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复制-linux版本

https://www.cnblogs.com/lin3615/p/5679828.html

来自:http://www.osyunwei.com/archives/7269.html,改版

mysql主从复制
本文采用的是
centos6.5+mysql-5.6.23版本
之前在 windows7安装过主从复制,现在在linux实现主从复制
mysql安装方法:
http://www.cnblogs.com/lin3615/p/4376224.html
配置:
配置MySQL主服务器(192.168.179.142)
从服务器两台(192.168.179.146,192.168.179.147)
数据库就以 test为例,
// 从这里开始配置第一台从服务器
#建立一个MySQL主从数据库同步用户 lin3615,密码123456,并授予给192.168.179.146

登陆数据库,进入控制台

insert into mysql.user(Host,User,Password,ssl_cipher,x509_issuer,x509_subject) values('%','lin3615',password('123456'),'','','');

#刷新系统授权表

flush privileges;  

 #授权用户lin3615 只能从 192.168.179.146 这个IP访问主服务器192.168.179.142上面的数据库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lin3615'@'192.168.179.146' identified by '123456';

先把 主服务器的数据库复制到 从服务器,具体方法可参考:
http://www.cnblogs.com/lin3615/p/3749438.html

配置MySQL主服务器(192.168.179.142)的my.cnf文件

vim /etc/my.cnf  

#编辑配置文件,在[mysqld]部分添加下面内容

server-id=1   #设置服务器id,为1表示主服务器,一般用IP地址接替
log-bin=mysql-bin  #启动MySQ二进制日志系统
binlog-do-db=test  #需要同步的数据库名,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可重复此参数,每个数据库一行
binlog-ignore-db=mysql   #不同步mysql系统数据库
#保存退出
service mysqld  restart  #重启MySQL
mysql -h localhost -u root -p   #登陆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查看server-id的值是否为1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主服务器,出现以下类似信息

+------------------+----------+--------------+------------------+

|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

| mysql-bin.000011 |      107 | test   | mysql            |

+------------------+----------+--------------+------------------+

1 row in set (0.00 sec)

注意:这里记住File的值:mysql-bin.000011和Position的值:107,后面会用到。

配置MySQL从服务器(192.168.179.146)的my.cnf文件

复制代码
vim /etc/my.cnf   #编辑配置文件,在[mysqld]部分添加下面内容
server-id=2   #设置服务器id,修改其值为2,表示为从数据库
log-bin=mysql-bin  #启动MySQ二进制日志系统
replicate-do-db=test   #需要同步的数据库名,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可重复此参数,每个数据库一行
replicate-ignore-db=mysql   #不同步mysql系统数据库
read_only  #设置数据库只读
service mysqld restart   #重启MySQL
复制代码

#进入MySQL控制台
#查看server-id的值,必须为上面设置的2,否则请返回修改配置文件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erver_id     | 2     |

+---------------+-------+

1 row in set (0.01 sec)

#停止slave同步进程
stop slave; #此选项,之前测试时用 slave stop/slave start(启动),现在测试一直报错,日志无法查看,原来是命令不对,搞了半天才知道
#执行同步语句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79.142',master_user='lin3615',master_password='123456',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107;
#开启slave同步进程
start slave; 
#查看slave同步信息
SHOW SLAVE STATUS\G 
出现以下内容

*************************** 1. row ***************************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Master_Host: 192.168.179.142

Master_User: lin3615

Master_Port: 3306

Connect_Retry: 60

Master_Log_File: mysql-bin.000011

Read_Master_Log_Pos: 107

Relay_Log_File: mysqlslave-relay-bin.000004

Relay_Log_Pos: 253

Relay_Master_Log_File: mysql-bin.000011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Replicate_Do_DB: test

Replicate_Ignore_DB: mysql

Replicate_Do_Table:

Replicate_Ignore_Table:

Replicate_Wild_Do_Table:

Replicate_Wild_Ignore_Table:

Last_Errno: 0

Last_Error:

Skip_Counter: 0

Exec_Master_Log_Pos: 107

Relay_Log_Space: 560

Until_Condition: None

Until_Log_File:

Until_Log_Pos: 0

Master_SSL_Allowed: No

Master_SSL_CA_File:

Master_SSL_CA_Path:

Master_SSL_Cert:

Master_SSL_Cipher:

Master_SSL_Key:

Seconds_Behind_Master: 0

Master_SSL_Verify_Server_Cert: No

Last_IO_Errno: 0

Last_IO_Error:

Last_SQL_Errno: 0

Last_SQL_Error:

Replicate_Ignore_Server_Ids:

Master_Server_Id: 1

1 row in set (0.00 sec)

mysql>

注意查看: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以上这两个参数的值为Yes,即说明配置成功!

