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禅意?三宅一生完爆青花旗袍

三宅一生完爆青花旗袍

时尚行业好比一个巨大的花园,岁岁年年百花争艳,乐此不疲,无尽无休。

BY:小仙十二钱

消失的印记 开到荼蘼

亚洲禅意?三宅一生完爆青花旗袍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三宅一生

一:不灭的

“开到荼蘼花事了。”原本说的是,叫荼蘼的这种花开过了之后,百花就开遍了,送走了花神,春天也就过去了。

在《红楼梦》里面有好事将尽的意思,而王菲一曲《开到荼蘼》却唱出了世俗里人们如何渐渐凋谢掉“少年情怀”。

然而是不是真的荼蘼花开,一切就完结了?

我常常这么问自己。

后来的后来,我发现,一年春天过了,还有来年的春天。

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人心似乎有根,总会长出希望的种子。

不管最后开出什么样的花,哪怕最后零落成泥,也不过是为了“更护花”, 来年春天,还是会再发芽。

而称之为希望的这种东西。

后来的后来,我发觉,至少在我这个年龄和心智看来,只要还在喘气,约莫,希望,就不会停止的。所以,究竟也不是”开到荼蘼“就花事了了啊。如果真的了却了,那个大荒山上无才补天的石头也就不会央求空空道人把自己”所见这些奇女子“的奇传写下来,带去人间。

所以终归,生命不死,希望不灭。

时尚行业好比一个巨大的花园,岁岁年年百花争艳,乐此不疲,无尽无休。仿佛一个热爱爱情的女子,永远恋慕着新的或旧的恋人,炙热从不退却。

这样一个花园里,年年岁岁开的、谢的花,也是序环往复。 只要静下心来去掉那些多余的包装,与矫揉造作的词藻,就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消失的,还原原本本的,质朴地存在于那里。

因为开到荼蘼,花事未了。

二:消失的

不久前聚会,朋友们说到国际大牌都在做浓烈的日本风格,说起来也是亚洲经济开始好过正在崩坏的欧洲的缘故。

某友感叹,为什么不用中国元素?而是去向日本的风格?

另一位说,中国元素无非青花瓷和旗袍,都被表达得太多了,大约不再好做吧?

我不以为然,却无言以对。想起十二三岁,也就是大约十一二年前,在电视上看了一场“三宅一生”的秀,就被他对亚洲传统文化的表达深深震撼。

其实倒不是说用什么日本和服的元素这之类的,和”青花瓷“一样流于表面,有形无神、流于表面的这些东西。

我从三宅一生的裁剪、版型和布料质感的表达,色彩语义的传递里,读出了,讳莫如深的东方精神。

依我看,这才是不死不灭的文化印记在现代时尚上的表达和继承。

想起少年时候的梦想,是想把汉服元素和时尚结合,做个有文化内涵的品牌。

从业久了,年龄大了,心磨出了许多自然茧之后,这个梦想渐渐就淡了,但是我心里一样也是,荼蘼花开,春未了。

总有天,土壤肥沃时,会再开花。

太高太远的时尚大牌,我们可以从各种专业的分析上去了解怎么解读和分析。而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印记,在国内服装市场是以什么样的面目企图被消费者接受的呢?

说到这里,我既痛心疾首,又愧疚难耐。

如果逛商场的时候留意2、3楼的成熟女装区域,就会发现角落里有一些小柜台,销售着老气横秋、版型恶劣的旗袍。这类纠着中国元素就是旗袍的品牌,或者说表达手法,从根本上来说,设计师是不懂得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精髓的。

不论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文化印记或者元素,不了解这个元素背后承载的东西,以及对人性没有足够的关注和表达,都会显得虚弱无力。

其实显而易见,如今旗袍这种东西,除了明星和一些”有身份“的人在某些特殊场合可能需要穿着之外,大约就是被一些老奶奶接受和怀念了。

年轻人喜不喜欢传统文化呢?年轻人想不想保留中国文化的传统印记呢?

我们看如今大肆流行的”中国风“的流行歌,不论高雅还是恶俗,至少看到一些趋势。

再看看如今年轻人爱看的小说,玄幻、奇幻、修仙、穿越。

还有比如夏达这样类似的漫画家,为什么受到欢迎?

中国的年轻人,对于这种文化断裂,其实也有强烈的求知和继承欲望。

关键问题在于,设计师或者是创作者,要懂得提炼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动的用现在手法去表达。

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结合了陶渊明的原文并延伸出一个极具“中国式灰色幽默”的故事,和一部明国时期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他的声音。

其中的台词和剧情,隐藏了太多中国人自己平时很难察觉的,我们继承的文化习惯和心理文化印记的传承。

《暗恋桃花源》并不是一板一眼还原名著的东西,却没有人说它亵渎传统,为什么呢? 因为它抓住了,中国文化内涵的精髓。 中国文化在美学上的表达。 一直都是,在于写意而不是,执着于“形”的。 具体说两个我觉得做得很让人唏嘘敬佩的品牌吧。

一个是最近风头正盛的“例外”。 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氧气生活”。 品牌沉沉浮浮,不知道明天、下个月、明年,又会出来多少品牌,死去多少品牌。 目前以我浅薄的见识,在对于传统印记的表达和继承上,我只对这两个牌子偏爱。

亚洲禅意?三宅一生完爆青花旗袍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网络

例外的衣服,看起来乍看和国外追求自然的设计师品牌没有两样。 或许这也是“万法归宗”的缘由?所有经典或伟大的东西,到了最本初的样子都是简单而相似的?

但是细看“例外”的衣服包含了浓浓的中国“儒释道”文化内涵在里面,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设计感强,很有禅意。

关键点还是在于大括性的裁剪、面料和材质的表达、色彩的运用。包括每一季那些清幽又意趣盎然的主题名称、设计师手写的文字、配合的质朴却不笨拙的装修和宣传画。

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书香气沁润大的东方女子,却受过现代教育,有着独到眼光,表达着自己的时尚,站在那里,让人垂涎。 美到骨头里,而不再流于表面。 关于“氧气生活”,我不记得是在哪个小城市看市场时候看到的了。

衣服的道理终归是一样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们专柜里摆着的檀香和陶瓷莲花,还有教导人们怎么过“禅意”的“有氧生活”的自创杂志。

一个品牌,在于它宣导什么样的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文化也是如此,在于宣导什么样一种人生的“风格”。 而所有的印记和元素都是为以上这两点服务的。 所以我不认为传统印记在现在流行时尚里在消亡。

只是我们现在世界的文化百川汇海,我们是以一种更接近现代人的心理和生活需要,提取文化的精髓,来表达一些东西。 还是那句话,能量不消失,只是转移。 那些我们以为消失了的印记也一样。

用一句佛法来说,色即是空。色也好,空也好,太执着于一个“具象”的“是”还是“不是”,就是一种“着像”。 不管是香奈儿大神说的“时尚多变风格永存。” 还是我认为的,传承一种文化印记在于神韵......似乎都是一个意思。 言不尽意,只能表达我的某一种情怀。如此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亚洲禅意?三宅一生完爆青花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