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步月

南齐柳世隆所作,其人时号士流第一。此曲写意月夜漫步中庭,秋高气爽,风韵清远,闲逸洒脱,畅然自适。用其流传不广,是以少伤古韵。曲采碧玉调,慢一四六,紧三同四。

此曲闲逸洒脱,潇然不群。心无所累者,方足以操之。操此曲时,贵在贞静宏远,忌下指重浊,宜轻描淡写。曲中快处取小速,当从平稳中求之,刚柔相济,缓急有度,从容洒脱,有行云流水之趣。于是朗月闲庭,自然而从指下流出矣。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聆之清和雅正,旷达闲逸。全曲泛音人音低音分配均匀,以象三才相接。


秋宵步月_第1张图片
月洒中庭

【虚堂生白】

两段重复旋律宜缓不宜快,落指可由二徽上岳山,再从岳山下二徽,五至七弦泛音渐速,如月华初绽,洒至中庭。注下由轻到重,定八徽时值稍长,绰上后定七徽亦稍长,渐渐起兴。二弦得音前不要放空一弦,以免音断。

飞吟一上二下得音,连绵振动,如鸟振翼。势渐疾,对比起兴部,以象中庭之内,无论高檐矮树,平地曲廊,尽有月光辉映。

尾部旋律重复,调升速亦升,落指上岳山复下,绰上之幅度加大;以象车驾仙僮渐出层云,引起下段“初离碧海”。

【初离碧海】

对起后稍顿,如仙人出云海、现真容。上滑至九徽,象征仙乐奏起,故勾六七宜轻灵不宜重浊。对起前吟猱,象征仙人唱诵,四弦处之旋律如颂唱之和声;仙咏于三弦绰下后结束。两端泛音递进展现,既呼应首段泛音:车驾出乎月宫,又象征此时仙班离于碧海;尾部采用人音、地音重复表现,与天音的缥缈不同,音律更切实明朗,似神仙渐近人间,睹其真容。

【渐转遥空】

全段泛音,仿佛行车时环佩鸣响,銮铃叮当。两次重复旋律为下行,其间复有上行,辗转多变。一六弦间的来回跨度对比,更为明显。

【恍度霓裳】

全段在低音处行曲,令人混混恍惚,似足底生风,舍去尘骸。姚公此处注下吟猱,五弦九徽发两音,故吾以挑劈指法顺势弹出。泼剌后的绰注宜取音后行弦,更显迷蒙。掐撮时音轻,象征本段已终,尘缘已断,物我两忘,身披仙衣,将列仙班。

【金鑑行天】

前部对应初离碧海之泛音,表现金鑑一端连在月宫;后部采用一六、二七弦间的跳动、重复、递进,刻画一级一级的台阶,音调相对低沉,代表金鑑的另一端接连尘寰。

【银蟾舒练】

二弦接连不断,五弦应和不绝,刻绘月宫碧树;三声掐撮表现烟云萦绕。

【云英驭风】

琴人步明月于天衢,览锦云于江阁。该段与恍度霓裳旋律同,仅结尾渐缓,引出末段。掐错三声重复两次。

【长天一色】

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不知香是何味,烟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乐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处,是何境?所见唯有一色长天而心内无有半点尘思。

古调虽自爱,今日不多谈。今之琴家奏此曲者少,堪听者更寥寥。妙音当在姚门,胡思琴之韵乖,关小禹之指浊,曾小刚与姚公最仿,然终比之不如,其渐转遥空处之旋律一散,意境全消。胡思琴则在月洒中庭时韵便散尽,起兴却更似曲终。妄陈鄙见,不足为训。



参考文献:《醒心琴谱》、《西麓堂琴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宵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