// 结束配置第一台从服务器
同理,配置第二台,从从服务器开始,重新设置一个新的用户名
即:
#建立一个MySQL主从数据库同步用户 lin3615_1,密码123456,并授予给192.168.179.147

insert into mysql.user(Host,User,Password,ssl_cipher,x509_issuer,x509_subject) values('localhost','lin3615_1',password('123456'),'','','');

重复第一台从库的设置即可

接着可以测试,在主库上进行 curd

在slave服务器上执行 show slave status,
可以看到很多同步的参数,要注意的参数有:
Master_Log_File:slave中的I/O线程当前正在读取的master服务器二进制式日志文件名.
Read_Master_Log_Pos:在当前的 master服务器二进制日志中,slave中的I/O线程已经读取的位置
Relay_Log_File:SQL线程当前正在读取与执行中继日志文件的名称
Relay_Log_Pos:在当前的中继日志中,SQL线程已读取和执行的位置
Relay_Master_Log_File:由SQL线程执行的包含多数近期事件的master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名称
Slave_IO_Running:I/O线程是否被启动并成功连接到master
Slave_SQL_Running:SQL线程是否被启动
Seconds_Behind_Master:slave服务器SQL线程和从服务器I/O线程之间的差距,单位为秒计

slave同步延迟情况出现:
1.Seconds_Behind_Master不为了,这个值可能会很大
2.Relay_Master_Log_File和Master_Log_File显示bin-log的编号相差很大,说明bin-log在slave上没有及时同步,所以近期执行的 bin-log和当前I/O线程所读的 bin-log相差很大
3.mysql的 slave数据库目录下存在大量的 mysql-relay-log日志,该日志同步完成之后就会被系统自动删除,存在大量日志,说明主从同步延迟很厉害

mysql主从同步延迟原理
mysql主从同步原理
主库针对读写操作,顺序写 binlog,从库单线程去主库读"写操作的binlog",从库取到 binlog在本地原样执行(随机写),来保证主从数据逻辑上一致.
mysql的主从复制都是单线程的操作,主库对所有DDL和DML产生 binlog,binlog是顺序写,所以效率很高,slave的Slave_IO_Running线程到主库取日志,效率比较高,下一步问题来了,slave的 slave_sql_running线程将主库的 DDL和DML操作在 slave实施。DML,DDL的IO操作是随即的,不能顺序的,成本高很多,还有可能slave上的其他查询产生 lock,由于 slave_sql_running也是单线程的,所以 一个 DDL卡住了,需求需求执行一段时间,那么所有之后的DDL会等待这个 DDL执行完才会继续执行,这就导致了延迟.由于master可以并发,Slave_sql_running线程却不可以,所以主库执行 DDL需求一段时间,在slave执行相同的DDL时,就产生了延迟.

主从同步延迟产生原因
当主库的TPS并发较高时,产生的DDL数量超过Slave一个 sql线程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延迟就产生了,当然还有就是可能与 slave的大型 query语句产生了锁等待
首要原因:数据库在业务上读写压力太大,CPU计算负荷大,网卡负荷大,硬盘随机IO太高
次要原因:读写 binlog带来的性能影响,网络传输延迟
主从同步延迟解决方案
架构方面
1.业务的持久化层的实现采用分库架构,mysql服务可平行扩展分散压力
2.单个库读写分离,一主多从,主写从读,分散压力。
3.服务的基础架构在业务和mysql之间加放 cache层
4.不同业务的mysql放在不同的机器
5.使用比主加更了的硬件设备作slave
反正就是mysql压力变小,延迟自然会变小

