食客们的口口相传…


现在,莫亮云一天要卖400碗…



莫亮云性子急,脾气暴,经常跟老婆吵吵闹闹…


但是,在这15年里,他从来没跟顾客吵过嘴…


这是最朴素的生意经:和气生财



肆| 潮汕猪血汤


中国,广东,汕头。


凌晨五点,李德海就要骑着摩托车,穿过清冷的街道,去屠宰场采购猪血…



猪血汤的好坏,关键是看猪血…


新鲜猪血,颜色鲜红,手感扎实,小火煨煮成型…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1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2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3张图片


配料是:大肠、粉肠、猪肺、猪肝、瘦肉…


青菜要配:枸杞叶、益母草、真珠花菜…


你猜,一碗多少钱?


10块。



伍| 福建福安水煎包


中国,福建,福安,赛歧镇。


镇上,有一条路名叫:二十四米路。


这条路上,有一间煎包店。


没有名字,没有招牌,食客就帮它取了一个名字:二十四米路煎包店。



林惠松,62岁,经营这间煎包店20多年...


凌晨3点起床,早上8点开店…


只做七八锅,卖完即止,中午11点关门停业…




这20多年,林惠松坚持用土灶,烧柴火,发面团,剁肉馅…


林惠松说:柴火烧灶,有柴火的香味…



煎一锅包子,五六十个,需要15分钟…


先买先得,一锅卖完,请再等15分钟,七八锅卖完,打烊关店,明天请早…



开锅前,食客们围站锅边...


手上拿着塑料袋,双眼直勾勾盯着煎锅,望眼欲穿,偷咽口水…


锅盖一掀,热气蒸腾,七手八脚,七嘴八舌:我要三个,九个,两个…


几分钟时间,一锅煎包就被抢光了...


抢到的心满意足,没抢到的遗憾不已,还有愤愤不平者在念叨:明明是我先来的…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4张图片


陆 | 潍坊火烧


中国,山东,潍坊。


院校街,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王记肉火烧


别看店不大,凌晨四五点,就有饥肠辘辘的客人,顶着晨露,等着火烧出炉…



山东火烧,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软韧,鲜美多汁…


两个火烧,再加一碗豆腐脑,就是山东潍坊人的早餐标配。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5张图片


馅料荤素都有:豆腐木耳,青椒火腿,韭菜茄子,猪肉大葱…


传统的火烧,得用土炉先煎后烤…


据说,这样的火烧,才能外酥内润,撕开,滋滋冒油…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6张图片


客人们坐在矮桌前,吃得又猛又急...


一边被烫得龇牙咧嘴,一边又大张着嘴,或撕或咬,囫囵吞下…


潍坊人会告诉你:就得烫的时候吃,凉了,就不好了!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7张图片


柒丨兰州牛肉面


每个兰州人,都有一句话憋很久:


我们兰州,只有牛肉面,没有所谓的“兰州拉面”!



据说,一碗好的牛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汤要清,萝卜要白,辣椒油要红,香菜和蒜苗要绿,面条要黄亮…




兰州牛肉面根据面条粗细,分为:三细、二细、细的、毛细、大宽、宽的、韭叶、小宽、荞麦棱…


如果,你想在牛肉面里加个鸡蛋,就叫:肉蛋双飞…


这些,都是兰州人才能心领神会的秘语…



捌丨南京蟹黄包


中国,江苏,南京。


蟹黄包,是南京早餐界的顶流明星…


它是在小笼包基础上,加入蟹黄和蟹肉,以及皮冻,鲜美多汁…



众所周知,每个在南京吃蟹黄包的外地人,都曾被烫过嘴…


想要无惊无险的吃一屉蟹黄包,记一下口诀:


慢慢提,


轻轻移,


先开窗,


后喝汤…



什么叫“先开窗,后喝汤”?


就是用牙齿在包子上咬个口子,就像是在包子上开了一扇“窗”,然后再从“窗”里,慢慢吸出汤汁…


据说,记不住这套动作的人,都保不住自己的舌头…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8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19张图片


玖丨顺德生滚粥


中国,广东,顺德。


有一家小店,一碗普通的生滚粥,要价20多块。


江湖人称:粥店里的爱马仕。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0张图片


黎礼煊,62岁,年轻时在深圳做过私房菜,在餐饮界摸爬滚打几十年…


老爷子说:我60好几了,退休不做事,好闷的,随便卖几碗粥算了…



黎礼煊卖的粥,是顺德生滚粥…


黎礼煊说:生滚粥,就是客人想吃什么,就滚给他吃…


牛肉、猪肝、排骨、猪心、鱼片、粉肠、鱼球…


十多种食材,任你滚…



做一碗粥,能有多难?


