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U世毕盟上海:非名校低GT水科研小弱如何到哥大的申请历程

首先感谢GGU世毕盟上海的coordinator和(mentor)在申请季对我毫无保留的帮助和指导,下面是申请的结果:

AD: Columbia,JHU,Cornell,Stony Brook,最后选的哥大;

Rej: Stanford,Yale, 宾大,Duke, 西北,Umich,CMU以及其他现在为止没有给回复的学校。

接着介绍下我们这个组合的“奇葩”之处:我本科是南京工业大学(估计没人听说过)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3+1合作项目,大四一年要在英国学习。而我的mentor申到了Stanford的硕士,整个申请季都在美国。最后,文书老师,在国内工作。三个国家之间的时差导致我们从一开始就很难三个人一起讨论申请的情况。经常是我把CV交给mentor,mentor帮我修改科研经历,再把CV发给文书老师,每个过程中间都会间隔好几个小时。由于我的本科专业是化学,开始申请的对美国大学化工专业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在mentor和文书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申请目标和申请计划有了全面的了解。我总是能在他们那里第一时间(忽略时差的延迟)得到我想要的资料,如CV,PS的模板,面试的技巧和一些学校(如Umich)的特殊要求等等。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CV和PS几乎是卡着一些学校的deadline提交的,也算有惊无险。

下面说说我在申请时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GRE和TOFEL

我的GT成绩很平庸,刚刚达到要求(G 321,数学可耻地没有满分;T 105,口语刚好23),不过都只考了一次所以也没有想考得特别高。关于刷分我个人的观点是有充裕的时间就刷,毕竟GT成绩也算竞争力之一。但是如果没有什么还是建议多提升自己科研背景比较好。

关于选校

其实这方面我自己没有做很多的工作,都是GGU世毕盟上海的老师帮忙列的学校名单。像我这种国内非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本科学历的竞争力上已经比其他申请者弱了很多。再加上GT成绩不突出,科研背景也不是很过硬,所以我们将目标定在了综合排名前30,专业排名50左右的学校。

CV和PS

这两个文件可以说是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需要反复修改,确认没有问题才能提交。我和GGU世毕盟上海的老师在这两样东西上花了很多精力。比如反复给mentor检查CV,确保用词都很professional;给文书老师修改词语的用法等等,还要在不影响真实性的情况下尽量把research写得牛一些。我经常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纠结很久,比如掌握的电脑软件应该写什么(我只会一点C++的皮毛),学校里不好看的gpa该不该留等等。还好mentor总是能给出权威的建议,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科研

我的科研其实非常水,而且开始的时间很晚。不同于GGU的很多牛人,我大三寒假才在扬州大学(应该还是没人听说过)一个教授的手下跟研究生做催化剂的改进和多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混了两篇文章的三作。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提升自己的科研背景确实要趁早。以我自己为例,到了大三才决定向系里的教授申请进实验室,但是因为出国前杂事太多,还要忙期末考试,没去几次就放弃了。如果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联系教授,情况可能会好很多,还能拿到一封不错的推荐信。

推荐信

推荐信也是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你的申请结果。我很幸运地拿到了两封谢菲尔德大学教授的推荐信,其中一位是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系的head of department。因为他们都在中国给我们班上过课,我课后还跟他们有过一定的交流,还跟其中一位讨论了下他的研究方向跟publication,所以很轻松就拿到了推荐。我这次能申到这么好的学校跟这两封推荐信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的申请心得,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再次感谢coordinator和mentor还有为我找到GGU世毕盟上海的老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GGU世毕盟上海:非名校低GT水科研小弱如何到哥大的申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