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宋雅静,是偶然在知乎看到别人的分享。
看见她住的房子,一下就惊呆了:满目荒草,破破烂烂,像是被遗弃的危房。
一个89年的姑娘,一个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宋雅静自己却很满意,夸赞道:「前有树、侧有井,泉水叮咚,古树遒劲,前庭几棵大树,风一吹,呼啦呼啦……」
甘之如饴地住了下来,一个人动手开荒,慢慢改造。
拔不动就锄,锄不动就割。
然后铺上捡来的石板,搭起竹篱,
开垦出耕种的土地,种上庄稼。
一下「采菊东篱下」的意境就出来了。
前
后
糊满旧报纸的破土炕,
收拾收拾,睡的地方就有了。
再整改出一个书房,
山里摘些花花草草做装饰,
就很美。
图来自知乎@我桃桃渡河而来
一开始没通水电,天然气,
用水就去远处一个泉眼挑过来,
生火就上山捡柴火烧。
露天厕所和露天洗澡间
厕所一开始也是露天的。
清理掉杂草、垃圾、破衣裳,
把垮下来的石墙重新磊上,
就成了厕所。
图来自知乎@我桃桃渡河而来
看到这,我脑海里已经满是问号:
这姑娘是要干啥呀?
这么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还在山上吗?
辗转联系上宋雅静时,距离她上山已经过了3年。山里网不好,我们的交流断断续续。
谈及初衷,她说:「我会在终南山慢慢养起一个书院,就像养一颗种子,养一个未来:那个未来里能够容纳更多人的未来。」
起因是2016年4月,冥冥中很突然的一个念头。
好像有一些无形的力量在推波助澜,宋雅静说,不是她选择了山,而是山找回了她。
她大学在西安念书,有时会远远看见终南山,但那时她并没有想过这座山会和她发生什么故事。
毕业后,从北京到西藏,西藏又回北京,从北京去成都,又从成都回北京:「我的人生好像是在不断地试错。」
直到「做一个书院」的念头冒出,回到终南山,这个试错才停止。
「有一个磁力在把你往这牵引,而你当时并不明了。」然后6月6日进山,有了我们开头的故事。
山里的日子苦吗?这是件见仁见智的事儿。
我们觉得那个房子破,可在宋雅静眼里却是「不禁要仆地祈福」的好地方。
山里没有城市很明亮的灯,可有明亮的月光,无尽的星星。
「以前我不明白,原来生命可以这样地存在:非常真实,非常迸发,非常渐入佳境,非常洋溢,非常各色各样,又消退得非常毫无保留。就像头顶的天空。」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罢了。
山里有什么呢?
2月的迎春,4月的桃李,
5月的秀葽,6月遍地的蒲公英,
7月的葵花,9月的甘菊……
春夏秋冬,五颜六色,
花是怎么都说不完的。
还有吃不完的粮食。
自家种的瓜果蔬菜,
山间长的栗子、核桃,
野猕猴桃可以酿酒,
柿子晒干可以吃一整冬。
看不厌的天空和云彩,
张狂的晴蓝,雨后的烟蓝,
初日的水蓝,日中的瓦蓝,
日暮的灰蓝,月出的黛蓝。
有透亮透亮的光,
穿过树,透过叶,
洒遍万物,也落在墙上。
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蚊虫,
有的狰狞,有的无害。
山里多的是认真生长的万物,有好有坏,有微风也有大雪。
所以山里生活苦吗?若你总能察觉这些喜乐,便只剩自在了。
若总惦记着微博里的哪个偶像,街角那家好吃的火锅店,商场里某个好看的包包,漂亮的衣裳,便自然是苦的。
我说:「这就是个舍得的问题。」
她回:「一群人的必要,对于一些人正是负累。各取所需,没有划一的标准。」
各取所需,于是宋雅静选择住山,养书院。
「养」这个字很有意思,不是建书院,而是养。
把土地养的肥沃,至于播下什么种子,长出什么庄稼,由来人自己决定。
慢慢地养,也不执着在当下,而是养一个未来。遂取名「终南山未来书院」。
未来书院不培养人,而是滋养人。来人可以在这全然放开自己,可以吃,可以住,可以跟着耕作,可以去逛山,当然也可以读书。
我则觉得这是一个很好读书的地方,有三本书可读。
第一本是智慧,读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文学经典,而非成功学;第二本是自然,一花一木一草都可读;第三本是自己,给自己一个跟自己对话的时间。
