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索罗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量子基金的创始人,开放社会研究所的主席,著名的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因为索罗斯做空的实在太多了,所以也被称为“做空整个世界的人”。
索罗斯的一生毁誉参半,评价索罗斯的人分为两派,一派称他为天使,另外一派称他为恶魔。称他为天使的人说,索罗斯很早就投身于慈善事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一共捐助了二十多个国家,捐出了八十多亿美元。称他为恶魔的人说,索罗斯信奉弱肉强食的投资理论,洗劫了多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击垮英格兰银行让他一战成名。在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在12年,又做空日元,大赚一笔。索罗斯通过做空世界,收获颇丰。
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索罗斯都是历史上不得不提的金融大鳄。了解索罗斯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做空世界”的心理动因来源于少年时经历过的战乱逃亡生涯,这段人生经历让他深信: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
1930年8月12日,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家境不错的犹太人家庭。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家丝绸店老板的女儿,孩提时的索罗斯衣食无忧,有着幸福的童年。但是好景不长,1944年,纳粹入侵布达佩斯,索罗斯一家因为犹太人身份而被捕,索罗斯幸福的童年生活宣告结束。所幸索罗斯的父亲十分聪明,侥幸逃过了纳粹的追捕。还是小孩子的索罗斯跟随家人开始了逃亡的生活,直到德国战败为止。那是一段充满危险和痛苦的岁月,尽管那时危险不断,但依靠索罗斯父亲的精明和坚强,凭借假身份证和好心人提供的庇护,索罗斯一家终于躲过了那场劫难。
后来索罗斯回忆那段逃难时光时说,1944年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从生死危难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活下来是第一位的。如果一家企业不能活下来,不能看到第二天的黎明,就是有再好的身体、再好的投资理念以及再好的运气都不会看到有收益的那天。
索罗斯总结了两条人生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不要害怕冒险,只有不惧危险,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条经验是:一旦你需要冒险,不要压上全部的家当,要给自己留好退路,留足缓冲地带。
二战之后,欧洲一片废墟,索罗斯便离开了匈牙利,来到了瑞士的伯尔尼,但是索罗斯胸怀大志,很快他便不满足于待在伯尔尼这个小地方。1947年索罗斯满怀希望来到了伦敦,索罗斯发现,伦敦和他想象的不同,伦敦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地方,伦敦不是穷人的世界,是富人的天堂。索罗斯决心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索罗斯开始了一边打零工维持自己的生计,一边学习的生涯。
1949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索罗斯考入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拿到了哲学学士学位,1954年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自由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找到了他精神世界或者说思维世界里的一个归宿。卡尔·波普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他提出的理论有很多,包括证伪的理论、开放社会以及其他一些哲学理论,对我们当前的行为都有巨大的影响。卡尔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一些问题,这为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卡尔·波普也是一个犹太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索罗斯的经历有很多共通之处。索罗斯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索罗斯将他的一些基金命名为开放社会基金,也是因为老师的原因。
从哲学系毕业后,索罗斯遇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工作难找!尤其像他这样学哲学的学生,更难找工作!为了生存,索罗斯到一家公司做一个推销消费品的销售员,在一个叫“威尔士”的海滨度假村挨家挨户敲门,推销消费品。这段经历对索罗斯的影响非常大。
在自己的自传里,索罗斯回忆说,那时是他整个人生的一个低点,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求职。然后一直被拒绝,一直被羞辱,这成了家常便饭。终于索罗斯找到了另外一份工作,他进入了商业银行Siflger&Friedlandr做银行柜台职员,开始了金融职业的生涯。Siflger&Friedlandr是一家不知名的小银行,索罗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金融职业生涯。
在这家银行,索罗斯从小职员开始干起,逐步走进了套利部门。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高级职员,叫做Robert Mayer。他看出索罗斯非常聪明能干,就推荐索罗斯去了他父亲的公司,这个公司叫F.M.Mayer。
1956年,索罗斯去了纽约,成为一家套利部门的交易员,从此真正走上交易之路,自此索罗斯崭露头角。1969年,索罗斯帮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基金。1973年,索罗斯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后,索罗斯和罗杰斯共同成立量子基金,还创立了开放社会基金。再后来的故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幅做空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迫使英镑大幅贬值;97年做空泰铢,2012年做空日元等。索罗斯利用大量的资金以及敏锐的判断力,不断游走在世界金融市场,直到2015年的1月22号,索罗斯选择退休。
从索罗斯的经历可以看出,少年的经历对索罗斯的影响非常大,索罗斯经历过二战,这极大地影响了索罗斯的思维方式,从那以后,索罗斯看清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什么事,先得自己活下来,然后再去寻找各种机会。
索罗斯一生纵横金融市场,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反身性理论,这是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
什么是反身性?
这个概念很晦涩,我们来一层一层的认识它。我们先来看一个命题:一个罗马人说,所有罗马人都撒谎。请问这个罗马人的话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相信他,那么就面临一个逻辑悖论:承认了至少有一个罗马人说真话,从而又否定了他。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大哲学家罗素面对这个悖论的时候说,我们应该把命题分为涉及自身的陈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陈述,如此就可以解决说谎者悖论。这里就引出一个重要的因素:涉及自身。 索罗斯由此出发来导出反身性概念,索罗斯认为,凡是涉及命题者自身、在内容上“或真”的命题,都是反身性命题。
进一步说,研究对象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响就叫反身性。如此一来,股票市场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为股票参与者的观点必然影响到股价,进而让股价不再独立。
美国学者约翰﹒特雷恩在《大师的投资习惯》中对此有过精彩解读:“‘反身性原理’的本质是指认知可以改变事件,而事件反过来又改变认知。这种效应通常被称为‘反馈’。这就好比,如果你拴住一条脾气好的狗并踢他,骂它‘坏狗’,那么这条狗会真的变得很凶,并扑过来咬你,而这又会引来更多的踢打、更多的撕咬。”
再举个更直白的例子,如果投资者相信美元升值,那么他们的购买行为将会让美元上涨,这反过来又会使利率降低,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美元再次升值。这也就回到前面的那个说谎者的悖论,凡是涉及自我的命题,自我都难逃脱干系。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简单的只研究股价本身而不顾参与者偏见的科学主义都是错的。
说得更极端些,那些即使是认识错误的命题,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它依然能在股市获利,这就是为什么股价有时候看起来泡沫很大但买的人很多,有时候看起来又低得可怜但无人问津。因为金融市场是个“炼金术”,投资者的决策意意识和决策行为具有像“炼金师”那么改变“事实结构”的“意志力”。在科学家看来,改变“物质结构”的“意念”是伪科学的,但在金融世界里,“改变市场结构”的“主流偏见”却是真是的,却是可以赚大钱的。所以,金融市场拒绝了科学主义,却接纳了金融炼金术。
索罗斯认为人是不可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有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索罗斯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归结为3点:第一,金融市场天生就不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更是如此,越乱的局面,越是胆大心细的投资者有所表现的时候。第二,
如果你经营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当你重新投入的时候,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第三,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