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星科技体立方|中国古代足球原来这么玩儿



中国古代足球是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球类游戏,始称“蹴鞠”,在中国古代古文献里,蹴鞠最早的名字叫做“蹋鞠”。2004年7月15日,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作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代表,在北京确认了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地区。




发展历程

1战国时期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古代足球运动,并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指的是球,中间填满毛发一类有弹性的东西。在各个历史朝代,“蹴鞠”还有其他一些名称。


战国时期和两汉时称“蹴鞠”,唐宋时期还称“蹴球”、“筑球”、“白打”,明清时期也称“蹴圆”。但是,古代足球称“蹴鞠”的比较普遍。


《战国策.齐策》记载有苏秦到齐国游说齐宣王时的一段话:“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可见在当时齐国首都临淄城蹋鞠是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西京杂记》记载:“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宮,凄怅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


今皆无此,故以不乐”。汉高祖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土地,说明蹴鞠在楚地也比较盛行。

2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蹴鞠活动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有广泛的开展。除了娱乐以外,还演变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增加了竞技性、军事性,并出现了表演性和竞技性的两种活动方式。


汉代画像石的宴乐图中,多处有踢球表演的形象。河南登封县少室石阙上有一幅女子踢球图,左边一人坐着观看,右边一人坐在凳子上举着长竿,踢者用跃起的剪刀式把球踢过竿去。河南南阳和新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都有在乐队的伴奏下,长袖翩翩,起脚踢球的图景。汉画像中的踢球图,长期以来被称作“足球舞'实际上是一种足球表演性的娱乐活动。


蹴魏竞赛是有一定的场地、规则和裁判的。场地叫鞠城,球门叫鞠室或鞠域。东汉李尤写的《鞠城铭》对蹴鞠竞赛情况作了如下记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立长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莫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其大意是象征天的足球是圆的,象征地的场地是方的,场地两端设有月状形球门,由12人分成两队进行角逐;裁判员要公正执法,不能有偏心,球员要讲道德不埋怨。铭文使我们了解当时蹴鞠竞赛的情况,也说明当时蹴鞠活动有较广泛的影响。


汉代足球属于军事训练的项目,并受到领军将领的重视而在军中广泛开展。《汉书•霍去病传》上说,霍去病领兵出征塞外,在“卒乏粮”的情况下还开展足球比赛,足可见军队中开展蹴鞠的情况。


到了汉末时期,农民起义时局动荡,一般人家都要练武自卫或准备应征从军,足球活动更受人们重视。《汉书•艺文志》中把“蹴鞠二十五篇”和“射法”、“速弩"、“剑道'“手博”等著作一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内。


刘向《别录》中写有:“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谋练之”。由此可见,古代足球开始被封建统治阶级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之一。


3唐宋时期

唐代是我国蹴鞠最为盛行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足球制作工艺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开始用几何图形组圆,并用动物膀胱作球胆,以嘴充气,成为充气的足球,可以腾空飞起,因此踢高成为唐宋时期踢球的一项重要技术。




当时出现了两种踢法,一种是有球门的成队比赛叫筑球,筑球比赛的方法是:球门竖在场子中间,两队各按规定站在球门两侧,比赛前,部署(由裁判主持)占阄决定赛三筹还是赛两筹、谁先开球。先由球队的球头开球,球在本队所有队员间依次传递后再到球头处,由球头把球射过球门。


如果球未过球门,撞在网上落下来,只要不落在地上,被本队队员接住后可再传给球头,再进行射门,球射过球门后被对方队员接住,同样在同队中依次传递后传给球头,由球头射门。如此一来一往,直至有一方未接住球而让球落了地,就算输了这一筹。然后进行下一筹比赛,直到决出胜负。


另一种踢法称为白打,白打是在一片场地上,围上绿围子,三间的阔三尺,四间的阔四尺,最阔的不得超过8尺。每人按规定位置站好,轮流踢球,以踢花样的难度和数置比胜负。


有1人场,2人场……直到10人场,都有规定的踢法。除手以外,全身都可以触球。这个时期的女子足球都采用白打踢法。唐宋时期的足球虽然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踢的花样很多,但是它失去了直接对抗这一足球活动最重要的特征。


从唐代开始蹴鞠传到了日本。据日本古书《游庭秘抄》引《口传集》中说:“蹴鞠者,起自沧海万里之异域,遍于赤县九陌之皇城”。其中异域指的是唐代的中国,“赤县”即日本。日本另一部古书《蹴鞠九十九个条》则明确说:“鞠,始于唐”。我国传到日本的蹴鞠其踢法是不用球门的白打。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已有“蹴鞠客”他们是依靠踢球技艺寄食在贵族家里。到了唐代、皇帝为了娛乐观赏的需要,在皇宮中设置一个专门组织叫内园,专门供养斗鸡、马球、相扑、踢球的艺人。




宋代宫廷中也有专门的职业踢球艺人,有官方和半官方的。官方的是在朝廷宴会中表演;半官方的则是民间的踢球艺人。


《宋史•礼志》上明确记载,凡有大宴会乐部艺人不足时,可下临安府差遣,但需派官员预先教习礼仪。宋代的城市中有一种大型游乐场叫瓦子勾栏,踢球的艺人经常在此表演。他们还逐步建立了一些组织叫齐云社或圆社,对宋代的蹴鞠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宋代的蹴鞠活动开展的比较普及,还有人撰写了《事林广记•戊集》、《蹴鞠谱》和《蹴鞠图谱》足球专业书籍。从三种书的一些诗文可知,当时已经认识到踢球有娱乐、健身和品德教育的作用。


这三种书中都提到踢球要重视基本动作和基本姿势的练习;还写了“齐云社规”,即球场的一些规矩,比赛规则,裁判员的判罚,还记载了当时制球的工艺和球的品种。


4元明清时期

元代蹴鞠活动的发展表现在白打踢法的动作难度又有了新的提高,并出现男女对踢。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元代出土的文物《蹴鞠纹铜镜》背面铸有元代男女对踢足球的装饰。除了文物以外,元代的散曲中也有反映男女对踢足球的套曲。


明代的蹴鞠活动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熹宗的禁止,但封建朝廷的禁令并不能完全禁止社会上蹴鞠活动的开展,在广大下层社会中仍有较广泛的蹴鞠活动。在有皇帝和贵族喜爱蹴鞠活动的朝代中,蹴鞠也是宮女的娱乐活动和士大夫消遣娱乐的手段。


清代的统治者对汉族的传统文化加以限制,提倡满族的摔跤、滑冰、狩猎等活动,使蹴鞠活动的发展受到影响。到了清代中叶,蹴鞠活动基本绝迹,只是在个别地区存在并流传,但蹴鞠运动形式却移楦到其他体育活动之中。淸代的统治者喜爱冰上运动,将蹴鞠活动改为冰上游戏,并把它作为专门训练王室军队的军事体育活动之一。


-END-


出品 | 体立方社区

编辑 | 李根同学

www.bjzx123.cn|体立方社区|微信ID:tilifangshequ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M3MzA1NQ==&mid=2247483906&idx=1&sn=3dcfcf9a772de69576d072e358e268e5#rd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星科技体立方|中国古代足球原来这么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