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星期三了,又!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1张图片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2张图片

瑞·达利欧(Ray Dalio)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的创始人,他也是畅销书《原则》(Principles) 一书的作者。

在达利欧辉煌的投资生涯的晚期,他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一边发表着对宏观经济、债务周期和世界前景的看法,一边发出类似于哲人的忠告,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一些听上去无法抗拒的建议。在巴菲特和索罗斯之后,达利欧成为新的世俗哲学家的代表。

因为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达利欧也算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以168亿美元的身价,排在20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3位。但是,在2017年以前,达利欧的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仍然是陌生的。他的存在,可以描述为,一个世界某个角落的低调的亿万富翁。2017年,《原则》这本书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点。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在美国和中国都大受欢迎。出版社说,《原则》的中文版卖掉了超过100万册。

在书里,达利欧鼓励每个人都建立自己的原则,透明化自己的原则,并且根据自己的原则行事。

不过,很多人都被达利欧公布的他自己的原则吸引。毕竟,按照他的说法,正是这些原则,让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在一个两居室公寓里白手起家,创办了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并变成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

达利欧坚持的原则包括:绝对透明、绝对坦诚、创意择优、可信度加权等。在《原则》出版之前,这些原则只是桥水基金的内部行事准则。它们还引发了外界对于桥水行事风格的猜疑。结果,书出版之后,《原则》引发的反响让达利欧本人都感到吃惊。

紧接着,达利欧出版了第二本书《债务危机》。这本书不像第一本书《原则》那样通俗易懂。但是,《债务危机》可以被看作是《原则》的续集。这本书讲述的,其实是达利欧总结出的,经济运转所遵循的原则。可以说,这是经济和市场版本的原则。

就像书名《债务周期》所表现的,达利欧是一个周期论者。他把经济运行的周期,更具体地归纳为债务周期。用他的话说,“无非是一系列合乎逻辑、以固定模式反复发生的事件。”

信贷或者说债务相当于经济运行的燃料。达利欧承认,自己不喜欢借贷,宁愿存钱而不是借钱。但他也认为,相比债务增长过快,增长过慢导致的经济问题可能更糟糕。因为,这会让国家或组织由于缺乏资金,而错失发展机会。

然后,一旦借钱,就启动了“一系列机械性的、可预测的事件”,从而形成债务周期。

在这个周期中,达利欧说,“最大的风险不是债务本身,而是决策者缺乏知识或权威,不能采取正确的对策”。

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提供达利欧版本的“正确的对策”。在接受《李翔知识内参》采访时,达利欧说,自己其实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时,应一些决策者的要求,写的这本书,尽管他不能提到这些人的名字。

我们具体来了解下,达利欧是怎么解释债务周期,以及他分析的经济机器是怎么运行的。

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里说,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由文化和人两个部件组成。管理一家机构的好处是,你可以建造并且完善自己的机器。

经济也是一部机器。不同的是,这部机器要更加复杂,影响机器如何运行的因素很多。达利欧的投资生涯,就是在弄清楚这部机器是如何运作的。《纽约客》杂志写达利欧的人物小传,名字就是:掌控机器(Mastering the Machine)。

《债务周期》这本书就是达利欧对经济机器如何运行的一个解释。为了写这本书,达利欧和桥水的团队,分析了过去100年48次债务危机,然后从中找到模型。

简单来说,达利欧的极简版模型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债务周期可以被划分为七个阶段:

首先是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债务增长强劲,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更快。因为早期的债务,基本都用来支持那些可以带来快速增长的生产活动。这一时期,经济开始高速增长。

其次是泡沫阶段。在这个周期,人们普遍对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下去抱有信心,于是,更乐于借钱去消费、购买资产,当然也有一部分用于投入生产。出于同样的信心,银行也乐于借钱出去。于是,债务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

然后,达到顶部。判断是否达到顶部的一个标准是,市场已经非常好,而所有人都认为它还会继续好下去。泡沫破灭只需要一个偶然举动。然后,银行和债主开始担心没有办法拿回自己的钱,于是,它们不再愿意借钱出去,也开始要求到期的债务尽快偿还,而不是延期。

