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富有哲理的成语,最初便出自《鹤鸣》。然而,全诗并不意在阐释哲理,而是赞颂园林池沼的美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第1张图片

后来引申了,我们可以借力,寻求帮助。

关于借力,有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和7岁的孩子在花园里玩,有一个大石头埋在土里,父亲觉得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让孩子自己搬开石头。

可是孩子搬了好久搬不动,于是想到在石头下方挖洞然后用棍子撬动,可是仍旧纹丝不动。

孩子告诉父亲他搬不动,父亲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仍冷冷地说你要尽全力。孩子继续撬动可是他累的不行依旧不动,孩子气喘吁吁的坐在地上,父亲和蔼地走到他身边,问道:“你确定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当然用尽了。

这时父亲温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说:“不,儿子,你还没有用尽全力。我就在你旁边,可你没有向我求援。”

是啊,他可以向父亲寻求帮助。我想故事后面应该是这样的。孩子说:爸爸,对啊,我还可以向你求助呢。于是爸爸帮助他很轻松的搬开了石头。

孩子明白了,有些东西对于他都是庞然大物,但对于父亲来说是小菜一碟,学会借力很重要。

时光回到今天,要想成功,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寻求成功者的帮助,并与对方齐心合力共同完成。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不意味着依赖他人,也不是可耻的事,完美的互援与合作永远不能被忽视。

有时候,尽力而为,竭尽全力,实际上不如借力而行。因为术业有专攻,你不会做ppt,别人会,那么可以请别人帮助,甚至付费,花钱买别人的时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第2张图片

借力还体现在去一个地方,如果你要去北京,可以走路去,可以骑车去,可以自驾去,可以坐火车,坐高铁,坐飞机。工具不同,花费时间也不同。

方法多样,殊途同归,所以学会借助工具非常关键。

想要吃饭,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蹭饭吃,可以叫外卖,也可以去饭店吃,都在于你的选择,然而这中间都有借力,自己做是靠自己,其他的都是借助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

那么有哪些借力的方法呢?借助第三人,关系借力;讲故事,故事借力;名人效应,名人借力;情绪借力,通过情绪发泄;话题借力​,抛出一个观点一个事件;逆向借力:反向思考。换个角度,赛文失马焉知福。坏的变为好的。把不好的条件转变为好的条件。

借力使力不费力。现代社会讲究合作。借力的方式也多样化了。比如你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借助工具,比如闹钟,记事本,金钱,场地等等。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如果能借助别人的力量,帮助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因为借力,才有了需求,有了供求,从而催生了市场。

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吧。我们要用卫生纸,总不能自己生产吧,而是花钱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我们用电,自己不生产电,而是交电费就可以,至于如何发电如何传输等不归我们管。

如果生病了,也不需要成为医生,什么都懂,直接去医院找医生找科室就好。

创造奇迹毕竟不常有,然而整合资源,让资源为我们服务却是可以的。顺势而为,比逆风而行容易。所以借势借力非常有必要。



文中资料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