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流行着有一种“都市怪谈”:你的手机,正在监听你的说话。
有些人信誓旦旦:刚和朋友随口提起某个商品,回到家,某宝就把这东西推荐给了你!
最近,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它把焦点放在了这个现象。
你会发现,真相,远比你知道的还要让人不寒而栗:《隐私大盗》
2016年,是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分水岭。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跌破眼镜的大事:
这一年的6月24日,英国伦敦。一场全世界瞩目的公投,终于出了结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国人竟然选择:退出欧盟。
到了11月9日,更令人瞠目结舌,在此后甚至波及中国的大事也跟着发生了:特朗普上台,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总统。
此时,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一切背后,有这一个诡秘的身影:剑桥分析。
更没有人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公司会成为众矢之的…
最终,它还将年轻的亿万富翁、脸书网站(Facebook)的一把手扎克伯格推上了国会听证台…
纪录片《隐私大盗》上映于2019年1月,目前豆瓣7.9分,IMDB7.0分。
有人说:太精彩!如果改编成电影,绝对大卖!
还有人评论道:细思极恐,想扔掉手机,但是发现扔掉也没用,你的数据照样会被泄露!除非你身边的人都跟着扔掉手机…
作为一部旨在记录西方一次重大风波的纪录片,《隐私大盗》跨越全球多地,采访了相关事件诸多当事人,尽可能地全方面展示了各方人所持立场。
但不得不说,这一部的剪辑节奏颇为混乱,后半段更是让人昏昏欲睡。
对于事件里关键的地方:信息如何被泄露,多少人信息被掌握,背后的金主是谁…都没有挖掘披露…
以下资料来源:北京商报
《隐私大盗》聚焦于两年前震惊世界的大案:剑桥分析事件。
2018年,英国《卫报》揭露了一个惊天丑闻:脸书涉嫌泄露用户信息,涉及人数高达数千万。
更令人恐慌的是,这些数据被一家分析公司掌握,最终为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等政治大事件推波助澜…
故事的漩涡中心,是这所神秘公司:剑桥分析。
2014年,一名科研人员开发了一款心理测试的小程序。
和大多数微信小程序,需要你授权微信号登陆一样,这项测试,也需要通过脸书账号登陆。
借此,该人员拿到了参与测试的27万人的脸书账号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地址、头像、喜好…
也就是说,所有你在脸书上发的东西,都会被同步抓取。
而你的好友名单,也会被一一收录…
某一天,剑桥分析找到了这名科研人员,用100万美金买下了所有账号数据。
有知情人说:光是2014年6月至8月期间,就有超过5000万脸书用户的个人资料被非法获取。最终涉及人员高达8700万。
这一切,受害者们一无所知。
告密者、信息战、政治阴谋、私人隐私、数据权…
这些无处不在的概念,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这些数据,在剑桥分析手里,成为了有百般用处、取之不尽的矿田。
他们花了14个月收集和研究海量选民的数据,将每个人解构成5000个数据点。
可以通过复杂精细的计算,成功预测出每一位成年人的性格、喜好、情感需求…
这样的操作,在中国人有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大数据。
你在网上引擎随便搜索一个关键词,之后铺天盖地都是相关的广告;
你在某宝下单一个商品,之后就有一大堆差不多的商品推荐给你;
你在新闻APP点赞了一条新闻,之后就有一大批同类新闻出现在下拉列表里;
你在微博发了一条定位,之后就有一堆同城的广告塞到你眼前;
你在某个平台上咨询了买房的事,之后就有一堆骚扰电话打过来:放贷款的、搞中介的、装修的、卖车的、小孩教育的…
你在社交媒体上的每一个动作,在获取便利的同时,都相当于将自己的隐私拱手相让。
你的每一次搜索、点赞、转发、支付、定位、回复…都在透露着自己的喜好、年龄、行踪、购物习惯、消费能力…
每个信息都被收集,贴在你身上,成了分门别类的标签。
在不久前,我看到一个段子:某宝动不动就给我推“猜你喜欢”,我他妈的果然都很喜欢。
段子编排的背后,是现实:在所谓的大数据分析面前,每个人都变成了4-5万个数据点。
我们的情绪更好被把握了,我们的心理更好被影响了,我们的喜好更好被判断了,我们的注意力更好被吸引了,我们的行为更好被预测了…
在科幻小说里:未来的世界里,机器能全面接盘你的生活,了解你的心意,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提供全面的服务。
事实上,大数据的的确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生活的方便程度,很多时候也显得非常贴心周全。
但是,这样一个技术对你了若指掌的时代,这令人细思极恐。
最大的问题,在于失控的隐私探究。
每一个APP,都想要访问你的相册、定位,读取你的短信,开启你的麦克风…就连一个音乐APP,都试图访问毫无关系的通讯录…
在更多必须勾选的霸王使用条款里,都在各种程度表示:你必须同意我们使用你的隐私,你才能使用我们的产品…
李彦宏曾说过:很多时候,中国消费者是愿意以一定的个人数据授权使用,去换取更加便捷的服务。
在这个隐私泛滥的时代,我们对于隐私保护本身的确没那么警惕,甚至对于这件事,有点麻木。
我们甚至有种错觉:我有啥秘密可被利用的,不就是多看两个广告,多接个骚扰电话吗?