第四个阶段是萧条阶段。这时,为了偿还债务,人们开始抛售手上的资产,包括房子、股票等。于是,这些资产的价格继续下跌。在萧条阶段,所有人都需要现金,可是那些持有现金的人,也就是有能力借钱给其他人的人,却不愿意继续借钱了。

第五个阶段是去杠杆阶段。决策者开始采取措施应对萧条。决策者手中有两个武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如通过增发货币、到市场上购买资产、增加财政支出。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给市场注入资本和流动性。

第六个阶段可以描述为“推绳子”。它指的是,央行发现,很难让资金和信贷直接流入生产循环中。推绳子是个比喻,你可以拉绳子让它往一个方向走,但你很难向反方向推它。金融界用推绳子来比喻一种无效的努力。

第七个阶段是正常化阶段。这时,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人们重新开始对未来抱有信心,信贷活动也开始正常。

周期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债务周期是影响经济这部机器运行的重要力量。达利欧把债务周期分为两种,分别是:5到10年的短周期;以及,由短债务周期叠加而成的长债务周期。

另外,还有两个影响经济运行的力量。一个是生产率,总体而言,生产率总是在不断提高,它会拉动经济长期向上增长;另一个是政治,政治会和经济互动,进而影响经济。

经济机器要想正常运转,重要的是要在三个方面保持平衡:第一,债务增长和收入增长要保持平衡;第二,经济发展过热和过冷之间的平衡,如果经济过热就需要收紧,过冷就需要刺激;第三,资本市场的平衡,它指的是包括股票、债券和现金这三种典型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的平衡。

同时,政策制定者可以使用两个杠杆来干预周期,维持经济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两个杠杆,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3张图片

萧条和危机在历史上总是周期出现,总是近似重复,那么,为什么人类始终没有办法避开萧条?人类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吗?

达利欧的回答是:“事实上,可以。”

如果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算的,那么,决策者其实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让周期更平稳,而不是经历过山车般的起伏。

在达利欧看来,事实证明决策者是有办法来应对危机的。“当你遇到一些危机,你做了一些事,然后危机会过去”,就好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携手拯救了岌岌可危的经济。那么,想一下,如果提前做这些事情呢?

在《债务危机》这本书中,达利欧还专门列出了妥当和不当的应对策略对比。

比如,在萧条阶段,妥当的应对策略是,央行要迅速调低利率,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政府要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同时,保护系统重要性机构免于倒闭。这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作为。

不当的作为,对央行而言,包括过早收紧货币政策,降息速度缓慢,为市场注入的资金也不够;政府这边,仍然在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同时任由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

把周期的阶段再提前一些,管理妥当的决策层,应该在泡沫阶段就开始控制债务的增长,比如通过提高利率来收紧贷款,减缓债务增长速度,财政方面则要收紧财政政策,不再大手大脚花钱。管理不当的措施,就是在经济繁荣的欢欣鼓舞中,继续为市场提供低成本的信贷资金,这相当于继续鼓励借贷行为,提高债务水平。

那么,为什么决策层并不总是做出达利欧所提的明智策略呢?

达利欧的答案是,在有些国家,是因为人们不理解经济机器运行的原理,不明白怎么去运用和掌握杠杆,也就是不知道怎么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在法律上是分离的。美联储独立于政府之外。这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分离的。这让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财政政策的制定者之间,并不总能很好协同。

接着,他给出了第三个原因:政治。“制定财政政策涉及到政治,会产生很多的政治争论。他们几乎总是需要一场危机,才能推动行动。”

周期的下行会自我强化。非常好理解,资产价格下跌,然后经济被削弱,经济不景气,资产价格会进一步下跌,然后经济更加不景气。就好像房价下跌造成经济下行,经济下行加剧房价下跌,然后房价下跌让经济更加不景气。需要有人采取行动来干预周期下行的自我强化。所以,决策层必须采取逆周期的行动。比如,在经济下行期,财政反而要扩大支出,去市场上收购资产以抬高资产价格。

但是,很多时候决策层的举动是等待。“他们需要危机,以推动他们能超越政治,来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从而逆转危机。”

