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这招,让你的文章能在朋友圈疯传!

如果说营销是天空

运营就是一颗参天大树

那么我用营销的视野返观运营

--------------------------------------------------------------------------------------------------------------------------------

接着上篇文章《干货类文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传播!》说完“产品”(我的定义任何都可以是产品,个人品牌塑造同样可以看做是产品。我们接着往下说传播,你应该知道,让一个老用户能够达成二次分享的厉害!不仅仅只是带来曝光、传播量。还有一个影响就是更快的到达信任层面。你不需要做更多的一个用户养成的工作,分享天然属性就是信任。

这里拿个简单的栗子估计一说你就能明白,当你朋友圈某位好友分享了一篇文章。这里的文案是这样写的:这是一篇把二次传播说的比较透彻的文章,值得每位互联网人一读。  这里已经排除了很多因素,如你这篇文章是那种鸡汤文,流量文,还是干货文章。

这里下次我们详细去说说各种文章的组成,最终构成了你微信的属性,不同的文章构成异能有不同的盈利模式以及诉求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标题,或者推荐语引起了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是天然受信任。这个朋友原本就是这个圈子里面比较不错的朋友。

当然这里又排除了文章标题,以及内容布局。流量进来之后你必须有系统的策略,不然“流量”看完也就真的成为了一个流量节点,二没有到用户,粉丝这个层面。你文章再好,也不会有留存。

跟一个在运营领域颇有见解的作者聊起这个话题,跟他见解也是不谋而合,不管营销也好,运营也好都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而不是一个节点的成败。

当然目前是很多人都只会用一个个理论来让你感觉恩这个好,不错。但是实际这个已经把重心偏差了,没有全局观。

我经常跟面试新媒体运营的人会问这样一句话,你所谓的新媒体运营是什么,一般都是答不上来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因为目前市场上整体的感知都不会很准确,以为写好文章、做好公众号的推广就是运营了,其实不然。运营更多的是全局把控。

运营首先要做得就是把目前单个岗位的工作做好,比如说编辑、推广、策划。然后有机会给你工种的互相交叉,知道别的岗位是怎么做的,用户在那个环节是怎么想的,这个是对你全局观的一个历练。

说一个问题往往延伸出来几个知识点,因为运营本身就是比较广的一个角色。文章能不能带来价值没有关系,不要把你带进沟里这是关键。你花时间学习了,最终误导了你,这个试错纠正的一个时间成本是最高的。

回到今天的主题二次传播的几个关键点

如果你看过上一篇文章的你可能就知道,我们今天要谈的不设计技术层面上的传播,以及利益上面的传播。这个面的核心也就一个,我分享可以得到什么,看到的人可以得到什么!

技术层面的分享我就不展开讲了就说一个例子,16年初的时候,当时我给几个商家玩过几次活动,技术也算是比较新。如果你做过这个行业应该都知道,就是一个微信积分分享的一个插件。原理也算基于这个核心点。你分享了这张海报可以得到多少积分,从你的海报过来的一个粉色你又可以得到多少积分,当然这里的海报设计比较有吸引力的。之后进来的用户也会主动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达到什么积分可以兑换什么礼品。 你用这个核心观点来看市面上普遍的一些技术驱动的利益传播都是基于这个。

我今天主要谈谈从人性层面去把,二次传播的几个核心点说明白。当然上面的利益驱动也是人性层面的“利益”关,根据产品的属性不同,“利益”驱动都有不一样的价值。比如我卖的是大众消费品,受众很广,那这个利益驱动就是很有价值的。

拿出社交货币的价值的六个维度

Affiliation 归属感

Conversation 交流讨论

Utility 实用价值

Advocacy 拥护性

Information 信息知识

Identity 身份识别

一切的主动分享都基于这上面六个维度

根据不同的维度我们去组合,排列。

第一例:很多时候我们朋友看到的一些实用性的文章,比如:看完这些,我才知道原来猕猴桃可以这样优雅的吃。  标题可能会有出入,核心意思是这篇文章的内容说的一些观点是我们普遍生活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解读,原来我们之前那样的一个处理方式是多么的不科学。

第二例:平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社交,往往在社交中很少去谈论什么知识点,更多的是观点,事件的观点。比如前几天,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只有是对武汉事件从社会层面的一个解读,看完之后好像确实这么回事,在其他人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你都会去分享这个观点。

第三例:这个观点很多时候会在两个层面都会用到,粉丝的活跃度,以及二次传播。这个在社群里面玩的也比较多,比如说打卡活动。在打卡活动的时候往往都能传播比较广泛,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加入这个打卡的社群也好,活动也好。最核心是身份的识别。拿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现在在湖畔大学学习,马云安排了一次7天的打卡活动。你往往都会去主动分享的。这个圈子是我身份的象征,有荣誉感,归属感。同时也会表面我的意志力,不就是7天每天坚持看一本书吗!这个我可以干到。

这里就不把各种类型都举例说一遍了,会有很多!这里给大家一把尺子,去搜索下一下热文,排名在前面的文章满足下面几个传播点。

传播的尺子:社交货币 、诱因 、情绪 、公共性 、实用价值 =传播

看看你写的文章有几个传播点!

你以为一个营销理论可以走遍世界

其实是你知道的不够多

关注我,反正我也不知道下次写是什么时候。

安静的做微信里面最懂营销的践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完这招,让你的文章能在朋友圈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