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

根据井通副总裁张沛先生2018年8月10日晚间在DAGA | Blockchain & AI(核心群)的在线分享讲座语音与文字整理。  内容由共识经济学创立者郭善琪老师整理,由张沛校对。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a0d0840dc5f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张图片
张沛,井通副总裁

社会学视角看待区块链

大家好,我是井通科技张沛,感谢郭老师的邀请。今天晚上由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社会学的视角看待区块链。刚才郭老师把本次分享的大纲已经发到群里面了,大家可以先看一下我的大纲,这里面有两张图,今天我们分享的过程中会用的到。

因为从语音来分享的话有一部分朋友可能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今天才用语音加文字同步直播的方式,方便大家。因为我使用的是语音输入法,所以有一部分可能有识别错别字,先不影响大家理解,我们先正式开始。

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张沛,来自井通科技,目前在井通担任市场方向的副总裁,是月光沙龙的发起人,我平常会把自己对于区块链的一些思考写在一个专栏里面这个专栏叫《区块链社会学》

社会学这个词听起来很熟悉,似乎又很陌生这个词,因为大家每次几乎每天都提起社会这个词,但是社会学到底研究什么?其实社会学本身对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现在自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那么说几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社会学人物吧。京东的刘强东人民大学学社会学的。咱们国家的社会学的开创者是费孝通先生,那么费孝通先生有非常丰富的著述。比如《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等这方面的都对我们国家的社会运营有非常好的研究资至今依然是经典。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2张图片
生产信任

一、生产信任

(一)基于人格的信任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造信任的机器,但是这句话并没有讲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信任是分种类的。不是说有了数据我就可以信任了,比如说我们信任自己的家庭成员,信任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的朋友,这个过程中也是不需要什么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依然能够构建信任的,那么就是我们常见的第一种构建现实的信任的范式叫做基于人格的信任

1、差序格局:父母、家庭、朋友、社会关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3张图片
差序格局

在这种熟人关系的网络情况下,我们会容易构建比较稳定的信任关系。比如我们的核心家庭,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那么这个构成了我们中国最核心的一个圈层。费孝通先生讲的这个叫差序格局是非常形象的一种表述,相当于是池塘里面的水波一样从核心到外围一层一层的淡化,一层一层的减弱,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关系在递减。

上面我们所讲的差序格局,那我们讲一下第二个话题叫圈子,比较学术点的说法叫协作网络。

2、圈子:协作网络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4张图片
圈子

大家都是计算机界的精英,计算机界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定律叫梅特卡夫定律。这个定律讲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当你有三个用户的时候,这个价值假如说是9,但是你有五个用户的时候,这个价值就是25,这个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说当滴滴有100个司机的时候,和他有1万个司机的时候,这是有非常大的数量级的差别的。所以在我们的社会协作过程中,不同规模的这个协作网络产生的这个价值网络也是极大不同的。目前的话大家比较熟悉的这个微信群,你有5个用户,可以有500个用户,大家能感觉到这个社群的力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5张图片
梅特卡夫定律

五人小组

接下来我以几个不同的社群来跟大家做一下比较,第一个我要讲的是格莱珉的五人小组社群。那么这五人小组里面儿是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的,比如说过去在农村地区,其实大家的称呼往往不是直接称呼名字都是以孩子的爸爸,孩子的妈妈。某某某为一个基点,很多人互相叫不出来名字,那么在格莱珉这个小组里面的话,大家首先要求对方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而且五个人之间是相互比较熟悉的。那么其实这种熟人网络就构成了一种网络约束。如果说你不遵从这个网络里面的一些默认的规则的话,那么这个小组的协作协作你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这算是这种小范围社群的一个基础共识。

这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小范围的社群,另外大家看这个美国大片儿应该都知道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很多时候是按照小组来作战的那么每个成员的有自己不同的特长,他们会把自己的某一个方向交给他们的队员,然后五个人的小组构成了一个小的作战单元。这种灵活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互相的配合要求非常高。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说五这个数字呢?这个数字其实算是一个边界,互联网公司说这是一个披萨可以喂饱的,那么一个披萨可以喂饱的,这个边界就是建了一个强协作社区的。一个人数的上限。