总之,决策者难以做出好的决定,原因在于“知识和权威”。

因为缺乏经济机器如何运转的知识,所以,当身处泡沫中时,每个人都认为经济还会继续繁荣,没有人愿意主动戳破泡沫。泡沫被扎破,他们采取行动时,还会低估问题。

因为权威不足,等到要采取行动时,决策层会争论不休,“这就是政治”,“直到危机严重到一定程度,他们才会采取足够有力的措施,去逆转周期,让经济上行。”

在达利欧看来,经济机器的运行有它的原理,但是多数政策制定者并不理解。然后,还会发生政治上的争辩。知识和权威问题总是会存在。政策制定者总是在最后关头才做关键决定,因为事情已经糟糕到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必须停止争论达成共识。他说:“我曾经目睹过好几次,危机中,大家在凌晨三点才决定坐下来谈。因为那是最后还能采取行动的时刻。”

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个问题不仅仅适用于政策制定者如何干预周期、避免萧条。

达利欧用了相当长时间来解释他的“创意择优”原则(idea meritocracy)。这是《原则》中给出的做出明智决策的方法。通过创意择优原则,你就可以避免在决策时被情绪绑架,或者,把决策权交给等级制度,让职务高的人说了算。

达利欧耐心地给出了一幅决策路线图。

首先,要停止对自己想法的自我欣赏。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必须避免那种对已有观点、想法或结论的自我感觉良好。达利欧说,事实上,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总是聪明、正确的概率,其实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大。所以,要能跳出去,走到更高的层级,然后自问:究竟如何才能得到最佳想法。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分离开,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要掌握“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这项艺术(the art of thoughtful disagreement)。简单来说,就是你去寻找那些严肃的、聪明的反对意见,用这些意见来磨砺你的意见。

第三步,打造一个可信度加权决策的系统。所谓的可信度加权,是达利欧的第一本书《原则》中,重点阐述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对有些人的意见或观点,要比对另外一些人的更加重视。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是个专家,或者他成功解决了很多次相关问题,那么他的观点就比其他人更重要。再或者,一个人提出的观点背后有系统性的论述,那他的观点也更值得重视。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决策流程,达利欧举了一个例子。就好比你生了一场病。首先,如果你认为你能很好应对自己的病,这显然就很蠢。正确的做法是,你对自己的病很担心。然后,去找三个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医生,听他们的建议,他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如果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显然,你最好听他们的。

如果他们的意见不一致,这时候,你需要高亮出他们的分歧之处,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意见,背后是什么逻辑?

接下来,就要运用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方法。比较不同医生的建议,听那个经验最丰富、解决过相关问题的医生的意见。

通过这个决策系统,人就可以借助集体智慧来进行更加明智的决策。它要好于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最聪明,也要好于完全凭借等级制度来做决策。

那么,这个方法,可以被用于处理中美关系,让两国的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吗?

达利欧的回答是,任何决策情景,都可以借助这个决策系统,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但是,“真正的问题是:目标是什么?目标是为了共同利益(common good),还是我的胜利要建立在你付出代价上。”

在达利欧看来,人们可以通过更好地做交易,通过和平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威胁要伤害对方,那么,另一方的反应就是,可能会提出要加倍报复。这样,双方的关系就会进入到自相强化的下行过程。结果就是双输。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4张图片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接受《李翔知识内参》采访时,谈到了他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看法,以及他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首先,达利欧认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威胁是:“冲突(conflict)”。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冲突。围绕着财富的冲突。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冲突。“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命题是如何管理好分歧和冲突。”

达利欧对此并不乐观。在他看来,我们正在冒险,在给其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在给自己造成伤害。

原因正在于,我们不懂得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这种艺术,不知道该如何穿越分歧。

“我们在冒着伤害彼此的风险和缩小共同利益的风险。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命题。”

在另一个场合,达利欧说,现在的世界,类似于上世纪30年代。桥水基金甚至建立了一个民粹主义指数,来反映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的程度。

不过,他拒绝再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只想谈论自己的原则。“我不想评论什么。我不想评判或者批评其他人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我在这里谈的是普世的、永恒的原则。我不会说谁做错了什么谁做对了什么。我不想这么做。”

《纽约客》杂志曾把达利欧同乔治·索罗斯相比。在公众眼里,索罗斯就相当于一位入世哲学家,相对于做一名投资者,索罗斯更醉心于自己的“开放社会”理论。

但是,达利欧厌倦这种比较。他说:“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达利欧提到自己的年龄,“我已经69岁”。然后表示,他想做的,只是把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东西传递下去。具体而言,就是那些原则——当然,他也加入了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承诺至少捐出自己的一半资产。

