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领域驱动模型设计中的分层架构

在分解复杂的软件系统时,分层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在领域驱动设计中,层次和包的划分看起来与我们的结构又有一定区别,本文主要讨论DDD中的分层架构及每层的意义,以及与传统的三层架构的区别。

1. 为什么要分层

软件设计中分层的设计随处可见,但是分层能带来什么好处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分层架构呢?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分层可以提供一个相对高层的视角来分解和简化我们的问题,此外分层也可带来可测试、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好处。

  • 简化复杂性,关注点分离,结构清晰;
  • 降低耦合度,隔离层次,降低依赖(上层无需关注下层具体实现),利于分工、测试和维护(可维护性);
  • 提高灵活性,可以灵活替换某层的实现;
  • 提高扩展性,方便实现分布式部署;

看起来十分简单,好像就是把系统划分为一定的层数,并把他们堆叠组织起来。但是,当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时,如何划分、各层存在的意义、如何取舍以及相应的依赖关系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边界的重合部分、不同场景下关注点、层次内部的具体分解以及层次的粒度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什么是分层架构

2.1 分层的历史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经典的三层架构: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Martin Fowler在《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中也是类似的三层进行展开的:表现层,领域层,数据源层。

还有各种其他分层架构,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面对如此多的分层架构,我们不禁思考,他们分层的依据又是什么?能否抽象出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又该在什么时候加入哪些合适的中间层?在实践中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架构呢?

2.2 分层的本质

分层其实是把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对象进行分类放在同一层,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再确定上下层次关系。可以看出,分层的核心在于分类和关联。

通常,我们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变化较大的业务部分和相对稳定的技术部分;对于业务来说,又可划分为展示部分(前台)和内部处理逻辑(后台)两大部分;展示又可分为数据/页面部分和接口部分。如此不断的进行细分和抽象,我们可以迭代出更细粒度的分类/层次,如下所示:

业务:需要重点关注,我们的目的也是分离出具体的业务领域逻辑:

  • 外部展示(表现层/接口层):数据、页面(web)、远程接口(interface/api)
  • 内部逻辑处理:应用逻辑(应用层/服务层)、具体业务逻辑(领域层)

技术:相对稳定,具体业务无关(基础设施层)

  • 数据访问(数据访问层)
  • 日志、安全、异常、缓存等

当然,分类并不唯一,基于不同的视角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比如数据访问层也可以归类到业务相关/内部逻辑处理的部分,因为可能涉及到一些对具体业务表的操作。

此外,根据问题领域和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比如在业务不太复杂时,我们可以把应用层和领域层合并为一层。

3. DDD经典分层架构

上面我们在分析分层的本质时也提到了一些基本的层次和分类标准,但那只是一个非常粗粒度的划分。

在实际决策时,我们需要知道各层的职责、意义以及相应的场景;而落实到代码层面时,我们还需要知道各层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各层的一些常见的具体策略/模式、层次之间的交互/依赖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Evans在《领域驱动设计》中提到的分层架构。

DDD 领域驱动模型设计中的分层架构_第1张图片
image

问:为什么要分成这样的四层?

分层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复杂性,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应该就是我们的业务逻辑。当系统交互或者工作流比较复杂时,我们会考虑从业务逻辑中抽出这部分作为应用层。而各个领域内的代码则化为领域层,这样层级结构更加清晰。

3.1 用户界面层/表示层

用户界面层负责向用户显示信息和解释用户指令。这里指的用户可以是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不一定是使用用户界面的人。

该层包含与其他应用系统(如web服务、RMI接口或web应用程序以及批处理前端)交互的接口与通信设施。

它负责输入参数的解释、验证以及转换。另外,它也负责输出参数的序列化,如通过HTTP协议向web浏览器或web服务客户端传输HTML或XML,或远程Java客户端的DTO类和远程外观接口的序列化。

可以看出,该层的主要职责是与外部用户(包括web服务、其他系统)交互,如接受用户的反馈,展示必要的数据信息。主要包含web部分和远程服务部分等。

web部分一般包含常见的Servlet,Controller等组件,而远程接口部分主要由Facade、DTO和Assembler等构成。

  • Facade:远程外观,一个粗粒度的外观,不含任何领域逻辑
  • DTO:数据传输对象
  • Assembler:对象组装器,负责数据传输对象与领域对象相互转换,不对外暴露

问:参数的校验为什么在用户界面层?领域层的校验和用户界面层的校验有什么不同?

校验应该取决于校验的内容,一般推荐尽早校验,不过这里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不涉及业务规则的校验。具体的业务规则的校验放在领域层。

问:为什么需要DTO?DTO和VO是同一个东西吗?

领域对象关系比较复杂,很难序列化,而且用户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整个模型,大部分时候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DTO可以有效减少网络调用的开销。此外,领域模型内部的逻辑也无需暴露给外部。

DTO一般用于远程服务,如果是内部使用的话,一般可以直接使用领域对象。

VO中有前端状态信息,比如成功失败等。

问:为什么需要Assembler?