邓巴数

要讲的第二个数字是邓巴数,这个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不同社会结构的,这个熟人关系,他发现从原始部落也好,这个资本主义部落也好,到现在社会也好,不管这个文明进化到什么程度,每个人所能处理的熟人关系大约是148人。是四舍五入的话就是150人,那么邓巴数呢?后来被提升为邓巴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这个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6张图片
邓巴数

这个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日常社交的一些基本情况,就是你数一数你日常所能维护的熟人群体的数量,你列的清单一般情况下来讲,你肯定不会超过50个人

邓巴理论在研究的时候还有另外的一个延展性,就是能够精确交往深入交往的人数。一般来说是20个人左右。比如我们群里面有很多这个女性朋友,如果说你能有20个以上的闺蜜,那你就很厉害了,我还没有见过有多少女孩子有20个以上的闺蜜的。

理想国

还有一个是伴随着这个区块链的火爆,这微信成了一个社交的基础应用。很多微信群开始爆炸性的这个发展出来,很多人开始加很多好友。我也见过不少人,微信加满了,自己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微信号,那么大家知道微信最多能够加多少好友吗?

我的微信还没有加满,所以我现在没有验证过这个答案。微信官方网站给的好友的上限是五千个。但是多个渠道显示张小龙给的这个人数是五千零四十人,为什么说还有个零头儿呢?因为这个数是柏拉图理想国里面的人数。张小龙,其实借用了这个隐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7张图片
理想国

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自己的微信好友清单,你可以看看你跟这个人的聊天记录,如果说一年内有聊天记录的,那我相信超过两三百个人的应该不会太多,可能90%的交往也就局限在几十个人。

大脑的生理局限性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起这样一个古老的理论呢?其实这个过程中就是下面我们要提到的一个东西,人的大脑的生理局限性。也就是我们的社会跟技术发展其实很快,但是大脑的进化其实是挺慢的,跟不上。你如果说发现把大脑看做一个计算机的话,那么这个计算机的三个关键单元我们的IO设备就是输入以及输出我们的存储设备。也就是我们的记忆力还有我们的计算核心单元CPU,这个相比机器来讲,它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都是非常差的,而且很难通过训练有质的提升。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8张图片
大脑的生理局限性

那么我们说区块链其实是一个广泛互联的基础设施,但是前提是连接了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好友,这么多的人,最中间能建立一个强协作关系吗?如果说没有强协作关系,那么这个价值又怎么产生出来呢?

我们说区块链是构建信任的机器,其实从流程上来讲,我们是通过区块链计算机来作为我们大脑的一个外脑来协助我们工作,他本质上是我们使用的一个机器人,那么这个机器人来弥补我们大脑的不足,通过A所使用的机器人和B所使用的机器人,这两个机器人之间来建立一个通信协议来进行链接,那么两个机器人分别影响到他们的这个机器人的使用主体,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链接,机器在分别与人进行链接,然后再在两个人之间形成这样的一种关系的变化。

三体文明的启示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9张图片
三体

比如大家都看过三体,三体里面就是有一段话是这么讲的,三体人很好奇,为什么人类还有秘密呀?因为人类的通信是靠语言来进行的,那么语言其实说话也好,或者其他的交流方式也好,这个输出的带宽是非常低的,而三体人那是靠脑电波来交流的,那么这个通信的带宽就是很高的,而且他们算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广播式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没有秘密的。

那么我们通过区块链也好,通过现在的互联网也好,其实是通过机器跟技术的进步来解决人类大脑的生理缺陷。但是这个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只能通过技术来进行修补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补充。我们可以无限去靠近三体社会,但是还是永远达不到三体社会。这中间刚才我讲了第一个熟人关系之间是直接点对点建立人格的信任的,那么当超过150人之后,也就是邓巴数之后,超过这个社交协作的熟人边界之后,我们点对点之间要建立信任,那么是需要有工具的,那么这个,工具就是通过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实现充分的链接,机器机器之间可以有比较高的通信带宽,有数据处理协议来拓展我们的协作边界

