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天气很好,宜出游。但是却有将近千人齐聚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聆听余世维老师的《辅导与激励》课程。余世维老师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关于余世维老师
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被称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
连续15年培训课程场场爆满,创下2000天的公开课记录,被誉为“华人最受欢迎的讲师”。其课酬一天将近16万元。
关于过气说
余世维老师是比较早期的培训师,因而不少人质疑他已经过气了,跟不上时代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余老师现今依然是多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且这些企业不限于国内,新加坡,韩国,日本均有分布。此外,七十高龄的他依然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40多年的企业经验以及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永远不会让一个人过气。
难怪现场有很多公司一把手亲自带着中层干部,放弃周末的休息,过来聆听余世维老师的课程。
我学到了什么?
我只听了一小节课,但是依然收获巨大,其中最主要的收获是隐性技能显性化。
我们都知道技能在职场的重要性,每个岗位都要求要有一定的基本技能,比如销售岗可能要求要有沟通能力等。但是这些技能往往是隐性的。
比如,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开始有了国外的业务,这时候销售岗位可能要求你要有一定的英文技能。于是,你的老板可能会对你说,去,把英文学好一点!这就是隐性化技能。学到多好才算好呢?根本无法衡量。
就像跟国内厨师学厨艺一样,他可能会告诉你,加盐少许,放油适量。少许?适量?那是多少呢?师傅只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么,怎样把隐性技能显性化呢?很简单,就是对每一种技能尽可能明确地说明。
拿上面那个学英语的例子来说,把“英语学好一点”换成“学好英语,达到英语6级水平”,这样就显性化了。
学厨也是一样,在国外学厨的话,师傅会告诉你放几克盐,放几勺油,非常精确易操作。
余世维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很有意思。比如,我们叫小孩抹桌子,可能会这样说,宝宝,去把桌子抹干净。宝宝拿起块抹布就去了,但是抹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否干净了。
但是国外的像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些公司光是培训抹桌子这样的工作就要训练2天的时间。该用什么样的动作,怎样抹才不会有死角,要抹几遍,桌子下面又该怎么抹……。有一整套系统化显性化的操作。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吃过小笼包,当我们说这个小笼包真好吃的时候,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好吃。又或者皮薄,馅大,肉鲜等等。
我们看看一个美国厨师是怎样做的:他用了16个月的时间,走访了52家好评如潮的小笼包馆,用三样工具去测评小笼包。第一个工具是精确到0.01克的电子秤,第二个工具是精确到0.01毫米的夹子,第三个工具是一把剪刀。通过这三个工具,测量小笼包的几个维度来计算小笼包的结构工艺:每个小笼包的重量,汤汁的重量,馅料的重量,皮的厚度。他通过这么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做出了美味的小笼包制作指南。按照他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美味的小笼包来。
这就是隐性技能显性化。只有这样以后,该技能才具有可操作性。
对我的启发:
隐性技能显性化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只可意会,但是显性的思维方式却可以言传。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也经常使用隐性的表达。比如在教学上,我经常对学生说,要多背单词;在跟客户约时间的时候,我可能会说周一见。
但是现在我可能会尽量明确地进行说明。比如,我会这样对学生说,请掌握大学英语4级要求的4500个单词。
在跟客户约时间时,我可能会说,周一上午十点一刻见可以么?
16万元一天的课程,干货非常多,我只听了一小节课,就学到了隐性思维显性化,使得我的思维方式有了转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