至于其他人究竟怎么看这些原则,那“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喜欢这些原则,那他会很高兴;然后他会提醒,必须真正按照原则去行动。如果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书的销量不会让他觉得高兴或沮丧。“它更像是,我有责任把这些话写出来,至于其他人会怎么对待这些话,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喜欢,也没关系。但是我会做这件事。”

对于自己前所未有的高调,达利欧的反应是,其实他并不喜欢被公众注意。他说,自己可以列出很多条理由,来说明为什么最好还是不要被大众注意到,不要变成一个大众名人。“它对我是种消耗……这是我所处的窘境:人们关注我,但我不想要这种关注。我只想关注这些原则。”

但是,达利欧说服了自己。写作《原则》之前,他曾自问,是选择低调和不受人关注,但不去传递这些原则,还是选择让自己感觉没那么舒服,但把自己的原则传递出去。最后,他决定,在自己人生的这个阶段,如果不做这件事,也就是分享自己对工作、生活以及经济和投资的原则,那他会感觉更不好。

不过他也说,“一旦我把我的原则全都写出来,包括我对经济和投资的原则,我会从公众注意力中消失。”

在谈到自己,以及自己可能会被人们如何记住时,达利欧相当谦逊。看上去他并不奢求能被人们记住。在历史上的每个时间段,都有非常多的聪明人表达过非常多聪明的想法。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忘记了。他认为自己也不例外。今天受到很多关注。但终究会过去的。

在他看来,如果你考虑这些问题,那么,你就陷入了某种自我迷恋。而自我迷恋会对每个人都造成伤害。

那么,该如何克服这种自我迷恋呢?

达利欧的答案是:失败、时间和冥想。

1982年时,达利欧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失败。他在《原则》一书中曾回忆过这段经历。当时,达利欧预测,美国将会迎来一场萧条,“经济走向崩溃的概率是75%”。于是,他开始买入黄金和国债,同时,看空美元和股市。但是,接下来的18年,美国经济的表现却是,史上最繁荣的增长。这次失败的结果是,他遣散了桥水的所有员工,卖掉了自己的第二辆车,向自己的父亲借了4000美元,同时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该回去找份工作上班。“生活教会你谦逊。”

然后是时间。时间的流逝,让他懂得,要超越自我来看待自己,并且发现自我迷恋的危害。

接着,是冥想。“冥想在我的生活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冥想影响了我。它让我意识到,个人微不足道。个体只是微小的一部分。”

如果不能克服自我迷恋,那么“你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你永远不会自由。”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5张图片

2019-03-27 星期三了,又!_第6张图片

《债务危机》

作者瑞·达利欧,是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这本书是达利欧对人类历史上债务危机的规律总结。他认为,债务危机跟债务不断扩张的天性有关,所以没办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模型来把握规律,减少伤害,同时也应对未来的危机。

达利欧这位作者很有传奇色彩。1975年他26岁时,在一间两居室的公寓里创立桥水,一步步把桥水做成了对冲基金行业的全球第一,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同时,桥水也是全球最挣钱的私募机构,成立以来为客户赚取的收益接近500亿美元。

债务危机这个话题,对达利欧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他押注拉美债务危机出现失误,几乎赔光了此前摸爬滚打积攒的全部资本。他卖掉家里两辆车又向父亲借钱,才熬过难关。从此之后,他开始特别注意研究债务危机,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型。后来他成功预测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中,对冲基金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平均亏损达到了19%,而达利欧的桥水居然还挣了钱。

《债务危机》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书名,如果直译过来的话,叫做“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型”。在这本书里,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经过多年研究和沉淀,创立的债务周期模型。随后,他详细分析了德国一战后恶性通货膨胀、美国大萧条和次贷危机这三个典型案例,并对一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生的48次严重债务危机做了量化研究和分析,充分印证了自己这个模型的合理性。

在金融圈里,达利欧以善于洞察宏观经济、乐于分享研究成果著称,他的内部报告《桥水每日观察》,是全球顶级金融大亨乃至于政府高层的重要案头读物。不过,在著书立说方面,他还是非常慎重的,在《债务危机》之前,他只出版过一本《原则》,对自己和桥水的一系列信条进行了分享。结果,《原则》一推出便席卷全球,销量迅速超百万,夺得多个排行榜榜首。这本《债务危机》,在中文版正式推出之前,在国外早已掀起一波热潮。

下面,我们从两个重点问题入手,来分享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 为什么说债务危机难以避免?