即便说是区块链连接了非常非常多的资源,连接了很多个社区,很多个公司,很多个应用,但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实生活中来讲呢,所能维护的这个社交关系还是不会超过150人,这是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我们短期内的大脑也不会进化这么快。

所以把这一个流程串连起来看的话,目前其实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是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完善通信协议,机器与机器之间去增加通信带宽,机器与机器之间去降低协作成本,然后这个中间环节打通了之后,那么这个机器可以更有效的作为人类的外脑来去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那么进而在两个人类主体之间建立信任。过程中能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基础设施。

信任的第二种范式:基于系统的信任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了叫基于人格的信任,这个过程中构造出的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的格局叫差序格局。从家庭,朋友到社会关系,一层一层的逐渐的递减,这是信任的第一种范式。那么信任其实还有第二种范式:基于系统的信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0张图片
科学的最大特征是可证伪

(二)基于系统的信任

比如我们都说相信科学,科学其实不是某一个人,他也不是一个程序,也不是一个机器。嗯,你很难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那么科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科学最大的特征是可证伪。

那我们说一个最基础的科学之一:物理学,那么大家知道从亚里斯多德时代,然后到伽利略时代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我们整个物理学是不断在进步的,每一个新的阶段都会发现前人的错误或者不足。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说亚里士多德时代,那就不是科学了,有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就不能说你牛顿的经典力学不是科学了。科学不是说不可以错,科学是可以错的,但是他这一套整个的构造过程是要可证伪的,也就是说需要被重新验证,被其他人可以验证。

但是我们再回到第一种信任范式上来讲。基于人格的信任是不可以被证伪的,有时候你说你就相信这个人,比如说一个姑娘,她爱上了一个渣男,她就相信这个渣男。虽然大家都看不起这个渣男,不相信这个渣男,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你可以说是爱情冲昏了双眼,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相信另外一个人,他无法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传递的过程中一定是衰减的。但是一个人相信科学,他可以把这种信任有效地传递下去。人格是不可以被证伪的,那人没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儿,比如说那一个人没有偷东西,那你要让他自己证明没有偷东西,他其实自己很难证明的。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1张图片
疫苗事件

说过这个两个类型的信任之后呢,我们来讲一下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这个疫苗事件,这个在朋友圈里面铺天盖地,最近这个热潮稍微缓了一缓,那么我们来谈一谈。比如说生产疫苗吧,其实生产疫苗不算是一个特别高科技的东西。这里面儿的整个生产过程也不是特别复杂,那么这几家疫苗公司被搬到媒体上来进行审判。然后又有一些这个官方的调查来出来来去跟大家科普疫苗的安全性的问题疫苗标准的文章一个是不愿意看,一个是看不懂。

就拿检测报告来说吧,我曾经在检测机构工作过。那检测报告上写了一大堆的专业术语,如果说你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你是无法完整的解读一份检测报告的内容的。大家也都到医院做过体检,那么一医院的体检报告还给出你一大堆的指数啊图形啊,专业术语呀,其实你想知道的就是说我健康还是不健康,我只需要这么一个简单的结论,具体的这个复杂的数据的生产,比如说这个检测过程,比如说该怎么去解读这个数据,那是委托给医生来做了。

这就是我们要总结的第一个部分:生产信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背后需要专业的训练,就比如说生产疫苗,他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流程控制,专业的检验人员,专业的审批人员等等一系列的这个过程来进行,确保这个社会分工是值得信任的

二、传播信任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2张图片
传播信任

第二个部分,我们说一说传播信任。比如说你去买一个牙膏,你去买一个化妆品那往往你只认识这个牌子,你也不会看他的里面的一些的这个生产工艺啊什么之类的。化妆品的广告商,也不会给你讲他们用了什么样生产工艺等等。这就是一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大脑的这个处理信息的有限,所以只能接受一个简化的信息,所以信任传递出来必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

这也其实就够了构成了一对矛盾,你要生产信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专业训练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又无法被完整的记录,被完整的传递出来,所以大家其实看到很多媒体性的人格,被媒体塑造的认知,这个里面很容易被媒体带节奏的,那么这些人呢,他听不进去专业的分析,他只关注情绪化的这种语言情绪化的文章,所以很多公众号的运营啊,自媒体的运营深暗此道,他往往先调动的是朋友圈里面的这种情绪化的操作系统,基本不给你讲什么专业的东西。

