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张图片

腾讯新闻出品

阅读定义人生

守 夜 人 计 划

大家·见书


我们邀请了一批认真的阅读者,选出他们觉得真正值得阅读的好书,去实践一种不避繁难的阅读,也期望与共读的读者一起分享他们阅读的趣味、视野和方法。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张图片


近代史上,中国的土地曾经经受着他者目光逐寸逐寸的考察,包括传教士、观光者、探险家、间谍、商人等等,其中尤以近代日本的探查深广且细


细到什么程度呢?资中筠在《日本“知华”与中国“知日”的差距》一文中曾提到耒阳深山老林里的一处无烟煤矿,因交通不便,在当时的中国亦少有人知,而她的父亲1917年去日本留学时,却在东亚同文书院对中国各省的调查记录报告中找到了记载,思之令人吃惊。


再说其考察之深广。1928年,戴季陶在其《日本论》中开篇即写道:“你们试跑到日本书店里去看,日本所做关于中国的书籍有多少?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各种方面,分门别类的,有几千种。每一个月杂志上所登载讲‘中国问题’的文章,有几百篇。参谋部、陆军省、海军军令部、海军省、农商务省、外务省、各团体、各公司,派来中国长住调查或是旅行视察的人员,每年有几千个。单是近年出版的丛书,每册在五百页以上,每部在十册以上的,总有好几种,一千页以上的大著,也有百余卷。‘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3张图片

大正时期的日本


事实上,相比西方,日本对中国的观察和理解确乎有其独特性


一来,日本曾是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其汉文教育也始终未曾中断(尽管在战后有所弱化),中国文化对他们而言,既是外国文化,又融于本国文化,这种文化上的亲缘性,就如同欧洲人之于希腊罗马的遗产;二来,明治维新以降,日本的西学不断深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更是常以“世界强国”和“亚洲冠军”自居。


如此这般夹在中国与西方的双重镜像之间,近代日本的心态一直既复杂又微妙,日本思想家竹内好甚至认为这个在亚洲之中而非亚洲的日本“什么都不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也颇像《伊索寓言》里那只蝙蝠的变体:面对亚洲,它是学习欧洲的优等生,并因此自居亚洲领导者,而面对西方,它又以亚洲代表的面目出现,以此争夺世界霸权。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4张图片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宣传画


这种二重性,也一直弥漫在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察之中。如果说,由于江户时代的锁国政策,日本人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现实中的中国,而更多地借由研读汉文典籍来认知中国。那么明治以降,中日通行往来频繁,日本人对中国的认知已从典籍被一步步放回了粗糙的地面。而面对这道横亘在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之间的巨大鸿沟,多数日本人自然而然产生了既亲近又蔑视的双重心态,即对历史中国的亲近与对现实中国的轻蔑


鲁迅的朋友内山完造曾在《花甲录》中叙及自己1913年来中国的原因:“我以前就觉得,如果说世人是五寸的话,自己不到四寸五。恐怕非得到四寸人的社会去,才有可能成功——那便是中国。”与此相关,中国文史研究专家吉川幸次郎(1904-1980),在小学时也曾被同学们赠送一个侮辱性的绰号——“支那人(中国人)”,那是一个看不起中国人的时代。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5张图片

吉川幸次郎


虽成长于这般轻蔑中国的日本社会,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化却不无乡愁情结:“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种时刻,有意无意的,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愁。”与此类似,曾数度来华的小说家谷崎润一郎,也曾在其游记中写道:“中国趣味依然顽强地根植于我们的血管深处”“眼下的我,一方面是尽可能抗拒中国趣味,一方面又不时地以一种渴望见到父母的心态,悄然归返到彼处。就这样反复再三,不能止行”。


当时日本的另一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曾于1921年访华,一路经行南北,追求诗情的他却大失所望,对不少典籍中记载的名胜古迹,几乎是皱眉掩鼻地观看的。对此,他在《中国游记》中写道:“当代的中国,并非诗文中所描绘的中国,而是猥亵、残酷、贪婪的,小说中所刻画的中国。”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6张图片

芥川龙之介


相比芥川,内藤湖南不仅熟悉中国古典文化,也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1899年,在北京过中秋的内藤湖南,因见皇城边杂草没过人头,一度潸然泪下。尽管如此,内藤湖南始终是从文化历史,而不是从政治现实,来确认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的。在1924 年的《新支那论》中,他不无露骨地写道:“若高于民族之大局,立于世界人类之大处高处观之,其(中国)于政治经济之领域,国家虽濒于灭亡,然其郁郁乎文化之大功业则足以令人尊敬。与此大功业相比,国家之灭亡实无足轻重。”后来的思想家子安宣邦认为这是一种知性的傲慢,因为内藤湖南对古典中国无比熟悉,所以自大到以为可以代中国人思考。


在当时的政治空气中,内藤湖南的《支那论》和《新支那论》很快变成了一种可运作的误读被投入现实政策之中。然而,由中国观察转向对日本帝国政策的支持,内藤湖南绝不是孤例,而更像是一种“舆论的气候”,这其中饱含的现实性,可能远比逻辑更有决定性的说服力。阅读近代日本对中国这些深入的观察,或许也可以见出日本为何会走向侵略中国这条不归路的蛛丝马迹。正因如此,野村浩一才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写道:“近代日本的历史,就是对中国认识失败的历史”。


