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中国互联网创业变得炙手可热。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创业也多九死一生。正确的创业姿势是什么?投资人青睐怎样的项目和团队?听听张泉灵和硅谷创投大神怎么说。
硅谷创投界流传着一句话“孵化器只有两种,YC与其他”。YC(Y Combinator)由美国互联网界教父级人物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于2005年创办。自成立以来,YC已成功孵化超过800个创业公司,创造的市值超过300亿美元,成功案例包括线上存储服务Dropbox、新闻类聚合网站Reddit、民宿预定服务网站Airbnb等知名项目。
国内对标YC的紫牛创业营联合创始人张泉灵,在5月10日紫牛基金首场路演当天,与YC的两位大神级前合伙人,展开了一场关于创业及未来的对话。中美顶尖投资人对投资和创业有什么新想法?哪些内容和产品将得到他们的青睐?创业公司如何摆脱死亡阴影,如何良性发展?
张泉灵坦言,紫牛创业营从去年9月份正式设立到现在半年多时间,“摸索了很多的路,填了很多的坑”。紫牛从一开始什么都想做,慢慢锁定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内容,一个是AI、硬件及机器人。
张泉灵用两个项目说明内容投资:年糕妈妈和混子曰。年糕妈妈是一个母婴亲子公众平台,但在内容转电商领域,它跳出了“一卖东西就掉粉”的怪圈。混子曰是一个纯内容产品,在不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就有114万微博粉丝,写的软文也能保证二三十万的阅读量。
张泉灵总结,年糕妈妈成功的关键在于它让粉丝觉得卖东西是给他们提供了服务,混子曰则是因为其本身对用户有极强说服力。“这些强内容本身有巨大的盈利空间,现在流量的竞争结束了,IP会非常值钱,非常多的平台会去买内容,这是紫牛投内容的原因。”
对于紫牛锁定的另一大领域AI机器人,张泉灵认为,这是未来会极大改变互联网生态的部分。“比如与手机应用的互动,未来它会更清楚你的需求,在后台就能帮你做好选择,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家庭服务机器人虽然很难做,但技术发展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
只锁定两个领域,意味着会把其他项目都拒之门外吗?当然不是。张泉灵说,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要“广结善缘”:对于不是这两个方向的项目源,如果初步判断大的方向和团队靠谱,会把它交给在这个方向有积累的其他基金。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拓宽自己的领域,也能帮助更多创业者。
除了“广结善缘”,紫牛还会拓展“横跨中美的投资思路”。张泉灵说,在美国有很多发展比较完善的纯技术公司,但是他们在产品化方面做得不够,如果能把他们引进中国市场,将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Alexis Ohanian,美国知名新闻聚合类网站Reddit联合创始人。他同时也是YC向全国扩展的关键性人物。11年前,Alexis创办了Reddit,那时还是弗吉尼亚大学的毕业生。Reddit现在拥有2.3亿用户,用户在这个平台自主发布内容,并对已有的内容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决定内容出现的位置。2014年,Reddit估值达到5亿美元。
Alexis用“性感”来形容创业。“在工业革命中,你需要开工厂,这样才能够改变工厂。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你只需要打开你的电脑就可以了。”
然而,机会和挑战永远并存。Alexis也直言,创业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并有效服务这些用户。他给出了一些建议:
适应失败,学会“断舍离”。很多创业者都是坚持不懈的,然而他们不懂得放弃。创业者需要了解何时放弃,何时调整,什么是可以继续运行的。
永远聚焦自己的用户。“有人不管做什么都会觉得有批判存在:竞争对手、用户、媒体……但是我们要关注自己的用户,他们才是我们制造一切的对象。永远关注自己的产品、业务,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将自我和工作分开。“因为你的公司就像你的孩子一样,一定要把自己的公司和自己分开来。你的公司不是你的定义方式,能够把业务和自身分开来非常难,但一定要做,只有这样做才能心理健康,才能持续下去。开创一个企业本来就要挺疯狂的,我们要保持基本的心理健康,不要受媒体干扰。”