第二, 按照达利欧的模型,债务危机周期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说债务危机难以避免。这是达利欧关于债务危机问题的一个基本认识。他认为,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通过信贷产生债务是不可避免的,而债务总是倾向于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会周期性反复出现,总是难以避免的。

达利欧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判断呢?在解释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债务的概念。

债务是什么呢?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欠债还钱的义务。比如,你向同事借了100块钱,你就背上了100块钱的债务。相应的,同事获得了要求你偿还100块钱的权利,这就叫债权。这种通过借钱产生债务和债权的行为,就叫做信贷。这是小的方面。往大里说,向银行按揭贷款买房,或者A国向B国借外债修铁路,这些都是信贷行为,都会产生债务。

有一点得说明,可能你和同事关系不错,借100还100就可以了,不用出利息。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债务都需要支付利息。这也很合理,你在借钱的这段时间,相当于获得了这笔钱的使用权,你支付的利息就是代价。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点,欠债不是好事。那么,达利欧怎么看债务这件事呢?他认为,一个人可能生性谨慎不爱借钱,一辈子不产生债务完全有可能。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不产生债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达利欧说,对一个国家来讲,通过信贷手段承担债务,相当于将未来的钱提前拿到现在来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如果因为害怕承担债务,放弃信贷手段,就会错过发展机会,这比欠点债更糟糕。

你想想看,假设有A和B两个城市,人口经济都差不多,都想修地铁。A城非常保守,不愿意欠债,只能用自己每年税收的盈余,一年一年攒起来修,如果不考虑成本涨价因素,得攒三十年。B城则又是一套路数,先找银行借钱,把地铁修起来。然后,城市的税收盈余,再加上地铁挣的钱,甚至还可以加上地铁让沿线土地涨价、交通改善、人口流入、经济发展带来的额外收入,可能十多年就能把借的钱还上。你觉得哪个城市的做法更高明呢?

现实中,所有城市都会选择B城市的方案,不会有谁因为害怕债务,非得把钱全部备齐再开工的。这也是各类经济体的共识,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利用信贷来获得发展,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先借钱发展,发展起来之后,再把钱连本带利还上嘛。

这样看上去,债务并不是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债务会变成危机?问题就出在还钱的这个环节。

你仔细想一想,你要还上本金和利息,靠什么?得靠未来的现金流。像你还房贷,靠的是你未来的收入减去支出所产生的现金流。城市还地铁贷款,靠的是上面说过的,税收盈余、地铁收入,再加上经济发展产生的现金流。可是,如果钱借得太多,债务增长太快,还债负担太重,谁能保证你将来的现金流就一定能扛住呢?

一个人借钱太多还不上,会变成老赖。而一个经济体里,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都借了太多钱,结果还不上,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各种混乱,甚至导致经济崩溃。这就是债务危机的由来。

不过,你可能会想,一个人借钱的时候,可能头脑发热,借钱超出自己所能承担的限度。对于经济体也是这样吗?还真就是这样。达利欧发现,对一个像国家这样的经济体来说,债务负担超出现金流、超出偿还能力、导致经济混乱的现象,总是反复出现。

这是大家都头脑发热了吗?不是,大家的判断其实都很有逻辑,这个逻辑就叫做量入为出的惯性。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先预测公司的收入,再来判断未来能承受的支出,包括能承受的债务规模,这是非常合理的。比如现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而且你灵活运用信贷扩大了经营规模,收入增长迅速,你肯定会觉得,还能承受更多的债务。于是,在还清旧债之前,你又借了更多的新债,希望扩大资金规模,抢在竞争对手前面,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问题是,你的收入不一定能一直增长,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数。而且,普遍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各类资产的涨价,员工也会要求涨工资,你的成本就会不断抬高。终于有一天,收入减去成本产生的现金流,会负担不起债务,公司突然就还不起钱了。公司可能会马上崩盘,也可能得依靠借新债去还旧债。但是,只要现金流不够还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借新债还旧债就如同饮鸩止渴,只会带来更加惨烈的崩盘。