书院新址
来的人多了,也有很多朋友希望在书院长住,而旧址空间条件有限。
2018年3月,宋雅静便在山的另一边,选了新址。
三栋房,一栋严重倒塌做了拆除,一栋土房,一栋砖房,修缮后,书院的生活条件比起旧址好了很多。
修缮后的屋顶
土房重新铺了阁楼,
屋顶做了采光,
阁楼上亮亮堂堂,
做观影和瑜伽冥想的地方。
前
后
原来的厨房,拆了旧灶,
一半做开放式厨房和用餐的地方
另一半改做花草间,
一整排的架子放满了种子,
花种、菜种琳琅满目。
前
后
砖房打掉隔墙,换掉门窗,做书房用。
书房中间做了一个藏式炉子,
在书房落地窗前,
凿冰煮茶围炉读书,
是雅静最爱的事儿。
装了热水器,做了独立的盥洗间。山里冬天冷,于是特意做了火墙保暖。
记得上山来的第一个冬天,琢磨着取暖、保暖、柴火、粮食,研究怎么摆炉子,怎么通管道,处理四面漏风的房子……
与之一比,过去的2018年的冬天,舒服了很多。
关于吃,山里吃食多,不用太操心。
前院、后院、山坡上,都有菜地。
6到7月,从不缺菜吃,
如果萝卜白菜种的好,
11到12月也可以吃得简单满足。
四月中旬,屋后山坡上会长出一种红红的浆果,闲来可以做几瓶果酿。
炎夏时,春天做的槐花蜜又到了时候。山里野花椒开始成熟,溜一圈采一口袋回家,再顺溜几个路边超甜的野桃。
秋天是最好的,各种黄黄红红的野果,核桃栗子红枣落满山。
西红柿最慷慨,可以吃到临近霜降。
还有山楂、野黄瓜、野樱桃、梨、柿子……好多好多。当然完全自给自足很难,米面油还需采买。
水,是从远处山上引下来的泉水,院里模仿纳西族做了个三眼井,可以储水、洗菜、洗衣服。
也装了抽水泵,蓄水箱在屋后山坡上,引导厨房、盥洗间,形成自来水。
通了电,但没WIFI,手机信号时好是坏,全随大山的心情。
衣服几乎不买,日用品则靠网购,生病基本靠自愈,或山中草药,或中医。
对于医疗这件事,宋雅静并不忧惧:「学会照顾自己,是人生一门艺术。」
这个问题,是我最担心,也是唯一不认同她的。
但至少此刻她是如此欢喜。
架火,洗菜,做饭,提水,喂猫狗,逛山,看书,看天,看太阳,喝茶到满天繁星。
有时一整天都在打理花园菜地,有时也可能一整天都在树下看天,翻书,睡觉。
有朋友来住时,就提前晒好被子,准备床单被褥、准备临时降温可能用到的厚衣。
住几天随意,但至少要提前三天预定。房费付多少,也随住客的心,但必须要付费。
过去两年,书院留宿了很多朋友,有经济贫穷,仍勉力支付书院对ta的关照的;也遇到过仗着一身「衣裳」理所当然住在书院,认为书院对ta的敞开是理所当然的。
来书院的朋友
新址修好后,老朋友说,这次修缮花费大多用在完善住宿,不收费,不好意思理直气壮住。
便立了新规矩,住宿必须付费,但多少随心:「用一个住宿定价,很难做到所谓的合适,这世上更多东西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在书院的公号里发现一条评论:
「想知道你到底要干什么,也想知道你为什么能坚持。不懂,想破头也不懂,纳闷好久。估计你说给我,我也看不懂。
但被你随处都能发现美的热情感动了,被你的苦修的执着感染了,照片美,文字空灵,真好。」
这话,很像我的感觉,跟雅静聊完后,我有点懂,又有点不懂,又似懂非懂。
但可能也不重要,我翻着她的文字,看着她的图片,只觉得心很静很静,澄明、安定。
这种力量很珍贵。
一些未在文中提及,但可能很多人询问的问题:
Q:一个人跑进山里,不要父母了?
A:父母都支持,也会下山看望,只是住山,不是出家。
Q:修缮新址的钱哪里来?
A:写公众号。所有赞赏用来养书院。书院新址前期主体修缮,95%以上资金来自书院的几位老朋友支持,其余来自公众号关注者。
Q:会考虑结婚生子吗?
A:事情会水到渠成,并不由我们所考虑。
Q: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吗?主观或客观各种原因下。
A:下一刻,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发生。
除标注外,图片来自公号:终南山未来书院
如想拜访,可关注公号预约
注:山中生活虽让人向往,但请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