那我们再来说一说现在有了区块链之后有没有可能来解决这个信任的生产和传播的一对矛盾,再重复一遍,生产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播信任是一个简化的过程,这个是由于人类大脑输入和处理能力的生理局限所导致的。

再以这个疫苗事件为例,因为疫苗几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那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被要求注册各种各样的疫苗。所以有一部分区块链创业者就开始想用区块链怎么去解决疫苗的这个追溯问题。我本身在食品安全领域工作过,对这方面做过一些研究,其实从追溯作为一个商业创业过程来讲,我个人不认为追溯可能是一个好的商业场景,但是市场上客观存在这种需求。

比如说这个疫苗的生产,运输吧,你生产阶段的话要有对应的生产记录,你运输阶段的话要有冷藏记录,一旦说你中间运输过程中超过某一个上限温度,可能效用就废了,他就成了一个无效的疫苗了,那么这些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的话,其实怎么去确保他可信?在他万一出问题的时候我重新还原,检验这个信任分析的过程,很多人其实是想用区块链来做这个东西。

机器对于大量数据的简化处理

人类对于大量数据的这种简化的处理是简化为品牌,那么机器对于大量数据的简化处理怎么进行处理呢?那么这个里就不能单纯就区块链儿论区块链了,比如说大家可能都是支付宝的用户,你可以看到支付宝推出这个产品叫芝麻信用,我也用了很多年了,那比如说现在的共享单车,你芝麻信用分高于600分以上,你就不用押金了,那么这个过程中他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简化的信,用处理其实节省了很多商业交易的成本。这个是机器对于数据的一个简化处理的案例。

其实来讲,也就是说机器对于数据的简化处理,还是要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习惯的。比如说这个体检报告上。我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那么对于一个,生意上的伙伴,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比如说那么对于决策所需要个必要的信息,这是一个可信的还是不可信的,这是一个低风险还是高风险的。那么这是区块链所记录的一大堆的这个数据所需要处理得到一个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需要符合人类的认知方式去辅助与人类的决策,因为让我们讲区块链还是作为人的一个外脑来进行辅助的。

好了,上面是第一阶段的分享关于信任的两个范式们做一下总结,一个是基于人格的信任,这个信任包括对于亲戚朋友,对于家人的信任逐渐外延到我们的社会关系,一层一层的逐渐变淡,像池塘里的水波一样,第二个部分的是对于系统的信任,这个对系统的信任就是在科学产生的一种可证伪的范式。有了这两种信任之后其实会有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信任的生产和传播的问题,怎么生产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背后需要专业的支撑,这些东西很难对外定传播,而信任的传播和接收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它所对外输出是一个品牌和符号。

关于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做了一些延伸的补充,希望这个部分,对大家能够有一些帮助。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

三、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区块链的另外一个特性去中心化和中心化这个一直是业界人士争论比较多的问题,我来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那么中心化它是带来效率的一个东西,去中心化是带来公平的一个东西,其实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分别有不同的场景,他是一个长轴不同的场景分布在这个长轴不同的位置,然后在这个长轴上可能会向两端不同方向移动,就在中间寻找一个平衡,它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3张图片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鞋匠的消失

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中心化吧。当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产类的工厂,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消费品,举个例子,鞋子,全世界的鞋匠基本都消失了,鞋匠开始成为工厂的工人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鞋匠所制造的鞋子会比工厂的成本更低,会比工厂的质量可能更好。当然,现在这个个性化定制的一些鞋子,我们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心化在生产制造物质生产领域会继续加强。你们这种效率的加强会让整个分工体系都会享受到它的效率增强的红利。

金融领域的去中心化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关于去中心化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部分。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领域是金融领域,因为金融在我们的社会中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分配的角色,而他似乎又不从事生产制造很多钱都分配了象的金融领域,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万得的一个数据。2017年的话,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金融这两个金融业所得到的利润总和超过所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利润总和。我们可以说金融业的贪婪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的历史当中出现。所以就是这个,比如说科技界这些极客对这个现象很不爽,然后出来2009年初开始有了比特币。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4张图片
万得数据

