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10篇
体验建构了新世界
一、薛定谔的“滚”
你听说过薛定谔的猫吗?薛定谔用箱子和猫,很好的解释了主观认知是如何影响客观世界的。简单的说吧,薛定谔把一个50%概率自动释放毒气的装置和一只猫封在一个箱子里。在封进去那一刻,猫就进入了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只有当我们观测时,猫的状态才会塌缩成生或者死一种状态。如果不观测,猫则始终处于生死共存的状态中。这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实验。
如果这有点抽象,我们再举个离生活更近的“段子”:当女朋友冲男友喊出“滚!”时,女朋友的内心某种程度上呈现了真让他滚和假让他滚的的叠加状态。当男友没走时,女朋友则内心会倾向于塌缩成假让他滚的状态;而男朋友真的走时,女朋友内心则会倾向于塌缩成真让他滚的状态。
问题来了,作为这个男人,走还是不走受什么影响呢?当然是自我认知和其主观世界的影响。但是他很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认知世界的方法,影响了环境的样子,甚至决定了事态的走向。
换句话说,内在世界决定了外在世界。如果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是割裂的,二元对立的;那么他将塑造割裂的,二元对立的外部世界。
因此,我们说重构自我,活出真实自我,实际上是建构我们的内在世界,进而藉由我们的内在世界,生成一个全新的外部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不但与真实自我离得更近,也更贴近世界的完整性、连贯性。但是建构并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
二、改变的痛苦
让男朋友从原来的夺门而出,改为留下来,容易吗?也容易也不容易。只在一念之间,也可能是一辈子的功课。
所有的改变,都来自现状带来的痛苦。婴儿在子宫中感受不到痛苦,一切自给自足,他自然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想法。但是当他出生那一刻,他就开始感受到冷,感受到饥饿。痛苦驱使着他想尽办法,总结经验,用哭、用眼神、用咿咿呀呀,来获得温暖和食物。
所有的痛苦促使我们变化和调整自己在世界中的应对方法,但是固化的应对方法又会反过来阻碍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对这一过程用图示做过说明)改变的难处就在这里。
前两天家中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由于太太恢复上班的状态,小女儿白天由爷爷奶奶照看。这种情况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结果上个周末,我们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因为没有满足她的一个要求,孩子开始在地上大哭、蹬腿。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她这样的行为。
大女儿的照看经验告诉我们,这一定是爷爷的“功劳”。因为爷爷看不了孩子哭,只要一哭,他之前定的标准线就会坍塌。孩子正是总结了这样的方法,用在了我们身上。因为这是她验证有效地应对方式。
于是,基于先前的育儿经验,我们只是略显轻松的关注着她,但并不因此而满足她。让她站起来,她不听,只是坐在地上不停地哭,蹬腿。场面僵化,大女儿满怀同情的想要过去扶妹妹起来,也被我拦住了,大概坚持了有3分钟左右,她不哭了。
我说你先自己站起来,到爸爸这里来,她几乎是失魂落魄的、浑身无力的站起来,低着头走到了我的跟前。我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跟她说:以后坐在地上哭闹没人管你,要好好说话知道吗。
短短的3分钟,在孩子内在世界里,完成了一次,固化应对方法的坍塌,新方法产生的过程。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当她建立的应对方法失效时,就要用3分钟的对抗,痛苦、纠结来抛弃和重建,如果是固化了3年的方法呢?如果是固化了30年的方法呢?
