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

关注并标星↑↑[混沌大学]

每晚8点,捕获前沿商业洞察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张图片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2张图片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放榜的时候了。

而我,距离那个被北航拒掉的夏天,已然过去了十年。

看到零零后的年轻孩子,攥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忐忑不安地走向成年人的大门,就像是当年的我们。而他们并不清楚,命运的骰子就此已经掷下。

而我们这些老叔叔老阿姨们,多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这十几年,几十年都是在做梦。自己又回到了十八岁的教室,能把填志愿时脑子进的水统统放掉,选上如今最热门的行当,和暗恋的女生,填上同样的志愿……

如果能穿越到过去,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你,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3张图片

此刻,是全部过去的总和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选择做好人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4张图片|《无间道》剧照


我们往往觉得,这些年流的泪和汗,走错的路,都来自当年某个后知后觉的选择。未选择的路,总是带来无限的畅想。如果那时能够有别的机会,我们的人生轨迹,也许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当时被北航录取,我会在做什么?也许此刻,我会在某个寂寥的红岸基地,实现儿时关于天文的梦想。

但是,我也会错过十年留学的经历,那些人,那些事。

可无论那时如何选择,大概率,我依然会成为如今的我。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5张图片

| 未选中的路

在生物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智力和性格,都与基因密切相关,但是这个相关度到底有多高呢?

这就需要通过双生子试验来测量:通过比较那些被分别领养的同卵双胞胎,和那些一起长大的异卵双胞胎,我们可以推断出基因对于这些双胞胎未来不同命运的影响程度。

统计的结果表明,对于能够量化的智力,大约有60%的因素可以归到基因上。

但是这种相关度在一生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在幼儿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智力表现都差不多,混沌不清。而进入求学岁月后,不同的生活环境,人生际遇会对智力的发育产生巨大影响,很快超越了基因的因素,把人和人的差距拉开。

听起来挺正常的,不是吗?

真正可怕的是,在一个人成年后,基因对智力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逐渐消磨掉经历,教育,甚至是努力的作用。直到最终稳定在60%,也就是超过一半的因素来自先天固有的禀赋。

无论最初的路怎么走,每个人,最终都会均值回归: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向价值中枢回归的概率,是100%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6张图片

|均值回归的力量

对于股票市场如此,对于每段人生,亦是如此。

你的某个关键选择,可以让你的人生在瞬间冲上高点,或是跌进谷底,但把时间拉长,那都只是波动。

此刻,是全部过去的总和,而非某一个过去的延伸仅仅一次高超的选择,并不能保证,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获得超额收益。而一次的马前失蹄,只要你别爆仓离场,就总能有一丝希望。

因为后面,还有更多的选择,而——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7张图片

你,是你全部选择的总和

那如果,你带着全部的记忆穿越到过去,进入曾经的你,那你的人生是否就此无比顺畅了呢?

如果有了这样的作弊手段,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卡,你能都选对吗?

你会失望的。

真正悲哀的是,即便当未来的地图,明明确确摊在你面前时,你依然无法做出相应的决策。

因为即便当年你能预知未来的走向,也并不等于那时的你懂得,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决策过程是一个算法,那么即便你目光如炬,通晓了这个算法的构造,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轻松解出那个最优解。因为函数里的每一个变量的前面,都放着一个权重值!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8张图片

|即便是最简单的函数,如果不知道a, b, c这三个权重到底是多少,你又如何去解呢?

功利的计算,和理性的分析,仅仅是把决策的公式列了出来。而里面的每一个权重值如何取舍,却不是任何人,任何知识可以告诉你的。

正确的权重值都来自,也只能来自真实世界里的体感。

或者说的更赤裸一点,是真实世界里的痛苦。

就像是我曾经提到的(参见之前的文章:《达利欧的痛苦进化论》),大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改变,都必须经过痛苦的反思。这些来自痛苦的刺激,修正并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真相的认知,成为了大脑决策模型的基准权重。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9张图片

| 进步= 痛苦+ 反思


没有哪一个权重的数值,可以被轻飘飘的大道理所决定,因为你的大脑,并不是为讲道理而设计的,它从来只听真实的信号。没有对应痛苦的刺激,大脑对于你希望他去理解和记住的事情,转瞬即忘。