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当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收入会一直增长,于是借钱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达利欧把这个信贷不断自我强化、债务不断膨胀的过程,称为信贷上升运动。到现金流支撑不住了,就会掉头向下,反过来出现一个下降运动。

形势掉头向下时会发生什么呢?就会发生刚才我们说的债务危机。这个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家家被债务压垮,股市崩盘,实业崩溃,经济萧条。等到经济触底回升,新的一轮信贷上升运动就会再次启动。这样的一升一降,反反复复,也就形成了人类始终难以摆脱的债务危机周期。按照达利欧的研究,这种周期性的大型债务危机,大约十几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

上面就是达利欧的推理过程,也是本书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债务危机周期难以避免。达利欧认为,借债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债务快速增长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判断它是好还是坏,要看借来的资金能否合理使用,能不能带动收入更快增长,还得起债务。可问题是,收入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总是有限度的,而债务增长总是会不断自我强化,不断加速,直到超过经济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发生债务危机。达利欧分析了一百年来的48场各种极端经济崩盘事件,包括我们熟悉的1929年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等。他认为,这些崩盘的本质,都是周期性出现的债务危机。同时,在研究分析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解读债务危机的基本模型。这就是我们要一起进入的第二个重点问题。

第二部分

按照达利欧的模型,债务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另一类是通货膨胀型的债务危机。这两类有何区别呢?

顾名思义,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危机爆发的主要表现,是市场陷入流通货币紧缩的状态,流通的钱不够了。你想想看,一切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不都需要货币作为媒介吗?媒介不够了,自然会导致交易萎缩,经济萧条。

这一类型,是债务危机的基本类型,主要发生在那些货币自主、债务以本国货币为主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制定货币政策,债务又多以外币形式存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种国家若是发生货币危机,在经济萧条的同时,往往还会出现资本外流,本国货币严重贬值,汇率一落千丈,这和通货膨胀的情况相似。因此,这种类型被称为通货膨胀型经济危机。德国一战之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带来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情况。

这两类危机在达利欧那里,都可以总结提炼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由六个阶段构成,先是上升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泡沫,触顶;然后是下降过程的三个阶段,萧条,去杠杆,正常化。我们记住这一升一降就可以了。

这个周期具体会经历什么呢?我们结合美国次贷危机这个最经典的案例,来看一个通货紧缩型债务危机周期的完整过程。

先看上升过程。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是在2008年,不过,作为一轮完整的债务周期,要从2001年左右开始算起。2001年,美国出现了一次不太严重的经济衰退,随后进入比较正常的发展节奏,经济稳步增长,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大家开始一点点增加负债,负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要低于收入的增长。这是达利欧模型里的早期阶段,这是一个健康的黄金年代。

到负债规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黄金年代就结束了,泡沫来了。泡沫这个词挺形象。你想想吹泡泡的情景,一点肥皂水被吹成一个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但无论吹多大,它其实还是那点肥皂水。

这个阶段的状况就跟吹泡泡不多,一方面经济数据一片大好,市场热火朝天,大家的情绪也越来越乐观;而一方面,支撑起大好局面的,其实主要是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

这时候的美国正是如此,从2004年到2006年,在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3%到4%之间,对美国来说算是非常不错的。失业率低于长期平均水准,通货膨胀率也不高,三年股市回报达到35%。大多数经济数据看上去都很漂亮。