主要目的是解耦,负责数据传输对象和领域对象之间的相互转换。BeanUtils也可以做到相应的功能(dozer相对好一些),不过Assembler更为清晰,安全与可控,缺点在于手工代码量稍多。

3.2 应用层

应用层定义了软件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指挥表达领域概念的对象来解决问题。该层所负责的工作对业务来说意义重大,也是与其他系统的应用层进行交互的必要通道。

应用层要尽量简单。它不包含任务业务规则或知识,只是为了下一层的领域对象协助任务、委托工作。它没有反映业务情况的状态,但它可以具有反映用户或程序的某个任务的进展状态。

应用层主要负责组织整个应用的流程,是面向用例设计的。该层非常适合处理事务,日志和安全等。相对于领域层,应用层应该是很薄的一层。它只是协调领域层对象执行实际的工作。

综上所述,应用层是表达user case和user story的主要手段,主要用于协调领域模型与其他应用组件的工作(并不处理业务逻辑)。

应用层中主要组件是Service,因为主要职责是协调各组件工作,所以通常会与多个组件交互,如其他Service,领域对象,Repostitory等。

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应用层通常接受来自用户界面层的参数,再通过Repostitory获取到聚合示例,然后执行相应的命令操作(很薄的一层)。

问:为什么要有应用层?

业务比较复杂时,我们会从业务逻辑中拆分出应用层和领域层。

如果在领域对象中事先针对具体应用的逻辑,会降低应用之间的可重用性。

此外,如果将来需要加工作流之类的工具来实现应用逻辑,如果之前是混杂在一起的话则不好拆分。

3.3 领域层/模型层

领域层主要负责表达业务概念,业务状态信息和业务规则。

Domain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层,几乎全部的业务逻辑会在该层实现。

领域模型层主要包含以下的内容:

  • 实体(Entities):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
  • 值对象(Value Objects): 无需唯一标识
  •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s): 一些行为无法归类到实体对象或值对象上,本质是一些操作,而非事物
  • 聚合/聚合根(Aggregates & Aggregate Roots): 聚合是指一组具有内聚关系的相关对象的集合,每个聚合都有一个rootboundary
  • 工厂(Factories): 创建复杂对象,隐藏创建细节
  • 仓储(Repository): 提供查找和持久化对象的方法

关于各个元素的具体含义、职责以及相关误区,可参考领域建模核心概念解析.
对于这些具体的对象,可定义一些标准领的Annotation来规范。

3.4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为上面各层提供通用的技术能力:为应用层传递消息,为领域层提供持久化机制,为用户界面层绘制屏幕组件。

基础设施层以不同的方式支持所有三个层,促进层之间的通信。
基础设施包括独立于我们的应用程序存在的一切:外部库,数据库引擎,应用程序服务器,消息后端等。

作为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InterfacesApplicationDomain三层提供支撑。所有与具体平台、框架相关的实现会在Infrastructure中提供,避免三层特别是Domain层掺杂进这些实现,从而“污染”领域模型。Infrastructure中最常见的一类设施是对象持久化的具体实现。

问: Repository作用是什么?和DAO的关系
之前对Repository也曾有过误解(在我们的系统中有一个repository层位于daoservice之间)。
DAO主要是从数据库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并且提供CRUD操作(只是对数据库表的一个封装),是一种面向数据处理的风格(事务脚本);
Repository(资源库)和Data Mapper(数据映射器)更加面向对象,通常用于领域模型中。
因为数据访问层的暴露可能会破坏对象的封装性,对象的关系和数据一致性也难以维护,所以 应该尽量避免在领域模型中使用DAO模式,推荐使用聚合本身来管理业务逻辑。

4. 模型的形态

不同的架构、不同的层、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着不一样的建模需求,因此表达相同概念的模型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态,例如:

  • 充血模型:领域模型架构中包含了领域逻辑和领域属性的领域模型。
  • 失血模型:传统三层架构中只有get/set方法,没有业务逻辑的POJO对象。
  • 贫血模型:类似充血模型,但是不包括持久化相关逻辑。
  • PO(Persistant Object):持久化对象,即DAO从JDBC取出来的对象。传统三层架构中,PO即POJO组件中的对象,存在于DAO和Service之间。
  • DO(Domain Object):领域对象,领域模型架构中,PO从数据库取出来后,有一个“重建”的概念,即根据数据还原实体,这个被还原的实体就是DO,存在于DAO和Service之间。
  •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对传统三层架构来说,该对象存在于Service和Controller之间。PO到DTO的转换可以在Service或Controller中实现。
  • VO(View Object):视图对象。Controller在返回DTO给视图时,可能还需要包括状态信息例如操作成功/失败的状态码、提示文本等。这时就需要在DTO外面再包一层,即View Object。该对象存在于Controller和Web之间,由Controller进行装配

参考文档:
https://my.oschina.net/hosee/blog/919426


Kotlin 开发者社区

国内第一Kotlin 开发者社区公众号,主要分享、交流 Kotlin 编程语言、Spring Boot、Android、React.js/Node.js、函数式编程、编程思想等相关主题。

DDD 领域驱动模型设计中的分层架构_第2张图片
Kotlin 开发者社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DDD 领域驱动模型设计中的分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