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伶--台大社会系、社会研究所毕业,奥瑞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幼儿教育系博士,专攻幼儿认知发展及亲职教育。1991 年在旧金山湾区成立亲子乐园,义务解答华人父母在教养上的疑惑,带领读书会和父母成长班。与余怡菁合著有《教出这样的好孩子》、《开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保持缄默」是最好的应对之道。如果在现场面对孩子的肢体语言,会引发更多的情绪反应,可以先离开。
这么多年来,和许多家长的讨论中,不管孩子的年纪多大,大家共同的一个经验是,都曾经「火冒三丈」过,也都很后悔对孩子发脾气,而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从个人的经验里发现,「保持缄默」是最好的应对之道。如果在现场面对孩子的肢体语言,会引发更多的情绪反应,可以先离开。不过幼儿的妈妈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一走开,孩子会在「妈妈不理我了」的害怕心理作用下,哭闹得更厉害。在此情况下,妈妈需要陪在孩子旁边。
保持沉默,是避免自己说出不理性的气话,包括翻旧帐和贴标签,同时也让自己和孩子有冷静下来的机会。
不说话时,脑子里想什麽?「如果是我犯错,我希望别人对我说什么?」这个道理是在和儿子的互动中体会出来的。
儿子一星期内掉两次东西
儿子十一年级时,一星期之内掉了两次东西。先是星期一,上学下公车时把小提琴忘在车上。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打电话找公车,并到公车休息站将它领回。儿子在10点多从学校打电话回来询问结果,我谢谢他记得关心此事,换来儿子的无限感激。
到了星期五,他又把生物课要用的一袋面粉和两盒冰淇淋留在公车上。回家告诉我的时候,我有点啼笑皆非,不是生气,只是想「怎么又发生了」,一时没有做任何的回应。
沉默了5分钟,我开口说:「没有那些东西,今天生物课的实验怎么办?」儿子如释负重,笑著说:「今天刚好时间来不及,老师说下星期一再做,所以我们还需要再去买面粉和冰淇淋。」然后我们开始愉快的讨论捡到那一袋东西的人,会怎麽处理它。
儿子坦承,他告诉我这件事之前,很担心会被骂。我则谢谢他冒着被骂的危险说真话,儿子又是充满感激。
爸妈们也许觉得我太宠孩子,就是第一次没好好教训他,才会有第二次。
我的观点是,已是高中生了,孩子也知错,难道真的痛骂他一顿,就可以避免下一次的发生吗?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为什麽直到现在,儿子都和我无话不谈的原因。他会不厌其烦的对我解释生物学上的许多知识,分享他对人事物的想法。孩子愿意敞开心胸和父母沟通,应该是我努力「不骂人」的结果吧! 当然,不发脾气是最高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至少要知道该如何少生气。
愤怒,伤己又伤人
神经心理学家韩森(Rick Hanson)和神经学家曼度斯(Richard Mendius)合著《像佛陀一样快乐:爱和智慧的大脑奥祕》(Buddha’s Brain: The Practical Neuroscience of Happiness, Love)。他们用脑神经科学解释人类的行为,说明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快乐。
他们在书中提出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的概念。所谓的第一支箭,指的是在所难免的身体不适,或心理不安、悲伤或难过。而第二支箭是紧跟在不愉悦的第一支箭后的「我们的反应」。例如,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脚踢到椅子时,痛苦的第一支箭立即化为愤怒的第二支箭:「是谁在这里放了这张鬼椅子!」
第一支箭通常透过神经网络的连结,触发一连串的第二支箭,比如我们为别人乱放椅子而生气,但后来又感到愧疚。最危险的是,「第二支箭在人际关系中制造出恶性循环,我们的第二支箭的反应激起对方的反应,接著又激起我们再度射出第二支箭,如此没完没了。」
韩森说大部分的第二支箭,其实找不到源头的第一支箭。引发我们反应的情况根本和痛苦无关,痛苦是我们加上去的。
当我们了解了第二支箭的伤害,不但要避免对他人射出第二支箭,因为那是伤人又伤己的事,同时也要练习如何不对他人射来的第二支箭起反应,以免掉入恶性循环。
但在实际的生活里,要让自己完全免于第二支箭,谈何容易?韩森解释在自我改变的过程,可能会经过的几个阶段:
阶段一:我们卷入第二支箭的反应,却丝毫不察。
阶段二:我们觉察到被情绪挟持,但是无法控制自己;内心侷促不安,但仍无法释怀。
阶段三:有一些内心的反应生起,但我们并没有表现出来;虽然心里还是有点生气,但提醒自己,急躁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阶段四:反应不再生起,并且冷静的思考要如何面对整个情境。
韩森进一步解释,这是在教育方法上,人尽皆知的四个阶段:不自觉不足、自觉不足、自觉有能力、不自觉有能力。其中第二阶段是最困难的关头,我们往往会想放弃算了。最好将目标设定在第三和第四阶段,并深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达成目标。
所以爸妈们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保持冷静,不让自己射出第二支箭的身教,是协助自己和孩子达到第三、第四阶段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