然而,评判成败对错与寻求理解,是判然有别的两项工作。我们相信,在意见纷歧喧嚣的今天,致力于复杂性的理解可能比简单的评判更为重要,毕竟无条件的对错是不存在的。回首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察,那些曾经导致误读的扭曲因素,在今天是否已经得到安魂了呢?为此,这一期的“守夜人计划”,我们邀约了不少深切关注这一话题的写作者,认真重读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行纪和中国研究,以期做一点厘清的工作,这既是试图理解他们,更是反身的自我理解。我们也期待,类似这种彼此评注、相互深化的工作,能打开新的理解空间,即以一种视角的启明,照亮自身视角顾及不到的阴翳之处。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7张图片


以下为守夜人计划期的预告,按预定交稿时间先后排序


《中国漫游记》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8张图片

[日]德富苏峰

张颖 徐明旭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版

页数:458页

定价:35元


读解人张明扬


德富苏峰是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被称为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他分别于1906年和1917年游历中国。


《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9张图片

[日] 宫崎市定

孙晓莹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

页数: 220页

定价: 48元

读解人连清川


宫崎市定,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巨擘和集大成者。《雍正帝》是宫崎市定精研《雍正朱批谕旨》的重要成果,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位“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的统治状况。


《上海时代》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0张图片

[日]松本重治

曹振咸 沈中琦 等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年版

页数:656页

定价:45元


读解人刘柠


松本重治,日本侵华战争中内阁首相近卫文麿的“智囊”,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30年代,以日本同盟通讯社上海分社社长各义常驻中国,凭其特殊的身份和广泛的人脉,成为中日关系舞台上最活跃的角色。《上海时代》也被公认为战后日本最有分量的政治外交回忆录之一。


《秦淮之夜》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1张图片

[日]谷崎润一郎

徐静波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页数:160页

定价:38元


读解人李长声


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秦淮之夜》所收录的散文随笔,记录了谷崎润一郎1918、1926年两次造访中国所见的风物民情,借此在山水衣食中细品“中国趣味”。


《中国绘画史》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2张图片

[日]内藤湖南

栾殿武

中华书局2008年版

页数:228页

定价:20元


读解人姜建强


内藤湖南是京都大学东洋史的第一代教授,亦是日本京都学派的开创者,堪称日本的史学大师。《中国绘画史》是其关于中国绘画史的论述集成。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3张图片

[日]沟口雄三

龚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页数:469页

定价:49元


读解人维舟


沟口雄三,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专研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对中国前近代的路向进行了辨析,特点是反对一般常见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


《燕山楚水》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4张图片

[日]内藤湖南

吴卫峰

中华书局2007年版

页数:225页

定价:18元

解读人:羽戈


《燕山楚水》是内藤湖南于1899年旅行中国时的记录。他得以遍访名山大川、碑坟寺观等景胜,最精彩的部分则是他与严复、张元济、文廷式等很多改革派知识分子之间讨论中国政治局势的笔谈记录,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蒙古旅行》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5张图片

[日]鸟居龙藏

戴玥 郑春颖 译

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页数:278页

定价:52元

读解人陈思呈


鸟居龙藏,日本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及民俗学家。以1895年对于中国辽东半岛的调查为开端,他开启了长达45年的海外田野调查工作,足迹遍及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台湾等地。《蒙古旅行》所记,即是其考察行程之一。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6张图片

[日]野村浩一

张学锋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页数:238页

定价:32元

读解人邓文初


近代日本人是怎样认知自己富强起来的原动力,并摸索自己民族前进道路的呢?野村浩一编著的《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试图为我们展示近代日本的中国认知、中国观,特别是知识阶层的中国观。


《三十三年之梦》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7张图片

[日]宫崎滔天

林启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页数:284页

定价:36元


读解人许知远


宫崎滔天,为明治大正年间的日本浪人和大亚洲主义者。一生以解放亚洲民族、消除种族压迫、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世界为己任。自1897年起,与孙中山结为生死之交,倾力支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三十三年之梦》是其于惠州起义失败后,在一种经济极度拮据、心境极度愤怨的情况下写成的前半生经历的回忆录。


《中国的公与私·公私》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8张图片

[日]沟口雄三

郑静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页数:302页

定价:39.6元

解读人:胡文辉


比照日本的“公私”概念,沟口雄三集中地追问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公”与“私”的概念,为什么既没有发展成西欧意义上的以自我权利为中心的社会契约关系,也没有发展为日本那样的缺少公理而只能以共同体为绝对前提的地域性意识?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19张图片

[日]谷川道雄

李济沧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版

页数:362页

定价:58元


读解人张亦霆


谷川道雄,是继内藤湖南、京崎市定后日本研究魏晋隋唐史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该书深入到六朝隋唐社会的内部和基层,指出国家与民众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没有民众的积极作用,隋唐帝国便不可能出现”。


《中华名物考》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0张图片

[日]青木正儿

范建明

中华书局2005年版

页数:369页

定价:26元

读解人庄秋水


青木正儿,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华名物考》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中国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种种相关知识、相关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1张图片


话题一:当今中国,能有几人配得上“知日”二字?

读解人蔡成平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2张图片


话题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起源于江户时代


读解人蔡孟瀚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3张图片


话题三:现代的日本人怎么看中国?

读解人李淼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4张图片


推荐阅读


守夜人计划:如果阅读有“瓶颈”,我们想试着打破它


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_第2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剖了千百次,为何近代日本还是决定侵略中国丨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