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一个月总结

3月7号从北京启程,到今天4月6号来美正好一个月。在美国的日子已过去了11%。总感觉不记录下来,这一个月就白白溜走了。

一、上课:感觉上,我们大概是在上UIUC的大学教育以上,研究生课程以下的水平上安排课程。每天平均上课6个小时,中午补充能量+小憩1个小时,再算上来回宿舍和教室的时间,正好是一天8小时。同上班比起来,需要处理的事情少了,需要集中精力吸收的多了。其实学习和工作真是完全没法对比。各有各的辛苦吧。工作上需要的情商比听课需要的高,学习上需要的集中精力的时间长度远远超过工作。毕竟有个语言问题,稍不留神,就在财务指标们的海洋里迷失了导航的灯塔方向。。 

具体课程内容方面,我的感受是:学习这件事,在中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件事;而在美国,是自学、同学间的讨论和互相学习,老师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这样的区别。就像《American Ways》里面讲的,我理解的中美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Collectivism 和 Individualism的区别。就是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差异。这个不同体现在学习、访问、日常接人待物的各个方面。

我想,来美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更加明白,人与人的区别并不是在于“我”是好的,异于“我”的都是坏的。每个“我”的不同都有很多原因,空杯心态,最易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少将对方放在对立面,多考虑不同来源于哪里,然后再下结论。即使下了结论,也要时刻想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道理,求同存异。

二、访问:关于访问,到目前为止,诸次访问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美国的各个方面都是negotiable的,从金融监管机构的管辖领域、一个经济组织的定性、每个部门里的人员承担的职责,统统是negotiable的。我有一种“因人设岗”的直观感觉,尚待未来继续体会。

另外一点,关于冲突,我想这个也同课程里的博弈论有一点关系。抛开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性和理性的抉择标准是举世偕同的。所以,在伊利诺伊银行业协会,我提的问题的回答是:对于冲突,如果各银行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协会会告诉各家银行,对于这个法规,请你方自行呈请,我协会不会以协会名义向州议会反馈意见。这是合情的解决方案。

三、以前的工作反思

今天同负责实习事宜的美方代表沟通关于我过去的工作的情况,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明白了我一路走来每一步的成绩是怎样达成的。过去,我对自己对组织做的贡献从未量化过,也就意味着,我从未给自己设定过怎样高远的目标。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真是多亏了一路走来,遇到的各位领导同事的帮助、提携。每个人在这世上,都不是独立的。大家都是抱团前行的,正因如此,我更应该努力打破自己作茧自缚的蛹,和我所在的组织里的人们正面、友好、善意满满地沟通,团结一致抵御外界纷繁复杂的竞争、合作。

此记美国行第一个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美一个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