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6-自知之明(王明鹏)

我们老祖先爱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面也刻着“认识你自己”神谕。

事实上,自我概念的出现正是个体社会化的开始。一个人正因为有了自我意识,意味着与众不同,开始创造和建构自己的世界,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8个月大婴孩就开始了“生理自我”认知。随着婴幼儿时期结束,开始的童年阶段开始探索“社会自我”,这时候正处于小学读书时候,想想这阶段孩子听老师和学校的话语如同圣旨般,反映的是社会他人对自己的影响。随后的青春期阶段进行“心理自我”探索,这就是构建主观世界和自我价值观的过程。

可以说,小孩子年龄的增长,正是社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反映的也是“自知之明”的觉察深度。

在生理-社会-心理的自我认知过程中,我们如温水煮的那只蛙,慢慢适应了社会要求,对于自我的认识也会停留在坐井观天程度。因为自动思维已经适应社会的要求,停滞了自我认知的必要。

人是惰性动物,满足基本生理需要意味着就能活着,至于活的好不好和值不值则是“亦各有行”。换句话说,人容易重复过去形成的生活习惯模式,打破则是痛苦的,需要强烈动机和动力。

也因此,可以体会“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之所以不断强调,赞美有加,只能反向说明做到不容易,做到的人很少,更多人难有自知之明,或者喜欢不求甚解。

进一步说,就心理健康程度来说,没有真正完全意义的健康者,正因为认识自己是非常艰难地事情,甚至如同企业质量认证体系所谓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为此,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一书对自知之明定义如下:“是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既然是一种知识,当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定义也就具有可操作性了。通俗地说,自知之明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检验的。定义强调的是增长,增长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自知之明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就必然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潜力是不可穷尽的。可见,自知之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若不进一步自我探索,自知之明迟早是会消失的,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自我会随着生活的实践而发生变化。所谓大彻大悟,很可能是又一次更巧妙的自我欺骗。”

记得高中读书,有次周末回县城学校。路上遇到卖苹果的,我嘴馋然囊中羞涩,就打算少买一点儿。人家把剩余的全部称好,又分作两份,一份就是我要买的数量,另一份余下的明显多得多。人家说要是全买只需要再多出一份钱就行了,我听了直观判断拿另一份更划算啊,伸手要拿,人家说全部买下来才可以哦。这事儿刺激了我好久,甚至今天突然冒出来,其实就是要逼迫我承认贪便宜心理罢了,小小年纪也是一样的心理,至今也未见得高尚了多少。不承认自己小家子气,不能坦然财迷心理,才会一次次打脸。

生而为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困难。然而正是有了这个困难,认识的过程才具有乐趣,人性的奥秘和微妙也正因为这样充满了诱惑和魔力。

认识自己的动力,其实为了更好的认识别人,理解别人,热爱这个由人组成的纷繁社会。人生原本很简单,活着而后做有趣的事,可是诸多烦恼扑面而来时候,一味外求和怨天尤人无用的,这就要寻思根源所在。

答案就是那句话,“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唯一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意识扩大化自我探索”。

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还要识别软硬信息。硬信息就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社会化过程的年纪不断增大,个人的性别学历出身地位等等,无法改变的东西。软信息则是相对主观的,属于评价、判断、思考、猜测之类,比如社会心理发展中对别人的看法,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乃至自我认知,都是可变的,主观的,构建的。

我们无法改变外在世界时候,还可以改变认识世界的看法。无法改变别人时候,想想可否乐意被别人改变。为此思考想要改变别人时候,完全可以先改变自己。这也算是苏格拉底辩论术的应用吧!

附许又新教授"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6-自知之明(王明鹏)_第1张图片

"精神分析和从它分离出来的各种心理治疗都特别重视这个因素。

这里,关键是病人的自我探索。尽管离不开治疗者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代替病人自觉的思考而采取灌输的方式。用用灌输的方式即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如果病人不会自我探索,下次遇到问题仍需求助于治疗者,甚至所谓新问题只不过是老问题不同内容的重复。

自我探索使意识扩大,过去觉察不到的内心世界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或深入。

持不同理论观点的治疗家对这一过程有不同的解释。来访者中心治疗认为这是对自己内在感受的挖掘或开发,同时也是去掉面具而显现出真实的自我的过程。精神分析家认为这是对“无意识”的洞察或领悟。存在主义者认为这是对亲在”(我这个独特的人的存在)的觉察。格式塔(Gestalt)治疗认为这是对心理之整体(即格式塔,亦译完形)的觉察。不论解释如何不同,共同之点在于,通过自我探索意识得以扩大。