虽然很多人处在痛苦中,企图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但是我们并不会轻易放弃我们已经固化的应对方法。这会让我们深陷在痛苦之中,直到我们彻底放弃之前的执着,开始调整我们的应对方法。
问题就在于我们用一种模式用得越久,就越感觉不到它的局限性,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不会反思是我们的模式,我们的逻辑出了问题。而是会认为我们用的力气还不够。就像孩子一开始哼唧,后来会变成大哭,再后来会变成打滚,最后会变成自残一样。力气越用越大但从来没有想过可以改为沟通的方式、讨好的方式、交换的方式等等,且不说这些方式的好坏。
三、换个角度
之所以我们会受限于过往固化的经验方法,是因为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头脑里先做基于固化经验的分析和判断。在面对不变的对象和情境时,这样做是高效的。但是面对新情景和想要改变的动机,就会成为一种限制。
我们站在老框架中思考新框架的意义。而对于老框架之外的部分,这种站在圈内思考的方式一定是局限的。相反,当我们能体验在先,思考在后时,我们就能先走出老框架,通过体验的行为,来确定是否调整我们的框架,改进我们的固有经验。
我想这是两种重要的与世界互动的方法。一种(思维在先,行动在后)面对老问题,提高效率;一种(体验在先,思维在后)面对新问题,开拓道路。两种方法论都很重要,关键不要放错位置。
这样看来,很多人举步不前,不是因为没有改变和重建的能力,而是在面对新问题时,我们的想法太多了。我们的惯有模式是:想法引领行为。但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用行为引领想法:
在应该怎样、做与不做、愿意与不愿意、接纳与不接纳的思考之前,先放下思考,按照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不加评判与思维筛选的进行体验、效仿、执行。让行动在先,思维在后。就像婴儿开始获得第一个应对方法的过程,没有判断,没有固执和纠结。
当这样做时,会发现行动真的可以改变思维。我们会开始按照做的去想,而不是按想的去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停止了头脑内无用的纠结。转换为用体验寻找答案的模式。理论上来讲,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我们换框,拓框的难度,提高我们的行动力和适应力。
四、建构师的状态
但现实的区别在于,我们在面对内在自我与环境当下的冲突时,并不一定敢于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因为行动可能意味着很大的,大到当事人难以承受的失去和破坏。因此所有的道理,建构师最好都装在肚子里,自己知道方向就好了。
那建构师能做什呢?
回想《心灵捕手》中尚恩教授做法,他全程几乎没有提及威尔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想法的道理,而是尊重威尔的感受,并借助自己的理解启发、鼓励威尔完成自身应对方法的转变。
在威尔谈及女朋友的时候,尚恩教授先是准确的说出威尔的感受,以达到共情的状态,再用自己的经历向威尔展示另一种可能。通过尚恩教授的故事,威尔会开始效仿、和尝试,取得新的体验,这些体验和经验,会慢慢重构他的固有模式和僵化的自我。
在影片中威尔关于进入更好的工作和离开现在的圈子的决定过程,作为观众,我们都能说出一堆的理由和道理,自认为证据十足的可以说服威尔。但是尚恩教授没有这样做,他选择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尚恩教授坚定地让他思考一个问题:你内在的真实渴望是什么。让他基于真实渴望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对威尔来讲并不容易,因为他现在的生活是过往安全的印证。而离开这种安全,对威尔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痛苦。之前文章关于这部分我们也提到过,最终影片用理想化的方法做了处理,他的朋友也鼓励他离开,这才让他做出最终的突破。在这之前,尚恩教授一直在等威尔德决定,而不做说服。
建构师并不能代替当事人去体验。
当事人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并基于体验,向前推进自己的变化。所有道理和经验,不是建构师告诉当事人的,而是当事人自己通过体验总结得出的。在当事人自己的世界中,别人的道理和经验也是僵化的,只有他亲自的体验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具权威的。
因此,如果说建构师一定要在这其中做些什么,那就是不断让当事人回到体验之中,而不是停留在头脑的想像之中。不论是鼓励、共情、积极关注,还是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本质上都是让当事人开启自身的体验和自我建构之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尚恩教授用“这不是你的错”一句话让威尔泪崩,彻底转变。在现实中,这往往是一个反复的、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戏剧化的里程碑式的转变。这种瞬间打通任督二脉的情况,也许只能在电影中看到吧。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