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

印度教会我的十件事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1张图片

1、解“控制”

《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

我被极无效率的印度海关与汇兑处惹恼了:只是简单的几个手续,却被那些人一拖再拖......上了车,又是一次梦碎。司机在深夜的街道上狂飙,这条路居然没有车道,来自四面八方的卡车、大型车、小型车、人力车伴随着刺耳的喇叭声,惊险地交汇着,这跟在撒哈拉沙漠上“冲沙”是很不同的,虽然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乱开,但在印度是大家挤成一团乱抢一通。未铺柏油的路面扬起了有气味的风沙入窗,害得我拼命咳嗽。已经累瘫的我却无法阖眼好好地睡上一觉,因为我就坐在司机旁边,我的任务就是不能让他睡着,虽然很想好好陪他聊天、帮他提神,但我实在听不懂他夹杂好多重音节的印度腔英文,所以只好沉默......有几次,我从车内后视镜中看到司机居然闭眼开车,只要我醒着就一定叫醒他,但大多数时间我自己也陷入“重度昏迷”,身体折东倒西......整个车程长达灾难性的四小时,真实是生死未卜。

云所到之处都是它的目的地。在撒哈拉沙漠上,没有人对跑在别人前面感兴趣。

我们有表,却没有时间,我们是否把自己的时间都用琐碎的事情填满了。

2、大包容

《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中有这样描述:

下午返回住处,我把行李打包好,突然听到外头有很多人在敲锣打鼓,我以为是印度人的传统游行,好奇地探出头看,才发现是一大群红袍者,抬着一具洒满鲜花的尸体,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马上冲到行李箱前拿出相机,二话不说就往外冲去追队伍,秉着摄影记者的精神,我还跑到队伍最前面抢镜头,直到整队在河畔棚下的火葬台就定位,这才看仔细:送葬队伍是由一个摇滚乐团带领的,演奏者快节拍的舞曲——完全不像是葬礼的音乐。

上百位红袍者围着陌生的尸体拍手狂舞,让我想到“庄子丧妻,鼓盆而歌”的典故,庄子解释:“最初她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后来她生命成形;现在她过世,与自然四季一起运行,她已经安息在如此浩瀚的天地巨室之中,我何需哭泣呢?”这也让我想到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梦》:整村的人为一个高寿往生的老太太送葬,一样是红衣鲜花送行,一样是高歌舞蹈庆祝......这是一幕令人动容的画面,庄子视人与天地万物同寿的境界在此,死亡,只是灵魂丢掉肉体,到另一个更宽广的宇宙大气之中,何需悲伤?

我看到这位往生者的妻子、孩子,在为他堆上木材、燃料,洒上香油,点起火把......他们一点都不悲伤,像是送家人远行一般平静。等到火越烧越旺,甚至出现七彩的火光,众人的音乐舞蹈就更大声热烈。我流泪了,而且是全场唯一痛哭的人,我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自己的某部分也将随着葬礼的火,一起成灰而逝。

的确,每个人最终就是这么一把火、一场舞、一个庆祝而已,人生还有什么好计较的?还有什么需要担忧?何需执着?何需恐惧?我虽然不认识这位往生者,但仍以同在小区的情谊,在我即将上飞机前的几小时,抽空为他欢送最后一程。我就在尸体火焰旁,一边哭,一边拍手跳舞,为他的旧生命鼓掌,为他的新旅程祝福——我真心地感谢这场葬礼,在我要离开小区前的最后时刻给了我如此珍贵的、欢乐的死亡谢幕:往生者的家人与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此时此刻,就站在美丽的河畔,一起为即将离开的他送行,为他歌舞庆祝,以“嗡“音为他低声祈福......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都会死去,我可不可以好好过每一天。如果我是哪个被烧的人,我是不是对我这一生没有任何遗憾,我是不是把我这一生过得非常好,让大家都很开心地送我。

视频:《天地玄黄》


纪录片-天地玄黄

其中有这样一段,是在恒河,人们在洗衣、刷牙、洗脸、祈祷,他们每一个人并不觉得这条河水脏,而是很珍惜很崇敬地在做这些事情。然后有一个被布盖住的尸体来恒河火葬,你不会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经历了怎样的一生。这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命是很珍贵的,我还有每一天可以活,等到了这一天,我可以带走的灵魂的东西是什么?

电影《心灵印记》里还有两个很美也很极端的画面,让我下定决心去印度:印度师父带孩子们到恒河尸体焚化场边,以耳朵听死亡的声音,以鼻子闻死亡的味道;当这些孩子们下课后,全脱了衣服兴奋地跳到恒河里玩水时,死亡近在咫尺,但他们从“死亡”学到处在当下、及时行乐;还有女主角在恒河边沐浴,作为她的心灵修行之旅的最后顶礼。(摘自李欣频《在旅行中找到自己》)

3、不判断

《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中这样描述:我第一次去印度时也是嫌印度又慢又脏,但每去一次就改观一次,很快我就爱上印度的美,所以印度教会我的第一件事是:“当我不以二元对立的角度看世界,不贴标签,不去分类,不选边站,我看世界的视野才不会被自己狭隘的眼光遮蔽了另一半,我要先学会从旧的思考点到对立的思考点,然后在两端点之上看全貌,再进一步练习:不以任何‘既有的成见’、‘别人的意见’来看待人事物,我得自己亲眼看到了,感觉到了,听到了,思考过了,自己说了算,而不是以讹传讹。”

