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孩子最大的伤害,往往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看不见。而在孩子长大后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紧紧跟着,步步相逼。”
我们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孩子3岁之前是没有记忆的”。
真的是这样吗?非也,3岁之前的记忆一直都在。只是,有一些被存储到大脑的特殊区域,在一定的情景下能想起来。3岁之前,是婴幼儿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人生中做重要的一个阶段。
3岁之前要发展什么?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指出:个体的人格发展可以分为8个阶段。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例如婴儿期时的最优状态是基本信任的状态,最劣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的状态。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Erikson,1950)。
其中0~1岁属于婴儿期,在这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建立信任,发展安全感,相信自己是生活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中。这一阶段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容易对外界感到恐惧,感到不安全。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在婴儿期,婴儿对于自我的感觉和对于他人的感觉是同时出现的,如果婴儿发展出对他人的信任,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值得被爱和照顾,这一阶段能够很好的完成的话,就会获得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的能力,如果未能完成,那么下一个阶段也会表现不佳。
1~3岁属于儿童期,在这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和害羞和怀疑的冲突,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获得控制感。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埃里克森认为,在儿童期,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作为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增强自我的力量,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从而形成某种良好的自我品格;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有助于下一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
3岁看大
著名的心理学家李玫瑾说过亲自带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如果没有在孩子3岁以前陪伴孩子,就无法形成情感联结。李教授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北京的案子,嫌疑人32岁,是家中的独子,家里有4套房子,父母把3套写在了他名下,一套写在妹妹名下。不缺钱,不缺房。自己有一个妻子,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和2岁。有天他感觉自己心情特别不爽,不开心。然后一怒之下把妻子杀了,然后又想起妹妹经常给父母告状,就走出房间把妹妹杀了。接着把父母都杀了。冷静下来后,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他心想“反正我是要跑路的,留这两孩子没人管啊,索性忍痛割爱都杀了吧”。于是一家人都死在他的刀下。事后记者采访他,为什么这么残忍,他只说了两句话“1、父母对我管教太严;2、妻子争强好胜”。
李教授在分析时讲道,从第一点就足够分析出他的性格成因以及做事极端的原因,父母,管教,太,严。意味着从小他不是由父母带大的,故事也交代了他是由奶奶带大的,起码3岁之前是奶奶全程带的,奶奶对他很宽容,甚至是溺爱。而长大后到了父母这里,什么都不允许,对他很严格,所以他认为父母对自己太过苛刻,不喜欢父母。因为奶奶的养育方式已经深深扎根在他的记忆中,所以对于他人,即使是血缘至亲的父母,也无法融入他的世界中。
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如此,溥仪4岁登基,4岁之前一直是奶妈带的。登基之后,远离了奶妈,8、9岁时已经无法无天了。大家都以为是教育问题,所以给他安排了一大堆大臣来教育他,还是无济于事,直到把他的奶妈找来,溥仪才听话。在溥仪看来,只有奶妈说的话他觉得不能违背。
李玫瑾教授还讲过一个案例,一个男士来请教她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儿子,儿子与他的关系很不好,儿子16岁,他最近还打过儿子。有天突然想看看以前的照片,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和家人一起出行的机会很少,留下来的照片也很少,他翻开相册,却发现只要带有他的照片都被划过了,他心想只能是儿子干的。儿子对他竟怨恨到这种程度了。分析发现,儿子小时候他陪伴的时间就很少,只有在儿子惹事的时候,他要么打一顿,要么就训一顿,所以儿子和他的关系很不好。
基于这三个案例我们就能了解3岁之前的教育有多重要,那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着实是有道理的。3岁之前,你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他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都呼吁父母能够在可能的条件下自己带孩子,即使是因为工作忙,在休息日也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而不是带孩子去游乐园,然后孩子玩孩子的,大人管大人的。要时刻的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和互动中去。
你认为孩子3岁之前“没有记忆”,所以就随便对待TA吗?
记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认知活动,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很多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甚至在婴儿出生之前就以及存在了记忆。七八个月大的胎儿已经有了较完整的大脑结构,包括感知觉、意识、记忆、情绪等各种心理活动已经可以发展起来了。所谓的”胎教“就是基于这样的生理基础,孩子在妈妈肚里就已经可以对一些信息(比如声音、气味、身体内部感觉等)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所以,记忆比我们认为的还要更早的存在,并且持续人的一生。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记不得三岁前的事情了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无限的存储器,它会选择对我们更有价值的信息,而其余的无意义记忆则被放在了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小黑屋”里。看过《头脑特工队》的人可能还记得,影片中有一个地方是记忆储藏室,那些没用的记忆球,会被扔进类似垃圾场的地方,而其中很多记忆球会灰飞烟灭,这个过程就是“遗忘”,及时的清理小主人公莉莉的大脑内存。
孩子三岁前有没有记忆这回事并不能影响其三岁前该接收到什么样的教育。并不是说,如果孩子三岁前没有记忆,我们就可以随便对待孩子,等他过了三岁,我们再认真对待他也不迟。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孩子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父母或者亲密照顾者来图画。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渐进的,3岁以前就是基础期,可以说是一生的底色。婴儿刚生下来,一切都不能自主,需要别人来照顾,主要就是母亲,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喂奶、吃饭、换尿布,安抚、亲吻,似乎每个妈妈都可以做到,但对于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婴儿如果缺失这种照顾,吃喝无人理睬,那在他眼里,世界是绝望的、可怕的。可以说,3岁之前主要是养育,养育的过程至关重要。
有些父母觉得反正孩子3岁之前没有记忆的,所以想着随便带带就好了,但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3岁之前的记忆虽然会模糊,但不是不存在,而且也不能因为记忆问题就决定养育方式。
3岁以前,养孩子的10个实用秘籍
1、婴儿所拥有的环境和亲子关系对其聪明与专注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长越明白这一点,就越能够把婴儿当成有智慧的个体来对待。
2、三岁以前的幼儿还无法主动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无法真正理性思考,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不过是对成年人指令顺从的结果以及对脱离实际的技能的掌握。
3、父母其实最了解自己的宝宝,最能洞察他们的需要,知道什么对宝宝最好,这永远无法从书上和手册上学到。
4、发展孩子意志的最佳方法,是通过自发自主的活动来引发自律。这些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价值,获得本体感。要做到这些,孩子需要自由、独立以及足够的时间来享受童年。
5、正式的学术教学开始得过早,并且强度过大,其结果可能是孩子学到了学术细节,但其代价是孩子会失去运用这些知识的性情。
6、自尊心不足其实是一种精神创伤,最好的治愈方式是孩子的认知和自己内在的美好重新连接,重新获得对自我的积极认识。
7、孩子的生活远远不止是学校体系内的,而我们应该专注于在任何环境下有乐趣和有意义的“教育”过程。
8、你不是在教孩子-你是在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9、稳定、充满爱的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早期发展至关重要。这种关系也推动父母掌握为人父母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可以良好亲子互动的亲密关系。
10、游戏能释放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对抗焦虑和攻击性冲动。最近的研究表明,缺乏游戏与注意力不集中之间存在相关性。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