保持对用户的专注。很多初创企业之所以死了,不是被竞争对手给掐死了,也不是被已有的大企业给弄死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创始人不够真正的专注。“虽然大家都想去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大多数人其实没有那么在乎。而且这个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没有那么难。”
作为创业者们前赴后继的“常青藤”学校,YC成功的秘诀是什么?Garry用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努力工作,对人要好;做好本职工作;见很棒的创始人,给他们钱,让世界变得更好。”
Garry指出,很多公司在刚创建的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帮助,就像大学远离家庭的环境下,更容易与朋友建立深入的联系一样,这个时候也是建立信任的起点。受到帮助的公司会记住这些,在今后为其他小公司伸出援手时,这种复制很有价值。
那么,坐拥650亿市值的YC怎么寻找合适的创业公司?Garry也做出了分析。
首先要看团队。Garry说,理想的团队是那些聪明而且能够做事的人。这个团队是不是有创意?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创意转化成实践?第二,要做大量业务上的沟通,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正确的话。最后,要看这个团队的创始合伙人,很多创业公司的失败是因为创始合伙人的分裂导致,所以找一个非常信任的合伙人很重要。
其次,团队有没有互补性。比如一个消费品创业团队里,如果有一个互动设计师就非常好,这也是团队创意碰撞的来源。
第三,要有吸引力。Garry认为,吸引力不仅指每月上涨的数字,这个吸引力需要你跟客户直接面对去感受。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要在正确的时候得到正确的客户,好的创始人、好的客户具备后就可以筹到钱,有钱可以雇团队,可以开发好的产品,又拉到客户,就像化学反应一样,不断的轮回,这就是吸引力的核心。
除了做好这三点吸引投资人,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真实,不要造假。炫酷的PPT和数据都是虚的,自己的产品是不是能影响人,每天起床是不是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情感到激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硅谷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之一,郭威投资了硅谷各个领域百余家初创公司。不仅与硅谷各大知名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在不同创业者群体中声誉鹊起。投资过知名企业Directly、After School、Tranic、Knightscope等。
郭威虽然年轻,但投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15岁留学新加坡,“开始了非常苦和百无聊赖的留学生涯”,和千千万万留学生一样玩起了魔兽世界,在游戏里第一次接触了“风险投资”这个概念。迄今为止,他投了110家公司,9家公司估值在过亿美金。大到3D打印的火箭、卫星、基因改造,小到游戏和比特币,各个领域均有涉猎。
天使投资的核心是什么?郭威认为:“天使投资绝对不是一个智商追问的生意。我觉得不管有多聪明,或者说对数据、行业有多么了解,在早期看项目的时候不定性太大,是不可能琢磨的。我觉得在早期投资里人和团队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创业的始作俑者。我觉得天使投资应该看创始人和创始团队。”
早期天使投资里情商是否特别重要?郭威直言,“情商也没有特别大的用,挺关键的就是做一个好人,有天使心的人。你能每时每刻想到你的创业公司,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这种感情可能有点类似于亲人的感情。慢慢的有这样的声望之后,很多好的优秀的创业者会来找你,会跟你去聊,你能慢慢把优秀创业者的群体集合起来,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创业者来找你。”
郭威对未来中国的创业趋势充满信心。“很多人问我在硅谷这么久,你觉得未来最大的趋势和变数是什么?我觉得未来最大的趋势就是中国。中国现在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从最早吸引我的中国或者是各位合投投资人、硅谷比较知名投资人的中国资本,到后来中国特有的模式,到后面华人的高级人才,中国点点滴滴都在改变着一些东西。我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能影响广大。”
以下是媒体专访实录(有删节):
问:怎样看待当下的直播热潮?比较看好哪种模式的直播项目?