上面的金融领域对于去中心化的诉求,对于公平的诉求。是一个让利益再次分配,利益再次均衡的一个博弈。另外一方面的诉求,比如说在政治领域,很多人说要一人一票,要每个人都有政治参与的权利等等,而不是说一小部分政治精英的权利,那么其实这个非物质生产领域对于去中心化的需求,这个呼声一直都会有的,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历史上这个一直都存在。总结起来,我认为去中心化所涉及的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是涉及到规则和利益分配这个领域诉求,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

那么总结一下就是人类社会操作系统的硬件部分中心化会让整个群体都受益,因为效率增加了,在人类操作系统的软件部分,对于去中心化的需求会诉求比较高,这个里面的矛盾会比较突出,因为涉及到利益的分配规则的制定。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5张图片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再发一下这个图,我再说一下我们井通对于中心化和去中化的一个理解。其实不是一个俩两端的东西了,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是一个中庸跟阴阳哲学的智慧。那么其实对于这个中心化跟去中心化是在中间取得一个平衡,本质上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6张图片
珠链币合

井通对未来商业的哲学思考

井通科技在设计自己的区块链,底层系统的时候,其实是从哲学层面出发的。那么2014年的时候,其实大家根本没有今天这么多行业可以参考的案例。我们比以太坊还要早一些时间。那个时候最早的大家都是用比特币上面来修修改改,颜色币比较流行,这些我们尝试过之后发现比特币其实只能盖个小平房,那无法建造面向未来商业的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那么这个部分我们开始思考未来商业有什么样的特点?它有哪些场景,有什么样的需要,那么开源社区所构造错的区块链,它有哪些缺陷?我们要面向哪一部分进行重新设计?

这里面举一个例子就好比说美国是一人一票制度他们声称我们是民主制度,而中国采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果说中国一人一票制度选举,那每年的选举成本太高昂了。而我们采用一人一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么这个过程中依然确保了我们的社会可以良好的运行。甚至我们在很多方面的这个决策效率,社会运营效率都不比美国要差,比他们还要好不少。从这个大家熟悉的社会制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到这种哲学思想在区块链中进行映射。

现在开源社区所传递出来的这种思想不一定就是适用于未来的商业的,因为人类文明进化到今天,他的整个协作体系的设计跟建立到稳定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的,而目前开源社区里面的这些就到力量的大部分是一些年轻的极客群体,其实他们擅长技术,但是缺少政治经济学的训练。

这些年轻的极客有很多理想,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往往缺少一些智慧性的洞察。那么井通为什么说会有这方面的思考呢?其实也是取决于我们的创始人井底望天先生,井底望天先生本身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家。2008年所写的《大国游戏》,一次非常精彩的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他在高科技领域有很多的投资,开始接触到了比特币区块链之后,也开始做很多的实验,那么发现比特币的局限之后,然后开始动手去建立一个独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系统,也就是现在的井通。

区块链人才的稀缺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之前和很多行业里面的人进行交流,大家都反馈这个区块链的人才太难找,区块链的技术人才也特稀缺,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后来我又在想,区块链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稀缺的呢?自己在区块链哪些方向进行发展,那么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进行努力呢?我思考了一下,真正稀缺的不是能解决问题的区块链的码农,或者其他的这些技术类的人员。最稀缺的的是具备区块链哲学素养就是面向未来的商业场景,未来的协作关系去思考,具备哲学家素养的架构师。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7张图片
社区与公司

四、社区与公司

本次分享的最后一个部分我来跟大家讲一讲对社区和公司的理解。现在很多公司在做这个币改,链改,包括链通等各种不同的名词玩法吧。其实这一两个月来,越来越强烈的想法,区块链未来会成就公司制度吗?我越想越觉得可能不会成就公司制度。