但是,支撑起这些漂亮数据的,是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大家在乐观情绪驱使之下,都去借钱,金融机构在乐观情绪驱使下,疯狂投放信贷。债务人借到的钱存入金融机构,形成新的存款,金融机构再把存款投放出去,形成更多新的信贷。这种循环不断积累债务规模,也在给经济循环不断创造货币投放。钱多了,各种资产价格都会水涨船高。债务人借钱时能抵押的资产价格也上升了,于是又可以借更多的钱。大家都在玩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市场热火朝天,股市牛气冲天,其实都是加杠杆吹泡泡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得特别明显。大家都认为房价会一直涨,房贷的门槛也越来越宽松。很多收入不稳定、还不起贷款的人,也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这种贷款信用较低、安全性较差,所以叫次级贷款。按理说,这种贷款风险很大,可是,在市场普遍乐观的情况下,大家觉得这样的次级贷款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就这样,资金流入推高房价,房价高了,会吸引更多人买房。想买房没钱怎么办?那就接着借钱。买了一套还不够,还要借更多的钱,上更高的杠杆,买更多的房。大家都要买房,可房就这么多,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当然是房价上涨。于是,房价在三年间被推着上涨了30%,如果从2000年开始算,房价上涨了80%多,刷新了美国一个世纪以来房价上涨速度的记录。与此同时,到2006年,美国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0%,说明很多家庭已经入不敷出了。

终于,到了2007年,美国的泡沫达到了顶部。顶部是什么情况?就是大家都觉得市场还能更好,但市场已经没法变得更好了。因为经济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已经还不起债,也不能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维持下去。泡沫到顶了会破,市场到顶了呢?就会掉头向下,上升过程就会逆转成为下降过程了。

对美国来说,捅破泡沫,引发局面急转直下的导火索,是拖欠房贷的人越来越多,部分放贷太猛的金融机构开始面临困境。这种困境有多可怕?你可以设想一下,一方面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都变成了坏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存款者知道金融机构面临困境,纷纷要求取钱,两头夹击。毫不夸张地说,连跳楼的心都有了。这就是金融机构最害怕的挤兑。

在挤兑的打击下,金融机构开始倒闭,乐观情绪一夜之间荡然无存,房价掉头向下,越来越多的人还不起房贷,甚至主动违约,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拖入困境。挤兑和破产像雪崩一样开始蔓延,要都是小银行小机构倒也罢了,可房地美和房利美这样规模巨大、影响巨大的金融机构,也被拖下了水。

要知道,它们是专门发放房贷的金融机构。在泡沫阶段,它们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足足5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其中很多都是次级贷款。在泡沫阶段,没人在乎次级贷款的风险。可到了萧条阶段,次级贷款几乎都成了收不回来的坏账。两家巨大的金融机构,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很多其他金融机构,因为手持大量由次级贷款衍生而来的金融产品,也开始面临挤兑,一家接着一家陷入困境。从贝尔斯登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华尔街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竟然有三家轰然倒下。然后,危机向其他领域和实体经济蔓延,友邦保险的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一个季度亏损高达600多亿美元,连通用汽车也陷入了需要破产保护的境地。到2008年,美国股市跌去40%,第四季度失业率超过10%,达到五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达利欧模型所描述的,萧条阶段的典型场景。

萧条阶段之后,紧接着是漫长而痛苦的去杠杆阶段。我们在前边说过,在泡沫阶段,是不断地加杠杆吹泡泡,导致债务过度膨胀,超出了现金流所能承担的限度,终于导致崩盘。那么,崩盘之后要想重新恢复平衡,就必须通过去杠杆,削减过度膨胀的债务规模,和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重新实现平衡。只有走完这一步,才能走完整个债务危机周期,回到正常化阶段。

美国经历了这个痛苦阶段。为了防止经济彻底崩盘,政府对重要金融机构进行保护,同时通过降低利率和变相印钞的办法刺激经济。与此同时,大量不那么关键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大量债务成为坏账在经济循环中消失,大量企业和居民承受损失。通过这个痛苦的过程,杠杆慢慢降了下来,债务规模也得到了缩减。终于,到2011年,美国经济慢慢平稳,这才重新回到正常化轨道。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都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债务危机周期,也就完成了。

说完通缩型债务危机这种基本形态,我们再来简单说说通胀型债务危机的情况。从早期到泡沫再到触顶,它的表现差不太多。只是到了萧条阶段之后,情况会有些变化。

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通胀型债务危机,并且进入萧条阶段,又会发生什么呢?除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经济崩盘之外,还会出现外资加速逃离、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情况。大家不仅不信任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连它的货币也不信任了,连本国资金都在想方设法外逃避险。结果显而易见,这个国家的货币会急剧贬值,汇率一落千丈。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开动马力印多少钱都没有用,钞票的价值连手纸都不如。