郭威:直播在美国有发展空间。新一代美国互联网95后、00后非常具有国际化背景,他们成长中多多少少含杂着一点中国的基因,这和之前截然不同。他们是可以被教育的,这种玩法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喜欢,但完全可以把他们变得喜欢。有很多美国公司看到国内直播热之后,已经在学习。我自己投的一个公司叫AfterSchool,高中生的匿名社交,他们就看到映客等App这么火又赚钱,他们也想做尝试。
张泉灵:我判断移动端的直播是一定会起来的。为什么?第一,你要相信信息在从图文往视频端迁移,所有的互联网数据都证明,看视频是增加阅读量和时长的,视频的起速要比图文的起速快得多。
有观点认为,2020年的时候,我们整个互联网平台75%的信息是由视频来承载的。这么多的信息要求视频来承载,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承载它呢?做视频的人其实非常有限。视频是有门槛的创作方式,而降低它的创作门槛的方式,就是直播。录播牵扯到节目策划、后期等等,而直播是天然有流量,又可以最低成本完成视频的制作形式。直播还有一个录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它具有天然的交互性,直播交互状态能影响内容产生,这是符合互联网特质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确定视频会起来,确定未来视频的主要呈现方式是UGC的,这两个因素一乘就是直播会起来的结论。这个是拿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来的事情。
就直播平台而言,本质上一开始是比较费钱的东西,客户端、服务端、后面的带宽,包括内容审查的机制,是有很高的门槛。虽然初创企业成本不低,相对其他创业者要比较高的融资额,但这是一个大方向,我相信会变得更火。年轻的一代,能够用直播解决的绝不再用文字来解决,他们的即时社交就是用视频承载的,这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儿子在跟我交流的时候更多用语音,但是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喜欢录一段小视频来描述。小视频能概括的信息是巨大的,我跟谁,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男的女的,有几个人,大家什么表情,我要用文字表达,这是好大的一篇文章。
直播天然具有社交性,直播天然就在碰撞当中产生新的内容,它跟简单的UGC的内容不一样,它在内容上加了一层。我开了一个直播窗口,我这个主播在提供一个内容,你所有的实时交互形成了新的内容,它又撞击出了新的内容,我觉得在移动端上而且从整个的通讯基础设施在变得越来越好的基础上,直播没有什么理由不起来。
现在的直播软件,本质上现在还是播客的模式。未来是不是局限在这,倒不一定。最近在聊的一批项目,直播线上的PGC正在崛起。高级的内容是可以挣钱的,想去挣到这笔钱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一定会出现。
千万不要认为直播就是low。我从媒体人变成投资人,有最大的思维转变。原来很容易精英思维,很容易觉得你这个东西好low,现在的想法却是这么low还有这么多用户,为什么?还可以给它加点什么?这么low还有这么多人用,一定有独特的魅力是你不能看见的。
问:在内容创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给我们?
Alexis Ohanian:作为内容创业者,你给出的东西不能太一般,你必须非常了解自己的用户在想什么。这是最基础的。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反复问自己:你做的内容到底有多精,你有多了解自己的用户?你提供的东西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吗?
问:像Re/code这种新闻聚合类的网站,前几年刚出来的时候比较受欢迎,但估值一直都不高。后来它又被VOX收购了。
郭威:自媒体这样的内容行业不像应用软件能够高效率扩张,你需要不停地提供内容,这些写手在美国价格很高,假如你不提供的话,没法自然增长的。做软件的编辑成本是很低的,不像内容创业,你想扩张的话,需要增加成本,这样的话对估值就有一定影响,很多投资人会觉得它的未来价值没有应用软件好。
张泉灵:软件应用理论上是边际成本为零,扩张性很快,但是现在在分流量的过程中,在流量分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它的边际成本为零。因为它虽然没有制造这个App的成本,但是它有推广的市场成本,而且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App的获得成本在互联网上变得越来越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家都在抢流量的情况下,内容会变成一个新的流量入口,所以它用内容的方式维持了它的流量。其实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它的合理性。为什么这一段大家都在投内容,而不再投一个简单的软件,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
问:您觉得内容的这一段流量窗口大概能持续多久?