举个例子,那个我是罗辑思维得到的用户已经用了好几年了,罗胖一次讲他跟李笑来关系比较不错,然后有一次他也在想,罗辑思维怎么用区块链来改造一下呢?然后就跟李笑来打电话,他说笑来呀,你看看我们逻辑思维怎么运用区块链呀,能帮助我们做点儿什么呀?李笑来就跟他讲,他说。胖子啊你这话问的外行呀你不能这么想你要跳出这个逻辑去想,比如回到几年前,那么公众号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会想,我们用公众号,把企业的这个品轩好好搞一搞。其实你现在没有哪家企业用工作号办企业的品宣做的非常好的。跳出来,你来想一下。公众号?会成就什么呢?公众号会成就自媒体,那你就不要在企业里面待着好了,去出来干自媒体好了,所以大家看到现在有非常多知名的自媒体公众号的话,成就了非常多的自媒体。那么对于区块链也是一样,你要想一想,那么区块链未来会不会成就公司制度呢?那如果不是,又何必在这个方向苦苦挣扎,苦苦纠结呢?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井通和墨客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陈小虎先生的一句话:区块链只有5%是技术升级,区块链95%的部分是思维观念转变。它所对应的背后的这一系列的技术,不是一个原始创新,它是一个集成创新,非对称加密啊P2P这些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纵然拥有再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也卸不下他内心的恐惧。

我们在服务很多客户,很多企业的时候,其实发现最主要的成本也不是说去帮他们做需求分析,去做部署实施。基本上跟企业的负责人领导层去讲,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区块链的好处是什么?这其实和早期的这个企业做互联网化改造是非常相似的。你纵然拥有再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你也卸不下他内心的恐惧。

前两天去拜访郭老师的时候,和郭老师交流了一个我的观点,我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呢,可能是这样的。那么现在的一端是作为中心化的公司,另外一端是作为去中心化的社区,那么,一个是说从公司向社区进行转变。另外一端,可能是从社区向公司进行转变,这两点中间可能有一个交汇的区域,所以我提出叫公司社区化,社区公司化从中心化的公司向社区化进行转变,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从社区化的组织里面去进行公司化,变得更加有秩序。

其实现在分散式的社区的一个大的问题,他作为一个协作网络很难对外有稳定的交付,那么很多客户在选择服务的时候为什么优先选择一个组织品牌,而不是一个社区品牌或者个人品牌。因为现有的法律体系,社会环境保障体系,会在这个系统中对于这种协作关系有比较好的保护措施,而个人的这种行为就比较容易变换,更不用说是一个分散式的社区了,但是我们看到格莱敏银行所做的这方面的尝试,其实给我挺大的触动的。格莱敏与其说是一个,金融机构的话,我到首先觉得他是一个更有效的社区协作方式。

格莱珉从人本主义出发,帮助妇女来建立社会的协作关系,金融只是辅助手段,很多人误认为格莱珉是一个公益性的银行,因为确实是他帮很多穷苦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穷苦人发展,但是格莱珉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业银行,他的银行的利率一点儿都不比如工商银行这些银行要低。它用一种新的,人的发展理念来去帮助这些人去实现金融服务,尤努斯教授讲过一句话,我就像非常深刻,他说不是人们应该到银行去,而是银行应该走到人们当中去

区块链的社区1.0走向拐点

那么我认为区块链第一个阶段的社区构造基本上也到一个拐点了,就是大量的社区基于社交软件建立起来就比如说像我们今天的这种微信群的交流学习方式,大家广泛的链接在一起,而不是像过去的论坛这样方式是一个单点辐射的方式。其次是一个p2p的这种交流方式。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社区里面会产生社区的品牌跟一些强协作关系,那对外,这些社区可以开始和最对公司形成竞争关系,因为它更具有创造力,更有灵活性。

那么对于做社区运营的也好,对于做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也好,那接下来我想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社区的运作,下一阶段怎么走,怎么做社区如何产生社区的品牌?社区如何产生强协作,强交付?如何产生更稳定可靠的秩序,去和现有市场的公司形成竞争?

刚才我们讲区块链技术只有5%是技术升级,95%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从公司社区化其实是从公司拥有区块链技术,然后去寻找区块链思维,这是一个从工具到目的的过程,而如果说从社区走向公司化,那么我觉得这是一个从先建立了共识,有了观念,有了目的,再去寻找工具的过程,所以我在想。为什么不可以从社区里面去产生公司呢?