但事实上,数据泄露比你想象得严重得多。分析我们留下的数字痕迹,已经被挖掘成数万亿美元的产业。
你的每一个操作,都犹如投出去的回力镖,经过一番解构后,重新精准地作用在你身上。
它们引诱你消磨更多的时间,购买更多东西,下载或使用它们的新服务…
而《隐私大盗》展示了最危险的一种操作:信息轰炸,煽动情绪,引导舆论,参与政治事件。
2016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团队就花重金雇佣了剑桥分析作为宣传团队的骨干。
他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偏好,将其中一部分人定义为“摇摆派”,也就是说,这些人相对容易改变选择。
他们针对这些人,精准投放不同的政治广告视频。
每段视频的口号,都毫不相同,迎合着用户的兴趣痛点…
脸书、博客、推特、YouTube…
只要你能看到的地方,他们都能制造出想给你看的世界,暗示着:希拉里是骗子,请支持特朗普。
最终,这些操作逆转了潮水的方向。
当特朗普胜出时,对手将他的成功,全归功于数据分析。
他们将剑桥分析称为:特朗普军师。
在《隐私大盗》里,还有另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举办国内大选,而当地的印第安人支持的政党,雇佣了剑桥分析,作为辅助团队。
剑桥分析对该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制定出的计划是:让黑人变得冷漠,放弃投票。
他们迎合当地黑人年轻人的心态,将拒绝投票包装成一件很酷的、抵制政治的潮流运动。
不出意外,在他们稳定输出的轰炸下,当地大多数的黑人年轻人没有去投票,最终印第安人政党胜出…
全世界都在追捧的大数据,已经释放出一种强烈的危险信号。
只需接触数十万人,就能为整个地区建立心理档案,然后用一种潜在的方式,玩弄整个国民的心理。
据他们说:相关的选举服务,已经在很多国家开展过…
一个普通人在网络这头按下的点赞转发,另一头连接的现实事件结果,可能是脱欧,可能是特朗普上台,可能是各种脱缰的事件。
这就是大数据最危险而不自知的地方:只要稍加利用,就能把它包装成自由选择的结果。
在这个时代,似乎交到每个人手里的决定权变多了:喜欢就点赞关注,讨厌的骂两句就取关。
这样的操作,让平台又迅速迎合着你的喜好与厌恶,轻松地量身定做、精准投放内容与广告,轻松刷屏着首页。
可这个世界,除了我们感兴趣的,还正在不断发生新的事情:有的悲伤、有的惨烈、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巨变…
比如,去年山东发生的寿光水灾,今年湖南发生的溃堤洪灾,还有前两天的浙江台风…
这些灾难,在很多人的世界里,并没有任何消息,成了盲区。
看起来,网络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但是在大数据的操控下,我们视界却越变越窄,信息构成越来越单一。
我们爱看什么,便将会看到什么,算法已经替我们筛选好了。
这也给我们一种错觉:这就是全世界。
我们的喜好与厌恶,我们的恐惧与愤怒,被前所未有地放到最大…在某种情况下,负面情绪也可能被拉往最极端的一头…
真实世界,被大数据变成了深度割裂的残骸。
这正是《隐私大盗》抛出来的观察与思考:大数据,是否让世界变得更糟糕?
有人曾如此说道:我很喜欢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我却因此感到不安。因为技术应该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而不是把我推向一个泛滥、极端的失控地带…
乌鸦微信号:wuya-2 微博:乌鸦电影
乌鸦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