张泉灵:不会有多久,我判断6个月到12个月。但是内容的一个好处是,只要够好,被人发现还是有机会的。本质上固有的流量平台,提升新的流量有困难,但是平台里面的流量给谁,可以有倾斜。只要被发现是一个好的内容,还是有机会获得新的流量,但要是白丁,会有非常大的困难。
举个例子,你说我要在微信上成为第二个罗振宇,一点机会没有,因为那个窗口期已经过掉了。但是其他的平台上,你说我能不能成为第二个奇葩说,也许还是有机会的。所以,你只要能说服投资者,说服流量分发者,我觉得本质上这个机会还是有的。
在充分理解内容和用户的前提下用智能化去匹配,比较容易让一个白丁突然有机会成为一个爆款。人工推荐的话,白丁成长爆款的机会就很少,因为本质上要打动流量分发者,也要打动编辑,但是编辑的视野非常有限。UGC要获得新的流量,迅速成长起来,你只能期待人工智能平台去做这样的匹配。
问:很多媒体人出身的投资人,可能会有媒体情结,喜欢投一些新媒体的项目。泉灵为什么并没有投很多所谓纯粹新媒体的项目?
张泉灵:纯粹的新媒体我投的不多。其实所有的内容创作都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的青春期有多长,第二个是你的天花板有多高。所谓内容创业,成本是一方面,因为它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才能吸引读者。网红可能火得很快,但也可能死得很快。作为一个早期投资者,是要考虑退出周期的,没有足够长的青春期的项目我们是没法投的。所以我一直在讨论什么是长效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是可以反复卖的,什么样的内容只能卖一次。我为什么投的内容跟教育类有关,因为只有教育类内容是你反复买的,一年级读完了,下一个一年级还可以读。
我个人觉得内容创业者有三个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一类是体面的内容创业者,不依托一个平台,我只要在有流量的地方做自我的分发,我就能够挣到原来我可能在一个机构里面挣的钱,我也不用管所有变现的部分,只跟平台分成。第二类是一个不错的生意,我还是要考虑商业化的部分,但我不需要任何投资。我一年挣个几百万是可以的,有大量的例子证明,变成头部流量之后,这件事情才是成立的。第三类才是值得投资的,自媒体是整个公司的marketing,是它获得用户的入口,而不是纯粹的自媒体。
问:对中国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张泉灵:Garry建议创业者,所有的一切都要细化成数字。这也是我们紫牛创业反复给创业者交代的一件事情。在美国跟很多创业者谈的时候,他们的产品模型、商业模型、财务模型和数字化是非常清晰的,不糊弄。而中国的创业者,特别是早期的创业者,会大量地跟你谈一个愿景,对数字不敏感。这是很致命的事情,因为创业本质上不是要你讲一个故事,本质上它还是要变成一个生意和事业。你不能数字化地描述它,其实说明你有很多事情是不清楚的,在精细化管理上做得不够。你不能编一个故事。
很多创业者给我们的数字都是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什么来支撑的不知道。2017年增长240%,为什么是240%呢?不知道。这还是小错误,更常见的是,好多人会告诉我说,你看全世界有8亿多少岁到多少岁的婴儿,中国有8千万,我只要在其中占10%的市场就是800万,800万,我一个卖一百块钱,就能挣多少多少钱。凭什么10%的市场是你的,这10%是从哪出来的,你每个卖一百块钱就能挣这么多钱?不是简单的拿数字讲故事。我觉得这点中国的创业者必须在早期就建立这样一个基本的态度。
这个态度不是对投资人负责任,更多是对自己负责任。因为投资人只是投了一笔钱进去,你如果是认真创业,不是出来骗的,你是投了你的生命进去的,怎么能够不做一个完整的模型对自己负责任呢?
问:在当下的VR、AR热潮中,评估相关项目的时候会着重考量哪些方面?
张泉灵:大的背景是VR和AR在快速技术更迭,这个意义上来说,上面架的东西都要跟底层的技术平台匹配。我觉得真正要起来,还得在移动端。你很难想象人要背着一个很大的PC去做VR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在PC端更多的还是线下体验的部分会多一点。所以我们投的时候,从线下的体验先出发,那我们就解决主题公园的几个痛点。
另外我觉得有技术背景的艺术家在VR领域可以投起来。因为不管平台怎么改,我觉得他们都是有价值的。本质上,最后VR平台上总要长出内容来,总要有创意,所以有技术背景的艺术家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搜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