为啥要卖这么贵?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1张图片


前一晚,淘好米,浸水过夜…


第二天,撒盐,放油,捞匀,下锅,烧滚火,再加清水,重新沸腾…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2张图片


生滚,广东话就是“现煮”的意思…


新鲜食材,逐碗滚熟...


虽然食材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粥底始终要绵密顺滑,浓稠香醇…



拾 | 重庆小面江湖


2009年,中国,重庆。


有好事者,将重庆城大大小小的小面馆,分了三六九等,排了座次,搞了个排行榜…


美其名曰:重庆小面50强。



要知道,重庆大街小巷,面馆林立...


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秘方,每家都有拥趸,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群吃了十几年的老食客…


如果,你硬要说,这家比那家好吃,东家比西家好吃,豌杂比牛肉好吃,必然引发争端:


你说第一就第一?


你龟儿算哪根葱?



赵伍面庄的老板,当然名叫:赵伍。


赵伍,17岁入行,现在50多岁,爬滚打了几十年,无师无派,全凭自己瞎琢磨,闯出了一番天地…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3张图片


重庆小面这摊生意不好做,累死个人…


赵伍凌晨四点起床,一直要忙到下午三点,连撒尿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名声在外,顾客盈门,但在制作调料等关键环节,赵伍还是亲力亲为…


赵伍说:我个人做,放心些…



当导演问赵伍调料配方时,赵伍大笑一声:我不得给你说!


他爽朗的笑声,仿佛是一个江湖人物。



这部《早餐中国》,目前更新至第2季,共推出了70集,每集只有5分钟,总顾问是陈晓卿和沈宏非,豆瓣得分达到了8.9分…


有网友说:再看看现在自己手上的外卖,气得想甩碗回家!



没有米其林,没有高大上,没有豪华的装修和精致的餐具,更没有漂亮的服务员和优雅的用餐礼仪…


只有漆黑的铁锅、嘈杂的人群、粗糙的碗勺、蒸腾的热气...


烟熏火燎的墙壁、泛着油光的桌椅、毫无美感的菜单、凶巴巴的老板、实惠的价格…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4张图片


这里的食客,顾不上吃相:


站着吃、蹲着吃、架在小板凳上吃、还有人边走边吃…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5张图片


这里很嘈杂:


少点汤…加个荷包蛋…


小面二两…


你站着干嘛?自己端啊!



这些店铺,动辄就开了三五十年,那些只开了七八年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店…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6张图片


这些客人,绝大多数都是回头客...


从小吃到大,吃着吃着就长大了,吃着吃着就变老了,吃着吃着这辈子就要过去了…


进门时,还是个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小女孩…


出门时,已是年过三十,已经为人父母…



这些店铺的老板和老板娘,有的和善可亲,有的一凶二恶,有的慢条斯理,有的风风火火…


但是,无论哪种老板和老板娘,都改变不了凌晨两三点起床,五六点开店,八九点忙得不可开交,下午两三点才吃中饭的命运…


做餐饮生意的人命苦,做早餐的人尤其苦,睡不了一个囫囵觉,休不了一个公休假,熬着熬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无论你是白领金领,贩夫走卒,学生老师...


抠脚大汉或者文艺青年,达官显贵或者升斗小民…


不管你开奔驰宝马,还是骑一辆共享单车…


无论你挎着LV,还是菜篮子…


在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面前,花不了几个钱,拉不开差距,装不了逼,吃不出阶层...


众生平等



但这就是滚烫的生活啊...


烟熏火燎,磕磕绊绊,嘈杂吵闹,热气蒸腾…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新建筑,新餐馆,新车,新房...


这些古老的早餐店,仿佛我们心灵的最后一片故土,它在告诉我们:


无论怎么变,我们的血脉,我们的味蕾,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相信,我们所深爱的生活,我们所钟爱的早餐...


还是数十年前的样子,还是儿时的味道...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7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8张图片


这顿故乡早餐...


仿佛将我们拉回真实,告诉我们: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往何处去...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29张图片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30张图片

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_第31张图片


一起“在看” ,不能我一个人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事儿,谁都别跟中国人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