硬件方面:
采用好的服务器

mysql主从同步加速
1、sync_binlog在slave端设置为0
2、–logs-slave-updates 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接收到的更新不记入它的二进制日志。
3、直接禁用slave端的binlog
4、slave端,如果使用的存储引擎是innodb,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2

从文件系统本身属性角度优化
master端
修改linux、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etime属性, 由于每当读文件时OS都会将读取操作发生的时间回写到磁盘上,对于读操作频繁的数据库文件来说这是没必要的,只会增加磁盘系统的负担影响I/O性能。可以通过设置文件系统的mount属性,组织操作系统写atime信息,在linux上的操作为:
打开/etc/fstab,加上noatime参数
/dev/sdb1 /data reiserfs noatime 1 2
然后重新mount文件系统
#mount -oremount /data

主库是写,对数据安全性较高,比如sync_binlog=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之类的设置是需要的
而slave则不需要这么高的数据安全,完全可以讲sync_binlog设置为0或者关闭binlog,innodb_flushlog也可以设置为0来提高sql的执行效率
1、sync_binlog=1 o
MySQL提供一个sync_binlog参数来控制数据库的binlog刷到磁盘上去。
默认,sync_binlog=0,表示MySQL不控制binlog的刷新,由文件系统自己控制它的缓存的刷新。这时候的性能是最好的,但是风险也是最大的。一旦系统Crash,在binlog_cache中的所有binlog信息都会被丢失。
如果sync_binlog>0,表示每sync_binlog次事务提交,MySQL调用文件系统的刷新操作将缓存刷下去。最安全的就是sync_binlog=1了,表示每次事务提交,MySQL都会把binlog刷下去,是最安全但是性能损耗最大的设置。这样的话,在数据库所在的主机操作系统损坏或者突然掉电的情况下,系统才有可能丢失1个事务的数据。
但是binlog虽然是顺序IO,但是设置sync_binlog=1,多个事务同时提交,同样很大的影响MySQL和IO性能。
虽然可以通过group commit的补丁缓解,但是刷新的频率过高对IO的影响也非常大。对于高并发事务的系统来说,
“sync_binlog”设置为0和设置为1的系统写入性能差距可能高达5倍甚至更多。
所以很多MySQL DBA设置的sync_binlog并不是最安全的1,而是2或者是0。这样牺牲一定的一致性,可以获得更高的并发和性能。
默认情况下,并不是每次写入时都将binlog与硬盘同步。因此如果操作系统或机器(不仅仅是MySQL服务器)崩溃,有可能binlog中最后的语句丢失了。要想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sync_binlog全局变量(1是最安全的值,但也是最慢的),使binlog在每N次binlog写入后与硬盘同步。即使sync_binlog设置为1,出现崩溃时,也有可能表内容和binlog内容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2、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很管用)
抱怨Innodb比MyISAM慢 100倍?那么你大概是忘了调整这个值。默认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务提交或事务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志写入(flush)硬盘,这是很费时的。特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缓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时。设成2对于很多运用,特别是从MyISAM表转过来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写入硬盘而是写入系统缓存。
日志仍然会每秒flush到硬 盘,所以你一般不会丢失超过1-2秒的更新。设成0会更快一点,但安全方面比较差,即使MySQL挂了也可能会丢失事务的数据。而值2只会在整个操作系统 挂了时才可能丢数据。

3、ls(1) 命令可用来列出文件的 atime、ctime 和 mtime。
atime 文件的access time 在读取文件或者执行文件时更改的
ctime 文件的create time 在写入文件,更改所有者,权限或链接设置时随inode的内容更改而更改
mtime 文件的modified time 在写入文件时随文件内容的更改而更改
ls -lc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ctime
ls -lu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atime
ls -l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mtime
stat filename 列出atime,mtime,ctime
atime不一定在访问文件之后被修改
因为:使用ext3文件系统的时候,如果在mount的时候使用了noatime参数那么就不会更新atime信息。
这三个time stamp都放在 inode 中.如果mtime,atime 修改,inode 就一定会改, 既然 inode 改了,那ctime也就跟着改了.
之所以在 mount option 中使用 noatime, 就是不想file system 做太多的修改, 而改善读取效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主从复制-linux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