再一个我们现在公司制度设计,其实是一个慢生慢死的过程。诞生一个公司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而让这个公司注销掉死掉又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成本。其实这不符合自然界的进化规律,那公司注定是要死的。没有哪家公司不会死掉,那时候在自然界中,这个生物的死亡跟重生他有他的规律,那么我在想社区里面儿为什么不可以走另外一套进化的路径呢?快生快死,这是我最近关于社区和公司的思考。

关于井系社区

以上是关于区块链和社会学的分享,接下来,我来给我们公司做一小段广告介绍一下我们井系社区。

区块链开始让社区这个概念大火,其实很多时候跟炒币,跟币圈啊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所以这个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关于区块链的运营,社区运营这个招聘网站都给了非常高的工资,但是我们这个社区可能不被外界所熟知吧,借助今天郭老师的这个宝地,我来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其实井系社区不是说从有了区块链之后才建立的。源起那是2008年,大概三月份,井底望天先生的就预言了金融危机,然后通知中国政府的高层金融危机要在今年秋天到来了,现在考证下来还是全球第一个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然后到2008年的5月7号,他开始在新浪博客开博,并撰写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文章。思维非常开阔。有一个是4卷版的书叫《大国游戏》

那我当时看了这些博客和这些书之后简直就惊呆了,怎么还有对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有这么透彻了解的一个大咖呀!把我的审美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个层次,然后就一直看我是从08年一直追随到现在,算是看了将近十年了,这里面的干货密度非常高,然后呢,还有很多其他人跟我一样都是井底望天先生的粉丝。

然后大概是嗯2011年,在硅谷,井大找了几十个码农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开始关注研究比特币。最终说服了大概七个码农。然后大家就开始去筹备井通科技,当时这个想法呢事是这样的,就是人民币要国际化,服务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肯定要有一个民间版的跨境支付系统。那这些东西其实大家在2008年的大国游戏这本书里面都能看得到。那么人民币国际化,他要有新的金融的基础设施,那当时就看到比特币这套系统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设计思路。

但是呢,比特币这套系统做这种大规模迸发的,或者说是商业用,显然不可行。然后呢是有的瑞波。其次是才有了以太坊,我们跟以太坊前后脚差了一个月。2014年的我们把井通落地在了中国,算是由华人科学家,爱国的这个人士发起,但是最终落地在中国,这个初心呢,也就是想,如果说未来,比如说中国和其他欧美国家有这方面的高科技竞争,我们能够给中国保留一个火种。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初心,那如果说当时井通留在了硅谷来发展,肯定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所以这就是非常佩服创始人井底望天先生的爱国情怀跟格局。

在2014年成立井通的时候呢,第一任CEO接到的战略任务就是两年之内不能死掉,那个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区块链,看不到希望,完全看不到希望,真的是绝望。我们第一任CEO是差点就挂在这个任上了。得了一场重病,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书了。然后到2016年的时候,国内的那个热度才看是慢慢儿起来,那中间也是历经生死。

然后到了2017年,其实我们一直没有进入币圈,到2017年,大概六月份儿,我们才开始去尝试珠链币合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意识到以太坊的崛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么开源社区这一部分力量其实还是要争取的。于是呢我们又做了另外一条公链叫墨客。墨客其实对标以太坊,以太坊要通过七到八次分叉解决这个分层分片扩展这个可扩展性的问题,现在墨客都已经解决完了墨客在2018年的五月份开始正式的上线,子链在8月8号也已经上线了。

另外就是今年大家看到Fcoin的强势崛起。就是从币圈开始往链圈进行这个逆向的拓展,原来是我们从链圈儿往币圈去拱,拱的很辛苦。他相当于是高频打低频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技术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在2017年有另外一家这个兄弟企业叫井畅,所要做的就是基于井通的公链来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这个交易系统已经比较稳定了,已经有很多国外的交易所在用了。

在今年的下半年我们会把墨客上子母链的设计移植到井通上来,也会把IPFS移植到井通上来,我们对于区块链未来的理解就是说,母链就像长江的干流,他提供一个主要的承载通道,然后子链相当于是长江的支流,这个支流上可以发展一个独立的生态。每个子链可以发行自己的节点的token,这个token的发行是质押发行的。这样就避免空气币的出现,那么节点的币可以通过母练和去中心化交易系统的,这样的支撑来完成价值交换。而就不用像现在的ERC20的合约币通过交易所来交易。

