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自 豆瓣问答 Will 2011-04-04 16:03:37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811487/
非虚构 应该是来自于英文里的 Non Fiction
根据wikipedia的解释
“Non-fiction or nonfiction is an account, narrative, or representation of a subject which a person presents as fact. This presentation may be accurate or not; that is, it can give either a true or a false account of the subject in question. 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 authors of such accounts believe them to be truthful at the time of their composition. ”
试译之:非虚构写作是指某人对于一个主题进行描述、叙述、表现,并将其以事实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呈现不一定是准确的,也就是说,非虚构写作可以对被讨论的问题给出真实的或虚假的描述。然而,总的来说,我们假设写作者在创作此类描述时认为它们是真实的。
“Essays, journals, documentaries, histories, scientific papers, photographs, biographies, textbooks, travel books, blueprints,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user manuals, diagrams and some journalism are all common examples of non-fiction works......"
这是wikipedia对Non fiction包涵类型的列举。
我的理解是,对于文章是”虚构“还是”纪实“,应当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进行分析而非文本本身。在中文语境里对纪实文学的定义,显然要窄于上述关于Non fiction的定义。比如,散文、随笔,也许并不是真正的”纪实文学“,但他们也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形式。
不过对于文学的界定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我的引用来源缺乏学术性,能力更是有限,而且我也对非虚构写作究竟是什么很困惑,期待有高人解惑,也期待大家积极讨论之。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n-fiction
2. 节选自《中国作家-纪实》倡导非虚幻文学 / 曹颖新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993091.htm
目前,关于纪实文学的理论探讨还没有真正澄清许多关键性问题,比如记者的报告文学与作家的报告文学关系,新闻与报告文学的关系,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之所以纠缠不清,在于报告文学等非虚构作品既有纪实性,又有文学性。卢跃刚谈到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的重大区别在于:从技术上说报告文学强调文学性,记者写的特稿偏重叙事;从价值关注点上来说报告文学关注的是人性、人的命运。但是这种区别也不是截然的,而且也不能截然,如果那样就成了自我封闭。因为大量的好题材,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读者愿意读是第一要素。应该利用好精彩的题材,抓住新闻性,然后着重挖掘其中人的因素。而邓贤则提供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说,本刊要区别于《半月谈》等新闻性刊物,因为新闻性写作的二度创作很少。他的做法是,看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这等于是向他提供了素材,然后自己去找这个新闻作者,了解更多的信息,接下来就去挖掘它下面更深的东西。他认为,文学就在这里,要等到尘埃落定的东西才是文学。那么相应的,向后看可能成为主要的方式,以质取胜,以文化取胜,以份量取胜。这是报告文学最大的优势。
可以统领以上这些关系的是虚构与非虚构的关系。所以,关于“非虚构论坛”栏目,到会的作家非常关注。因为“非虚构”名号的提出,不仅是对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传统称呼进行置换的技术层面的操作,更具有文体革命的理论意义,即高扬了近代以来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小说、诗歌等虚构文体以外的非虚构作品类型。对此,作家、文艺理论家邢军纪认为,“非虚构论坛”的提法是很合适的,因为非虚构文学从理论上还是比较薄弱的,要通过这个刊物,建立自己的阵地,与虚构文学阵地相对峙。要把“非虚构”叫响,真正用文学来表达真实和生命。而卢跃刚则指出,《中国作家-纪实》杂志要建立两个高目标:一是通过作品引领非虚构文学的潮流,二是通过认识引领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构,即通过对这种文体的开创性的解读建构中国特色的非虚构理论框架。他还说,现在西方的非虚构文学研究是被放置到传播学里的,实际上也还未建立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只是创作很发达,比如在美国,大概80%以上的畅销书是非虚构作品。他们对非虚构的认识可能基于与我们报告文学不同的源流。我们报告文学的解读源流是从日本来的文学性解读,而不是欧美的非虚构解读,即两个分析框架。所以,要从源流上重新认识非虚构文学,建立更适合当今如此大量的、如此多样化的非虚构作品的批评体系。比如建立历史写作、社会写作的规定性。