举个例子,一战之后的德国,就曾在战争赔款的外债压力之下,陷入这样的恶性通胀。从1922年7月到1923年11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德国物价上涨了38.7亿倍,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成本提高了157亿倍。一战前的1913年,德国一年发行的全部钞票,拿到1923年,只够买一千克黑面包。显然,这种局面下,去杠杆和经济恢复正常化的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具体过程我们就不展开讲了,事实上,当时的德国魏玛政府花了一年多时间,才让德国渡过危机,进入了短暂的复苏期。

上面我们所说的,就是达利欧债务危机模型的主要内容。达利欧认为,无论是通缩型债务危机,还是通胀型债务危机,它们的发展周期是类似的,都是先经过一个从早期到泡沫到触顶的上升过程,再接一个从萧条到去杠杆到正常化的下降过程。按照达利欧的量化分析,一个完整的周期过程,平均算下来差不多是十二年。

而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总结出债务危机的本质,这就是,现金流供求失去平衡。债务不断膨胀,对现金流的需求,超过了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现金流供求失衡之后出现崩盘,然后必须通过缓慢痛苦的过程,才能重新恢复平衡。

总结

好,这本书我们就说到这里,一起来回顾一下达利欧对债务危机的洞察。

第一,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借债难以避免;债务总是会越来越多,直到超过偿还能力,就会发生债务危机;所以,债务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债务危机周期的基本模型,是一个从早期到泡沫到触顶的上升过程,再接一个从萧条到去杠杆到正常化的下降过程;它的本质是偿还债务所需要的现金流需求,与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供给之间,从平衡走向失衡,再从失衡走向重新平衡的反复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书是达利欧最新的作品,但他的这个模型,是他和桥水长期研究和积累的成果,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已经基本成型。所以桥水在危机中全身而退,没有像大多数对冲基金一样,承受惨重损失。同时,次贷危机从萧条到去杠杆再到恢复正常的完整过程,也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模型细节。

最后再来补充一点。达利欧认为,虽然债务危机的循环往复难以避免,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应当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他认为,在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帮助经济从萧条中恢复,减少损失和伤害。

如何采取政策呢?既然债务危机的本质是现金流供求失衡,那么政策的切入点就应当是帮助恢复平衡。要么在需求端努力,减少因为债务膨胀引发的现金流需求;要么在供给端努力,帮助经济提高现金流的供给。

政府在需求端该怎么做?达利欧认为,应当主动引导债务重组,帮助经济更快更稳地去杠杆,减少现金流需求。让那些不该救、也救不了的僵尸企业、僵尸机构,带着他们的债务包袱退出经济循环。

至于在供给端,应该大胆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采取降低利率,甚至采取印钞政策,为陷入萧条的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先维持经济运转,再一步步带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复苏,带动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民众的收入增加,带动现金流供给上升。等现金流的供给又能偿还债务了,经济运行就会重新恢复平衡。虽然印钞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但在萧条面前,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那么,怎么评价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表现呢?按照达利欧的看法,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美国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

在需求端,美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对一些重要金融机构进行了保护和支持,同时采取了存款保险等措施,保护了普通百姓的小额存款。但是,政府并没有保护所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这种态度节约了政府的财政资源,也达到了通过破产和债务重组,削减债务规模的目的。

至于供给端,美国比较果断地选择了刺激政策。先是降息刺激,为经济注入流动性。在10次降息之后,利率已经降到0,利率刺激已经失效了,而经济萧条仍然没有起色,美联储就大胆地采取了变相印钞的政策,这种政策,就是前几年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听到的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具体做法是美联储印钞,但印出来后并不是派发给大家,而是按照一定的规模,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和其他一些与房地产相关的债务,以此为经济注入流动性,同时也直接削减了债务规模。可以说,量化宽松兼顾了增加供给端和减少需求端的双重目标。

到2012年为止,美国一共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虽然这个政策仍然存在争议,但达利欧认为,量化宽松对美国在较短时间内走出萧条、完成去杠杆、重回正轨,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至于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整体表现,达利欧表示,虽然政策不是十全十美,特别是因为国内政治的问题,在排除政治因素影响、达成共识方面,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上看,相对以前历次债务危机,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也正是因为这样,达利欧相信,即使债务危机周期不可避免,只要认真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人类的表现越来越好,还是有希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27 星期三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