4、学信任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2张图片
电影《心灵印记》

电影《心灵印记》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村里都传言一位老人有神力,可以让火车停下来。只见他坐在铁轨中间,当火车来的时候他还是一动也不动,火车就在他面前停下了。然后大批村民跑过来膜拜他,认为他是神。可是他说,不是我让火车停下来的,是火车自己停下来的。

这个概念在电影《搏命》里也有体现,一群人蒙上眼睛,往森林里跑,谁坚持到最后没有撞到树,就是赢家。就是一个极度专心,感知环境,信任的过程。

5、转折点

喀拉拉捕鱼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3张图片
捕鱼

《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中也讲了这个例子:大约有数十名男壮丁出海,他们从一开始就祈祷、唱歌振奋士气、合力撒网,几个小时后一起拉网回来,摊在岸上的却只有几条巴掌大的小鱼,根本养不活全村这么多人,而且鱼太小,只好再放回海里。他们不死心,把网晒了一会儿后,近中午时再继续下海捕鱼,结果依然无所获,几个村民就在岸边吵了起来......我就这样在岸边看着:努力后失望、失望后又继续努力的戏码上演——或许这些村民过去在这地方努力是有相当回报的,但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太快,鱼可能在其它海域被截走了,或是鱼群改向导致这个地方网不到鱼,我突然了悟:有些事努力是没有用的,如果是在不对的地方努力的话。

然而,十年以后,欣频老师又来到了这里,看到同样的画面,却顿悟了另一个道理:她看到,当所有人拉着绳子往岸上走,走在最后的人会跑到最前面去帮助拉绳子,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她顿悟,走向自己内在的人,会跑到前面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他们的内在。

6、美学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4张图片
印度建筑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5张图片
印度舞蹈

7、人类图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6张图片
纳迪叶

欣频老师在印度一共看了三次纳迪叶,第一次看的时候,叶子告诉她,她49岁时会得癌症,69岁时会过世,父母也会在两年内过世。于是她开始思索怎样更改人生的剧本:改掉不良的生活作息,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第二次看叶子时,叶子告诉她,她会活到70多岁,父母也会健在。于是欣频老师就参加了泰国的闭关修行。这次去印度,又第三次看叶子,叶子告诉她,她可以活到80多岁。

她领悟到,纳迪叶其实是一个写实的镜子,看你现在内心的状态就可以写出你的纳迪叶。命运是由自己写的,依照你现在过得日子,100天后会变成什么样子,1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就能知道你今后的命运如何。

8、古医学

在印度文里,Ayur代表“生命”,Veda代表“知识、哲学、科学”,加起来,阿育吠陀就是“生命科学”,源自吠陀智者(Rishis)以静坐冥想的方式写下的印度古老经典《吠陀经》。阿育吠陀包括了饮食、断食、瑜伽、精油按摩、芳香疗法、外科手术,是一套非常完整且有5000多年历史的医学体系。(摘自《在旅行中找到自己》)

9、曙光村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7张图片
鸟瞰曙光村

这是一个建于1968年2月28日的国际灵性村,由大家都尊称她为妈妈的法国女艺术家米拉·阿法莎创建,印度政府给了一块荒漠之地,她号召了来自124个国家的大约5000名代表,各带自己家乡的一掊泥土,放入曙光村中心的大瓮中,象征全人类合一,然后在此处兴建了全村的灵性地标黄金球圣殿,简称为MM,意思就是“神圣母亲的殿堂”。

曙光村到处都是农牧试验场,像是一望无际的乡村豪宅,可以见到四处吃草的牛羊。

在曙光村里,用餐方式是“自由乐捐”,如果你真没钱,在这里也不会饿死。若你是曙光村的居民,只要你参与了一些村里的公共服务,每个月就会有“点数”充到你的卡中,你就可以用这些点数吃饭、到村民市场换生活用品——村民市场里只卖天然的有机食品,价格只有游客中心的五到七成,比起一般的有机食品店,更是便宜到不行。

这里绝对是非常有创造力的地方,因为创办人是艺术家,所以这里有书店、研究中心、画室、艺术工作坊、舞蹈教室,欢迎大家进来随时阅读、分享、画画、跳舞,画作还可以在曙光村里的艺廊展出——这里就是最好的成人教育师范地,学才艺不必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曙光村还帮助在南亚大海啸中失去家园的妇女,教她们做服装、玩偶、布袋、书衣......以好的设计理念协助她们加强产品竞争力,不仅能放在曙光村商店中卖给观光客,甚至还能远销到欧洲。(摘自李欣频《在旅行中找到自己》)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8张图片
黄金球

10、人神之间

神性、佛性、正、负都是内在创造,内在宁静创造外在和谐,力量源自内在,你想体验什么,才设计这些各式各样的角色?

部分笔记摘自李欣频所著的《在旅行中找到自己》

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_第9张图片
李欣频《在旅行中找到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欣频《印度智慧学》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