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 gc

Lua 提供了一个自动的内存管理。这就是说你不需要关心创建新对象的分配内存操作,也不需要在这些对象不再需要时的主动释放内存。 Lua 通过运行一个垃圾收集器来自动管理内存,以此一遍又一遍的回收死掉的对象(这是指 Lua 中不再访问的到的对象)占用的内存。 Lua 中所有对象都被自动管理,包括: table, userdata、 函数、线程、和字符串。

Lua 实现了一个增量标记清除的收集器。它用两个数字来控制垃圾收集周期: garbage-collector pause 和 garbage-collector step multiplier 。

garbage-collector pause 控制了收集器在开始一个新的收集周期之前要等待多久。随着数字的增大就导致收集器工作工作的不那么主动。小于 1 的值意味着收集器在新的周期开始时不再等待。当值为 2 的时候意味着在总使用内存数量达到原来的两倍时再开启新的周期。

step multiplier 控制了收集器相对内存分配的速度。更大的数字将导致收集器工作的更主动的同时,也使每步收集的尺寸增加。小于 1 的值会使收集器工作的非常慢,可能导致收集器永远都结束不了当前周期。缺省值为 2 ,这意味着收集器将以内存分配器的两倍速运行。

你可以通过在 C 中调用 lua_gc 或是在 Lua 中调用 collectgarbage 来改变这些数字。两者都接受百分比数值(因此传入参数 100 意味着实际值 1 )。通过这些函数,你也可以直接控制收集器(例如,停止或是重启)。

 

 

使用 C API ,你可以给 userdata 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的元方法。这个元方法也被称为结束子。结束子允许你用额外的资源管理器和 Lua 的内存管理器协同工作(比如关闭文件、网络连接、或是数据库连接,也可以说释放你自己的内存)。

一个 userdata 可被回收,若它的 Metatable 中有 __gc 这个域 ,垃圾收集器就不立即收回它。取而代之的是,Lua 把它们放到一个列表中。最收集结束后,Lua 针对列表中的每个 userdata 执行了下面这个函数的等价操作:

     function gc_event (udata)
       local h = metatable(udata).__gc
       if h then
         h(udata)
       end
     end

 

在每个垃圾收集周期的结尾,每个在当前周期被收集起来的 userdata 的结束子会以它们构造时的逆序依次调用。也就是说,收集列表中,最后一个在程序中被创建的 userdata 的结束子会被第一个调用。

 

 

  • 垃圾回收器是用来管理应用程序的内存分配和释放的。在垃圾回收器出现以前,程序员在使用内存时需要向系统申请内存空间。有些语言,例如Visual Basic,可以自动完成向系统申请内存空间的工作。但是在诸如Visual C++的语言中要求程序员在程序代码中申请内存空间。如果程序员在使用了内存之后忘了释放内存,则会引起内存泄漏。但是有了垃圾回收器,程序员就不必关心内存中对象在离开生存期后是否被释放的问题。当一个应用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垃圾回收器设置了一个托管堆。托管堆和C语言中的堆向类似,但是程序员不需要从托管堆中释放对象,并且在托管堆中对象的存放是连续的。

    每次当开发人员使用 new 运算符创建对象时,运行库都从托管堆为该对象分配内存。新创建的对象被放在上次创建的对象之后。垃圾回收器保存了一个指针,该指针总是指向托管堆中最后一个对象之后的内存空间。当新的对象被产生时,运行库就知道应该将新的对象放在内存的什么地方。同时开发人员应该将相同类型的对象放在一起。例如当开发人员希望向数据库写入数据的时侯,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连接对象,然后是Command对象,最后是DataSet对象。如果这些对象放在托管堆相邻的区域内,存取它们就非常快。 当垃圾回收器的指针指向托管堆以外的内存空间时,就需要回收内存中的垃圾了。在这个过程中,垃圾回收器首先假设在托管堆中所有的对象都需要被回收。然后它在托管堆中寻找被根对象引用的对象(根对象就是全局,静态或处于活动中的局部变量以及寄存器指向的对象),找到后将它们加入一个有效对象的列表中,并在已经搜索过的对象中寻找是否有对象被新加入的有效对象引用。直到垃圾回收器检查完所有的对象后,就有一份根对象和根对象直接或间接引用了的对象的列表,而其它没有在表中的对象就被从内存中回收。

  •  

    你可能感兴趣的:(l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