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35周年 | 这些年,那些事: 愿景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体量、还是和全球的关系,都已经步入了关键时期。从上到下、从国有企业到资本市场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作为一家专业的服务机构,致同该如何顺应时代的步伐,借力市场发展,实现自身进一步飞跃?


国际化路线


随着致同国内网络的不断延伸,以及专业人才团队的日益强大,如何把握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浪潮,做大做强国际业务,已经成为眼下致同管理层高度关注的战略之一。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布,中国企业 “一带一路” 的进程在加速;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也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就更加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服务能力、国际服务网络的事务所来助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躬耕本土市场几十年的致同首席合伙人徐华一直有一个国际化的梦。徐华希望带领自己的团队迈向国际舞台,实现服务的国际化和业务的多元化。致同于2009年加入致同国际(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在2011年底与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于2012年更名,将“致同”定为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在全球唯一使用的中文名称。


这两次关键的转变使得致同的体量得到快速放大,随即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动力,并吸纳了众多新一代合伙人的加入,由此开启了打造国际一流事务所的征程,行业前辈常勋老先生称之为“借船出海”。


加入国际网络后,致同借力国际化的支持,加速拓展海内外市场。致同官方网站上毫不讳言对自身品牌价值的自豪。对于致同的未来,徐华说:“我们要顺应市场潮流并及时调整。致同中国搭载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平台,与其他国家成员所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从管理理念、价值观、服务能力建设到战略制定,致同中国都受益匪浅。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与各成员所加强沟通和理解,借助国际经验和网络,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提供一致性的、协同的、高质量的服务。”


致同厦门办公室管理合伙人刘维说: “加入致同国际给致同带来了两方面的支撑,从实际业务层面,加入国际网络会给致同在国际业务发展上带来崭新的局面;而从管理层面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级会计师组织,致同国际为致同中国在发展成为顶级会计师事务所的道路上给予了充分的管理支撑。借鉴了国际平台的很多经验,这让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增长方式更有策略。”


综合商业顾问


徐华对今后致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四个努力的方向:一是从思想和理念上明确自身定位,即致同要做一个怎样的机构才能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按照致同合伙人大会通过的战略规划,致同确定了未来要成为一个提升品牌价值、依靠品牌发展的国内一流的、国际化的专业机构。同时,致同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商业顾问的营销模式——在面对客户、面向市场时,把审计、税务、咨询三者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客户的战略增长提供服务。


二是除了在内部进行整合、实现增长外,还要争取吸收更多、更好的团队,通过更多人的共同努力,提升事务所的品牌效应,为事务所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是在产品服务上尝试更多的创新,持续地实现团队建设。


四是从行业角度出发,立足行业专、精特色 ,将行业的专业精神与致同自身服务相结合 ,更大限度地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致同上海税务主管合伙人周自吉说,“致同一方面加强与本土客户的沟通和互动,保证切实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后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增长,另一方面,又能够同时把国内的企业带到国际舞台上去。这也是致同税务业务的特色之处。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如何把各个服务线有机结合,共同协助企业的发展。比如,税务服务贯穿于企业的商业决策、日常运作、企业并购等,从风险管理和架构管理上看,咨询层面的内容会更丰富。我们不仅需要协助客户到国外上市、完成审计,还需要思考其过程中是否需要并购、是选择并购还是新设的方式更有利于客户、以及如何协助企业搭建既合法又合理的税务架构等问题。致同目前正在开展一些新的、行业中较有特色的项目。在税务的规划和策略上,致同不仅会加强基础类的业务服务,如合规、报税等,同时也会发展大量咨询类业务。”


打造百年老店


徐华坦陈,致同有着打造百年老店的愿景,在走过的三十五年中,致同已经融汇了专业积累、市场影响力及良好的客户服务团队,但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是致同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致同35年的发展,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 ,是一段坚持专业精神、追求品质、强调改变的历程,也是一段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的见证。35年代表的不仅仅是致同的过去 ,还代表着无数同业人的奋斗及希望,就像徐华所言,我不是 “一个人在战斗”。


致同35周年 | 这些年,那些事: 愿景_第1张图片

致同35周年 | 这些年,那些事: 愿景_第2张图片



致同的故事,也映照着很多同行的发展,透过“小智有约”栏目,我们特邀致同合伙人来一起聊一聊会计人的过往及未来!


问:徐总,在致同35周年的新起点上,您对致同的未来有何寄语?
徐:在经济全球化、商业形态多样化的今天,客户有着搏击于世界舞台、追求扩张发展的诉求,而我们也有着和客户共同成长的愿景。瞬息万变的环境及客户需求要求我们在资源分配、服务领域、对待客户的方法和方式上有持续的、有质量的改变。而另一方面,无论是未来的五年、十年还是三十五年,不变的将是我们秉持安全前行的理念、严谨的专业态度,以及 ‘以志合、以心合、以好合、以则合’的合作精神,与社会、客户和员工共成长。正是这些支撑着所有会计人的今天和未来,既是传承,也是轮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同35周年 | 这些年,那些事: 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