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事件想到的

      最近在网上关于美国制裁华为的新闻源源不断,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这意味着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许可,美国企业将不能与华为进行商业往来。换句话说,华为被美国政府“封杀”了。很快的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谷歌公司表示将停止对华为新制成的终端设备支持,比如谷歌的应用商店、谷歌地图、谷歌邮箱等产品将不能再被华为的新智能手机使用,将对华为产生巨大影响。

      同日,海思总裁何庭波内部发文称,“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多年前为应对美国政策,压在保密柜里的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平日里,我也是不太了解这些科技公司的情况,也就是吴比有时会在我旁边提起“中兴”“华为”“小米”等词汇。这一次,我专门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华为海思”是什么。原来早在1991年,华为就成立了自己的芯片设计中心,当时的华为,创立仅仅四年,员工只有几十人,资金非常紧张,一度濒临倒闭的边缘。而且当时在芯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然而,华为还是把这个部门坚持做下去,一直到2004年在设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华为海思”。华为每年投入巨量的研究经费,实际上还是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并不如直接购买美国的先进芯片划算。但是现今看来,这些投入是非常有远见的。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沿着别人的老路终于赶上了别人。在美国突然断供的情境下。华为海思的芯片成了保障企业能够继续发展的关键。华为总裁任正非6年前说过的话也成了神奇的预言:“……(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这就是古人说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凭借着“忧患意识”华为才能够早早的准备好备用芯片,让自己能够不受制于人。如果当初,选择经济、省事的进口芯片。可能现在的华为已经成为美国人的“板上鱼肉”,会被随意拿捏,也会让我们和美国的贸易协议陷入被动。对于华为来说,创办海思,自研芯片,无疑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是,对于国家和产业来说,一两家海思肯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芯片企业,需要更多的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受制于人,和平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华为事件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