认知治疗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通过认知治疗,病人认识到,在诱发反应的刺激或生活事件和反应或结果之间,还有自己的认知情感活动在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填空(filling the blanks)。换言之,原来对病人来说是几平毫无所知的一片空白,现在有了意识的内容,也就是意识扩大了。

弟兰克尔(V.E.Frank1)的逻各斯治疗同样包含着这个因素。按这种理论,经过治疗,病人发现和体验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以及生活的意义,也就是开拓了意识,当然可以理解为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比较特殊的是行为治疗。自我训练和行为矫正过程本身似乎没有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其实并不尽然。关键在于病人是否开动脑筋积极地参与行为治疗,如果是的话,这个过程也包含有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尤其是新的有效行为意味着丰富了病人的行为储备,这必然伴有意识扩大。成功的行为治疗使病人自信心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增强了,这里蕴含着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探索。用人本主义的术语说,这是一条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必然伴有意识扩大。再者,在行为治疗过程中,通常要求病人按一定的规则或量表对自己进行评定,这也是一种自我探索过程。

所谓派生的领悟(derivative insight)被视为活动治疗小组(activity therapy groups)的特征。这是指病人在参与小组活动中萌生的对自我之深入的理解,而治疗者并未给病人任何解释。这种自我探索是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是一种可贵的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关于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insight,现在常译为“领悟”,但似乎我国还没有人给它下过描述性定义。在精神分析有关的文献中,对它的解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安娜·弗洛伊德(1972)所说,精神分析早已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因此,作者把"Insight'”解释为自知之明,并把它定义如下:自知之明是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既然是一种知识,当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定义也就具有可操作性了。通俗地说,自知之明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检验的。定义强调的是增长,增长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自知之明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就必然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潜力是不可穷尽的。可见,自知之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若不进一步自我探索,自知之明迟早是会消失的,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自我会随着生活的实践而发生变化。所谓大彻大悟,很可能是又一次更巧妙的自我欺骗。

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神经症病人的自知之明表现在,逐渐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引起它的社会环境及有关观念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老从同样的角度和在同一水平重复地进行思考(即使内容变了,形式却不变)。同时,这种理解伴随着较过去自由一些的情感活动和行为反应,而不是老一套的情感体验和固定的行为模式;并且,表情和行为反过来又对情感体验起着调节作用;再者,理解还有助于对新情况做出新的反应。

神经症病人的基本困难,是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充其量只是在兜圈子,转了半天又回到了原处。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可变性和适应性,随着个人处境的变化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为了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把握,可以把自知之明最明显的体现列举如下:

1知道自己在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长处以及短处。

2.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3.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4.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能看出隐蔽的动机。

5.知道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得失)之间的联系。

6.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映,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自己。

7.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和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谈当年勇”。

定义只谈到了知识的增长,并没有直接涉及动机、目的和态度。但是,请读者想一想,不断增长这一过程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前进的动机能够维持下去吗?

上述定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治疗者也卷了进去。治疗者没有卷进去的心理治疗恐怕很难深人下去。病人需要有自知之明,治疗者同样需要有自知之明。这就给心理治疗双方提供了联系的纽带和共同的语言,同时也把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当治疗的双方构成一个互相推动的系统,心理治疗才是生动活泼的。在促进病人自知之明的同时,治疗者也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这种人际关系才是最值得双方共同参与和共同去追求的。"

附苏格拉底辩论术网络文章:

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6-自知之明(王明鹏)_第2张图片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他称其为“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5U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

苏: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那么欺骗呢?

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苏:偷盗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奴役人呢?

尤;也是如此。

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尤:当然不能。

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尤:是的。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

尤:也是正义的。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尤:好象是这样。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你同意吗?

尤:完全同意。

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看应敢在正义一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又如,一个人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可你不是说对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

“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只适于人们已知的东西,而不适于未知的东西。

苏格拉底“产婆术”(又称为“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自它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学校广为采用。"


今晨重点学习“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心理治疗基础第165-168页);然后,学会识别硬信息和软信息。

复习:苏格拉底辩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点评视角训练之26-自知之明(王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