而那些大道理,绝没有真实世界里真实的痛感,让大脑更加刻骨铭心。

所以,当你真真切切尝到这些权重背后的苦味后,你的大脑真正告诉你的,也许和那些大道理完全不同。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0张图片

|《闻香识女人》剧照

任何所谓的非理性的选择,本质上,都是在真实世界的反馈下做出的有限理性。你没有对应的心境,没有对应的痛感,没有反思,就做不出你希望自己做出的选择。

看见什么是该做的道理,并不等于真的看到了这个道理。

而要解出真正的答案,需要的,不是更聪明的脑力,而是更成熟的心力。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1张图片

创造心力

如何去创造心力?

去经历,去战斗,去痛苦,去反思。

想要获得真实世界的权重,你只能靠着真实世界的体感。

就没有捷径吗?

如果你去观察欧美的教育里,你会发现欧美最好的小中学,都非常重视体育。

而在所有的运动类别里,最推崇的无一不是崇尚强力,节奏极快的项目:篮球,足球,举铁,长跑。而中国人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这些注重技巧,弱化力量的项目,反而最不受欢迎。

为什么这群傻子那么自虐?为什么这些目标是要进藤校,上花街,成为未来领袖的男孩,要花最宝贵的少年岁月,做最不需要动脑的事情?

因为这些蛮力运动的本质,是让肌体的细胞被压迫,撕裂,破坏,受伤;是让周边神经颤抖,把痛苦的信号输入大脑,强迫内啡肽的分泌;是为了把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伴着大脑回路的增强,嵌入大脑基底的记忆里。

运动带来的,是痛苦的体感。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2张图片

|肌肉酸痛是好事,把痛苦炼成肌肉记忆

而在那些节奏极快,胜负瞬转的竞技比赛里,每个人都必然会被撞倒,被碾压,经历压力,经历怒骂,经历一次次的失败。

这是更高浓度,从身到心的,痛苦的体感。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3张图片

|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Tom Brady,在战败后

但是有了这样的体感,当你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你的肌肉动作会帮你的理性脑做出决断,躲开危险。而当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竞赛中相似的记忆会重燃你的心气,让你不至于脆败,一蹶不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要拥有心力,一定是没有捷径的,但是你可以练习。

这不是轻巧的,把道理练出来的学习,这里的练习指的是:

用真实的刺激,把痛苦的体感一层一层地印在大脑回路里

对痛苦的体感不一定都来自体育,也可能是吃个小亏,也可能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一场辛酸的创业。

但是那种痛苦的浓度,一定不能比体育竞技里获得的更少。没有哪块肌肉,不经过酸痛就能长出来。也没有哪种心力,可以不经过痛苦而沉淀。

于是,当你面对更重要的选择时,你的决策公式里的每一个权重值,都有着真实的,沉甸甸的含义。

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做出的选择,才和你的大脑的选择,知行合一。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4张图片

终局

如果能穿越到过去,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你,会变得更好吗?

这确实能够改变很多东西,但那只是改变一时。

难的不是选对一次,难的是之后每次都选对。想把这一时做成一世,并不会比你从当下开始更容易。

所以选择本身终究是一件小事,在均值回归的不可抗力面前,来自选择的那些超额收益,终将被磨平,回归到价值中枢。

而你的价值中枢,那根被一次次人生选择累积相抵撑起来的指数曲线,终究来自每一次练习,和每一份痛苦的反思。

功不唐捐。(完)


大脑黑客专栏索引

为什么聪明人未能拯救地球

傻子才会去赌不确定性,真正的勇士会…

静心思索,雷霆决策 | 马斯克的剃刀式思维

原来“戏精大脑”才是人生最大的Bug

《权力的游戏》里,是谁活成了史诗?

口嚼玻璃,凝望深渊 | 达利欧的痛苦进化论

任正非思维: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要回归常识理性


混沌大学

和一百万创新者一起夜读日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5张图片

*本文由混沌创新评论特约评论员刘正撰稿。更多个人作品,欢迎关注微信:混沌巡洋舰(ID:chaoscruiser)文中部分图片源自pexels.com,转载请联系授权。版式:Summer

喜欢本篇文章,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_第1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再选一次大学,你会变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