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名,专心练剑

江湖无名,专心练剑_第1张图片

题图:自己拍的,台北故宫


昨天有用户给我截张图,说有人酸了,说你们一个算法专栏凭啥只有目录就能订阅超过几万?然后吃瓜群众就嗨了,质疑作者身份,质疑我们的订阅数据等等,然后不断有极客时间用户反馈这些信息给我。


提这种问题明显只看到了最后一个馒头的效果,逻辑这么差,如果是个程序员,一定 bug 多多。我们的第一款专栏显然不会是这种效果,那时候开篇词写得再好,目录规划的再漂亮,也不可能上来就几万订阅。近一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成功交付了四十多个知识产品了,我们的产品已经迭代了十几个版本,并且找到了知识产品交付的良好途径,并持续优化。我们给用户带来了价值,获得了用户的信任,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个是很多场外人士很难感知到的,但是我们知道,极客时间的用户也知道。

一个专栏的订阅量为啥比我的公众号文章阅读量还高?要知道每一个订阅都是要出真金白银的。虽然不多,那也是钱。

这里面除了产品和用户的积累,最重要的因素是交付感。大部分作者的内容,直接放到产品里,是不合适的,需要不断打磨,让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获得感,掌握真正的知识。

什么是好的内容?直接把算法书里的东西搬过来,就不是极客时间意义上的好内容,因为那还不如直接看书。通过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找出最有效的学习果实,以口语化,场景化的方式把内容输出出来,才有可能产生交付感,给用户最大的价值。

知识的交付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聚焦到某一主题下的具体知识点(什么东西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也就是what when where);一种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抽象、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可以把这些知识点背后的逻辑给串起来的内容,这些可以概括为作者的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应该如何做,也就是 why 和 how)。

场景化很重要,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在单篇文章或者整个的系列中,要沿着这个思路来呈现。比如说在学习算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程序员写了很多年程序,依然在这部分有短板。紧接着考虑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解决过程中思路是怎么样的,有多少模式,多少案例会真正应用到用户的学习和工作中。最后作者和编辑会提炼出整个专栏产品的脉络和大纲。

在产品和内容层面,我们一直在摸索和进步,以期为用户带来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我们短期内不会做付费产品的 UGC 的原因,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必须得有严格的品控,需要作者和编辑长期打磨,才会出现精品。这是获得用户认可的最佳途径,也是最短途径。

关于每个专栏作者的工作经历,我们都是严格把关的,他们完全经得起背景调查。但是这种质疑就很恶心,别人并没有自证的义务。不过我们的热心用户倒是没闲着,找了官方链接直接怼给了那些人,这些人就不说话了,转而质疑其他的东西。这个我觉得大家不用理了,优秀的人早已绝尘而去,吐槽还在原地吐槽。

另外,我们邀请作者的时候也不会考虑作者名气有多大,能否在社交网站上搜索到等等。做知识产品不是比拼作者名气大小,内容才是王道,作者能否和编辑团队一起打磨出这个领域内最好的产品,是我们选择作者的第一标准。

很多人江湖无名,人家只是在专心练剑。

二爷前几天在公众号里写过一句话:只要你做事,就会有人骂你,他们可能是你的用户,你的竞争对手,你的合作伙伴,也可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知乎或微博上的一个普通匿名网友。你不能逃避,必须要直面这些异议,但不要被它们击溃。

扯淡总是容易的,难的是把事情做成。

思考题:总有用户说极客时间的课程太便宜了,那我们为什么不把价格定的更高呢?大家可以在留言里讨论。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三天订阅突破 23000,明天正式更新,推荐给大家:

江湖无名,专心练剑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湖无名,专心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