非虚构的核心问题是题材。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写作涉及到的领域特别宽阔,人类背负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又面临着现实社会的复杂和对新时代的展望,所以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比现在有更宽阔的题材选择空间,也就是说非虚构文学写作恰逢其时。关键在于选取什么样的题材,怎样选材。邓贤认为,一方面要关注当前最热门的事件、故事,但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关注,因为眼前发生的事情只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剖面,我们要关注到更厚重的东西,忧国忧民不能忧得情绪化。历史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了。有些过去的生活被时间遮蔽了,留在了民间。如果能抓住一个小小的但是非常重要的点,把它挖出来使中国厚重的东西呈现出来,应该是大有可为。
3. 李海鹏:在南方周末写特稿(一)
blog.sina.com.cn/s/blog_482039e50100vzrv.html
· 中国式特稿
汤姆·伍尔夫1963年被《ESQUIRE》杂志派去制作一篇关于特制汽车的报道,他写得不像新闻,像印象记,题为《桔片样的糖果色流线型娃娃》,这就是新新闻的滥觞。后来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詹姆斯·鲍德温等人也加入进来,新闻小说就蔚为大观。新新闻就是借鉴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来写作新闻事件,一切技巧都可使用,惟一的原则是事实不能编造。新新闻因为实验性而在那个喜欢实验性的年代出尽了风头。理所当然,后来它退潮了,合理的成分被新闻界继承下来,就是“特稿”,普利策新闻奖为它单独设立了一个奖项。
特稿很难定义,不过可以描述为一种文学性的新闻,题材不强调硬度,截稿时限更宽松,通常不超过一万字。在中国,特稿其实早就在尝试,“报告文学”即是。可是报告文学有两个弱点,一是它不够真实客观,二是它的文学性很差劲。这两个弱点就其定义而言太有悲剧性,我说起来都觉得残忍。很多报刊多年以来也一直在做着特稿,毛病跟上述的类似。这类作品很疯狂,铺排起来没完没了,没影儿的事也可以写得纤毫毕现,只要里面有个人物红了眼圈,就一定夸张为嚎啕大哭。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特稿是从南方周末开始的。特稿的中国定义是由南方周末来下的,实际上我们一直在确定中国式的特稿该怎么做。
· 选题
南方周末特稿本身也在变,也在自我突破。在2005年之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非常重要的题材。在特稿已经在一流纸媒上形成潮流之后,题材和指向成了我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之一。我们用两年时间成熟了,或可说脱胎换骨了。比方说,我的《无情戒毒术》是一篇文笔不错的特稿,但它说了什么呢?一次手术和手术的伦理学危险。读者的注意力大半被集中于手术本身,而意义之核,伦理学危险,却不会同等地被注意到。这是作者操作的意图所致,是新闻意识的结果。从技巧上说,这篇报道还受到了普利策获奖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的影响。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一块煤的利益之旅》,作者是同一个人,同样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但它的意义之核,煤炭经济如何在我们的公路上运转,却须臾不会脱离读者的脑海。除了《无情戒毒术》之外,在写作技巧上,我的特稿已是完全独立和原创的,因为非如此不可。这是另一种新闻意识所致。这中间的差别,就是2004年和2005年的我们的不同思路。最初我们也做一些有重大指向的题目,但在2005年后,用特稿来承载其他新闻产品不能承载的意义,才成为有意识的诉求。这种思路的顶峰就是2007年末的《系统》。
《系统》是曹筠武的作品,我是编辑。这篇报道讲的是什么呢?你可以自己找去看。题材无非是网络游戏而已,但是没有任何中国新闻作品的主题和野心会比它更大。
我们始终认识到中国的现实。我们始终希望用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小故事,指向这个国家的重大问题,无论它是体育举国体制、艾滋病危机、通货膨胀对乡村生活的影响还是都市中的文化嬗变。我们不再做那种文笔生动但是意义有限的特稿。我们在中国的现实中扎根甚深。
但是,回到逻辑的原点,“轻”的特稿完全不能做吗?我从不这么认为。如果它有南香红的水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都会很高兴它出现在南方周末的版面上。在没有本质缺陷的前提下,一个足够优秀的优点可以征服一切,在任何行业里都是这样。我们不再操作南香红式的题材,不是因为这些题材不该做,而是因为南香红离开了,这样的记者已经没有了。2009年我也离开了,大概我也会留下一个小小的空洞。题材仍在那里,但适合操作的人不在了。如果你失去了一块美玉,不要想得到另一块,因为不会有另一块,重要的是用新的东西填补空缺。我想重要的是南方周末有一个丰富的人才矿床可以持续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