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朝密探今日说说文帅范仲淹的一首词,《苏幕遮·怀旧》诸君应是很熟悉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先交代一下作词的背景,这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故事。

为何称范公为文帅?这是吾灵灵狗私自叫的,吾等密探十分敬佩范公防御西夏的治军方略和智勇仁严,一代文臣竟能领兵对抗虎狼之西夏,称之文帅,正是应当。

西夏,正是天龙八部里那个拥有一品堂高手的西夏,也是被虚竹睡了公主的西夏。

1038年,住在甘州和凉州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吾朝延安等地。一开始朝廷没有思想准备,边将无能,被占领了不少土地。拖延到1040年,仁宗皇帝终于决定,战!遂派夏竦为主帅、韩琦、范仲淹为两路副帅,赶赴延安前线组织军队防御反攻。

时年,范仲淹已五十二岁,两鬓霜白,以文臣领兵,依然热血沸腾。到了前线视察后,范仲淹主张防御,先改革军阵体制,然后反攻。这跟韩琦的意见刚好相反,这位同志是坚决的主战派,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

主帅夏竦同意韩琦的意见,并奏请仁宗批复立即反攻。1041年正月,西夏军侵袭渭州,韩琦接到战报后,立即派军出击。结果中伏大败,将卒惨死一万余人。

而范仲淹这边,则提拔名将种世衡(以后给诸公讲种家军的传奇)、训练军事、构筑堡寨、团结边民、赏罚分明,同时寻找机会偷袭西夏军,夺回部分失地。到第二年,以新建的大顺城为中心,形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后来成为宋朝主要的边防方略。西夏不服,多次来攻,均失利而返。

至此,西夏军中开始有议和称臣的说法,称范公为小范老子胸有数万甲兵(原被大败的边将叫范雍,夏人称为老范老子),范公在,不敢犯。

经略两年多,到1043年春,甘肃、陕西一线的边防基本巩固,西夏国已上表与仁宗商谈议和之事,范仲淹方如释重负。但时年范公已五十四岁有余,满头白发,怀旧之情难免多起来,有诗为证:“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这首著名的《苏幕遮》便写于这等刀光剑影中,却是柔情百转。

这首词贵就贵在意境阔达,一扫开宋以来的艳丽词风。羁旅乡思,离愁别恨,被军旅中的范仲淹写的波澜壮阔。

且看来。在范公的眼中,秋天长空湛碧、大地橙黄,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一派高远,绝无哀怨萎靡的感受。他说芳草无情,是无情吗,是不解人情,反而因其连接天地连接家园,在撩拨着思乡人的情绪。

上阙写景,其实寄情。悠悠乡思离情,在芳草天涯的景物中暗暗透出,不知不觉中叫人入境。

再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看斜阳西下,明月东升,如此美景,却是一人独自徘徊,夜夜不能入眠,除非有一两个好梦才能勉强过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越想醉而不思乡,却更添思念。

下阙写情,其实寄魂。思乡却不颓废,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俗套,开一代豪迈词风。

文帅范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志气高远,又不求名利,大丈夫也。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第1张图片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第2张图片

吾乃大宋密探灵灵狗,专为调查与爆料大宋名人轶事,关注朝野思想动向,弘扬大宋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而奋斗终生,欢迎诸公共襄盛举。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