而且,通过合约币发行的这个token他的这个安全性还是有一定的隐患的。比如比特币上的这个token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它的攻击的难度也逐渐增加的,但是合约发行的这个币其实你今年攻击和明年攻击它的难度是几乎一样的。所以这个安全性和这个隐患。而通过子母链的方式来发行的这个币,他的这种交易第一步需要上交易所来进行交易而且他是和应用自成一体的,那么这样的话,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核心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觉得2018年下半年关于区块链技术会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们在努力实现的方向。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8张图片
井系社区简介

关于井系的社区我还有其它几个部分就简单介绍一下,因为不在区块链的范畴里面,这个还包含向高端制造业,生物医疗,文化产业和投资基金等几个板块儿。这些井系社区里面的这个粉丝呢,其实跟苹果公司的粉丝跟小米公司的粉丝果粉,米粉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那么这些粉丝其实横跨很多领域,在这些领域的都是一些前沿的高端科技产业。这个里面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我们这么多粉丝受井大感召,觉得未来这个中国要走向世界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前沿科技,把科技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19张图片
《大国游戏》

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大国游戏》和博客里面对于中美今年冲突的一些这个预测,比如说像中兴芯片事件,然后华为退出美国市场。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其实是不见怪的,因为大概五年前左右,我们就做出了这样的预测分析。

所以说有这样的一个大的政治经济学的大咖坐镇,我们对于很多宏观形势的分析把我是相对比较准确的,那么提前五年左右进入到这个市场中,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卡位。那么接下来就是这个高端制造业一个另外一家井融的是做厘米级定位。

井融:厘米级定位,做得是卫星精确定位模块,比较专业称呼,RTK模块,已经超越加拿大的Novatel。目前在全球行业里面,井融算是接近行业老大,美国的天宝Trimble,中国企业在海外,通常是靠打价格。但是井融是技术强于大部分海外企业。  

井智:AGV机器人。

井机:高端发电机,德国品质,中国价格。

区块链和这些高端制造业有什么可以结合的地方的?跟大家做一下剧透,以这个井融科技为例吧,比如他是做这个厘米级定位的,那么大家知道做厘米级定位,谷歌投资的一家公司叫位置waze。他在全球大概就几千个节点,那么我们想通过区块链的方式来呢,相当是这样的一个基站,就是你可以开车去挖矿,可以放在自己家的这个屋顶里面,他成为这个里面的一个节点,那么这种方式的话,来完成一个分部式网络构建,那么这个网络的,节点的数量越多,它的这个定位的精度就越高,整个网络的价值也就越大。那么。可以快速的大规模实现网络节点的网络构建跟覆盖。

高精度地理信息。这个信息对于自动驾驶、无人机、农业、地图都特别重要。 现在模式是, 用户自己搭或者买别人的。我们希望是自己建设一个全球网络。相当于手机运营商。我们是高精度地理位置服务商。半年就到 10000 个基站,这是目标。以我们中国制造的速度。这个事情本身靠谱。不是漫天飞舞的空气区块链。我们就要先机。后面我们自己来运营这个网络。币值我们管理好。大家一起干一个世界第一网, BAT 可能就来收购。地理位置本身容量很大。中国就有 4000 亿人民币空间。关键是在高精度上大众普及应用。一定可以开出不少应用这个是欧洲 leica 介绍,他们全球目前 4000 个站点。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20张图片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21张图片
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_第22张图片

生物医疗井生:非霍淋巴瘤抗体目前已经起来的,是美国的innolifes,也称为井生,这个是做非霍淋巴瘤抗体。技术是从MdAnderson和coh拿出来的,主要解决美诺华公司药品的抗药性  

井抗:专门研发抗体和CART  

文化产业:火花链

投资基金精准资本:Outpost。

还剩这个生物医疗,文化产业和投资基金嗯,我把这个简介发在这个里面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然后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郭老师的邀请,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交流一下,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沛:区块链与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