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国有银行,全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战略级的产品和布局。领跑的股份制银行要么选择以直销银行介入,要么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抢占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头十足。许多城商行也不甘示弱,纷纷借资金存管等方式分杯羹。
原标题:各大银行拼杀互联网金融,谁跑得最快?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记者王丽娟
转载自公众号:财经国家周刊(ID:ENNWEEKLY)
如果说两年前,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尚处于被动还击,甚至还有些毫无章法。那么,2015年银行可谓在新金融领域迈出了一大步,甚至规划了剩下的九步棋局。
细数下来,包括工、农、中、建、交在内的五大国有银行,全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战略级的产品和布局。领跑的股份制银行要么选择以直销银行介入,要么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抢占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头十足。许多城商行也不甘示弱,纷纷借资金存管等方式分杯羹。
在传统金融领域同质化竞争多年后,银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抢占先机,既被视为提升现有客户服务能力的需求,也是获取新客户的有效途径。只是,各家银行在这场新金融战役中战略战术各有不同,排兵布阵质量悬殊,胜算几率自然不一而足。
电商之战,谁将胜出?
前有蚂蚁金服声名鹊起,后有京东金融的强势追赶,跨界金融的电商平台们在支付、数据、供应链等方面颇具优势。于是,各大银行纷纷通过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领域。
其中,国有大行的态度最为积极。2012年6月建行“善融商务”平台最早上线。此后,交行“交博汇”、农行“e商管家”、中行“中银易商”、工行“融e购”也纷纷上线。只是近三年来,有些平台已略有模样,有些则依旧默默无闻。
工商银行尽管是最晚搭建电商平台的国有大行,却是跑得最快的一家。2015年3月23日,工行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品牌和一批主要产品。9月底,根据工行的发展战略,“e-ICBC”升级为以“三平台、一中心”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架构。这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战略最为明晰的一家国有银行。
工行半年报显示,“融e 购”总交易额累计达2044 亿元;“融e 联”用户突破130 万户;直销银行自年初上线以来交易额突破230 亿元。这些数据遥遥领先其他银行。
最早成立的“善融商务”去年全年累计交易额近500亿元。半年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善融商务”累计发展商户5.72 万户,累计发展会员1193 万个;上半年成交金额294.04亿元,同比增长53.56%。
农行也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2014年3月,农行专门设立了互联网金融推进工作办公室,作为专职的战略实施推进机构。农行的电子商务平台“e商管家”去年全年交易金额达到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7.0%。
中国银行则以服务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打造“中银易商”整体品牌,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
只是关于中行“中银易商”和交行“交博汇”的具体交易量,财务报表里并未做详细披露。这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数据并不乐观,羞于披露。
当然,除了国有大行之外,股份制银行也在趟银行系电商这趟浑水。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等,只是声势要小很多,而且有些银行的电商平台直接就是原来信用卡的积分商城改良过来。
电商平台之所以具备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天然优势,与其独立的结算账户、相对完整的交易数据以及完整的交易流程有关。与之相比,银行系电商大部分还停留在填充、修补交易流程的过程,因此许多平台的数据并不乐观。这些花费重金打造的电商平台,到底能为其实现金融服务贡献多大,未来似乎并不乐观。
以此来看,银行系电商的比拼,工商银行无论从影响力,还是交易量上都胜出一筹。当然,这离不开工行对此业务的重视程度,一年两次重大发布,董事长、行长都亲临现场,可见工行借此业务应对互联网金融来袭的决心。
即便如此,工行就能代表银行业成为电商行业的搅局者?当然没有那么容易,工行一直未能回应其电商平台“刷单”的问题,当然也不曾公开披露两千多亿的交易量中金融产品的占比,自然也没有披露过因电商平台带来的金融业务转换率。
总之,电商是不是银行成功闯入新金融的一项有力武器,尚属未知。
直销银行,谁能突围?
与国有大行砸钱电商不同,许多中小型银行更多选择直销银行的模式来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起,已有包括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平安银行等18家左右的银行上线了直销银行。
直销银行最大的诱惑在于,其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地域管制,真正实现了面对全网用户。特别是对传统线下网点先天不足的股份行和城商行,直销银行更是千载难逢必须要抓住的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但是,直销银行创设之初是基于轻资产、低成本运营的概念,其实在电子银行、网络银行日趋发达的今天,直销银行似乎成立以来就没有得到特别好的发展,其发展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如果说传统银行在新时期面临的是转型的压力,那么直销银行面临的则是生存的压力。
直销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监管框架能否放开的问题。目前直销银行可以办理存款,购买理财产品,可与同名银行卡相互转账,但不能发行实体银行卡,不具备消费功能,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直销银行的发展。
基于目前直销银行还是各家银行的一个具体业务部门,所涵盖的业务范围终逃不开传统金融业务。目前,各家直销银行基本定位于存款、货币基金、理财、转账、消费贷等基本产品销售,只是对传统业务转换一个销售渠道而已。
作为最早行动者,北京银行早在2013年9月就推出了直销银行模式,目前客户数突破15万人,储蓄余额近6亿元,累计销售额达9亿元。当然,后来北京银行的直销银行还陆续与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合作,还在筹备与荷兰ING银行合资成立独立法人实体直销银行,但是目前这一块业务的成绩比照后来居上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差距大很多。
根据民生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直销银行客户规模达215.59万户,如意宝申购总额5129.10亿元。根据兴业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直销银行累计客户数81.63万户,较期初增长39.54%。
再参照这几家银行在银行业的整体排名和体量来看,不难推断,直销银行业务的增速和体量与该行在整体行业排名情况有着紧密联系,并没有因为开展直销银行业务而带来整体业务量的提升。不能否认直销银行能起到服务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一定作用,但是希望借此成为引爆传统银行抢占互联网金融高地,似乎并不容易。
联姻盛行,谁具优势?
当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握手言和,将“谁颠覆谁”的姿态转换之后,两大阵营的合作越来越多,这似乎为银行跑步入场提供了绿色通道。
自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
网络借贷需要银行做资金托管以来,银行和网络借贷平台的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银行,通过为平台资质相对较高的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资金托管来分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目前,已有包括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开展了此项业务。据统计,目前已有近50家网络借贷平台与银行签署了资金托管协议。有网贷平台的负责人透露,银行资金托管对平台是好事,但是在寻求合作银行时,平台也会考虑其网关对接、资金划拨、用户体验等问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进入互联网金融的情况也很多。在互联网公司把握巨大流量入口、大规模社交和交易数据的情况下,对银行这一方合作对象的挑选也颇具话语权。在这一方面,股份制银行似乎更具优势。
其中,中信银行应该是跑得最快的一家。在与支付宝和微信分别推出虚拟信用卡失败之后,2015年中信银行与京东金融白条产品合作推出了基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信用卡产品。11月份,中信银行又与百度宣布合资成立一家百信银行。如此一来,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几家领跑的互联网公司均与中信银行有过合作。
利用当年建行与阿里共商供应链金融而未成的经验来看,股份制银行敏感度更高、决策更灵活、效率更高,这也使得在与互联网公司携手迈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争夺战中,股份制银行更有合作优势。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