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1张图片

美国是一个崇拜业余爱好者的国家,认为业余爱好者都是梦想家,他们痴迷于某种真实的东西,每个都有潜力成为天才、做出重大发现。美国第一档电视综艺比赛节目就是达人秀,名叫《原创业余时间》,从1948年一直播到1970年,每期展示美国工人身上隐藏的天才:会玩杂耍的机器操作工,家庭主妇的厨房乐队。观众们在家里扮演评委,通过电话或明信片投票,决定哪个节目下一期可以再上。

去年10月,退休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在一所大学为竞选总统造势,他说:“有人对我说,你从未当选过任何公共职位!你不可能知道怎么干事!我要告诉你们,诺亚方舟是业余人士造的。泰坦尼克号是专业人士建的。”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2张图片
杰克·黑特

美国记者杰克·黑特(JackHitt)拜访了多个领域的业余爱好者,如考古的、观鸟的、观星的、在自己家做转基因的。如今,业余风暴探测者在网络上互相联络,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依靠他们来预报天气,美国国家气象局承认他们是美国抵御恶劣天气的第一道防线。生物燃料界出现了1000个后院发明家,自制潜艇已经探索了海床。密歇根一个叫蒂亚戈的孩子是第18个在自家地下室建造了核聚变设施的业余爱好者。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3张图片
《一帮业余爱好者:探访美国国民性》

黑特在《一帮业余爱好者:探访美国国民性》一书中说,并非在每一个学科、每一种职业中都能找到业余爱好者。业余爱好者往往聚集于体系受到压力和干扰的地方。业余爱好者往往是错的,是疯子、不诚实、人格扭曲。他们往往很古怪,但这些正是沉迷于新观念、热爱某种东西的特征。“有一些学科一直充满着业余爱好者的激情,如天文学和古生物学。这两个领域都会把我们带进最大的问题,也许这并非巧合。如果你要在周末荒废一下,干吗不去破解宇宙的奥秘或者生命之谜呢?”

也可以说,业余爱好者在天文学领域之所以有用武之地,部分是因为这个学科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人海战术,比如给100万个星系的100万张照片归类,每张照片需要看15分钟,每天工作8小时,需要看86年,10个人来做也要9年。2000年,科学家建了一个网站,邀请世界各地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注册、给图片分类,有23万人参与。目前专业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已经发现了500多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专业人士给他们的命名非常冷静、听上去非常科学,也更加有序,但业余爱好者希望把命名做得更加好玩、更即兴,比如“车轮”、“雪茄”、“宽边帽”、“纸风车”、“蝌蚪”,都已经成了正式的名称。

2013年,美国心理学家迪恩·基斯·西蒙顿(DeanKeithSimonton)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科学天才已经灭绝了,三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科学天才,如今他已经没有研究对象了。“自然科学已经变得如此庞大,知识基础如此复杂和专业化,今天许多前沿工作一般都出现于大型的、资金雄厚的合作团队。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4张图片

生物学家罗斯·波默罗伊说,团队协作这种科研方式有好处,也有害处,会妨碍真正的创造性、妨碍天才,天才们有着未经过滤的世界观,不受先入之见的约束。如西蒙顿所说,“天才是最高水平的科学创造性,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贡献的是原创性的、有用的观念,天才们贡献的则是原创性的、有用的、让人感到惊讶的观念”,正因为他们的革命性,在一开始不一定会被接受。

黑特分析了业余爱好者成功的原因。他援引《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的一篇文章说,许多突破都是由外行做出的,外行没有背负“知识的诅咒”,在许多情况下,无知反而是福,是更加高效的起点。对某种东西一无所知往往更能发现被专业人士忽略的东西。另外,业余爱好者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完全是出自兴趣,而不是为了获利,他们更客观。

业余爱好者最后总是变得默默无闻,大部分业余爱好者最终会以失败告终,但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就会拼命地擦掉自己业余的过往,拿很多荣誉学位,在回忆录中解释说一切都是必然的,抹掉业余身份时的跌跌撞撞。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5张图片


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天才灭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