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节点间通信和数据交互分析

以太坊节点间通信是指本地节点和peer节点之间的按照p2p线上协议标准实现的数据收发过程。其中peer节点从发现协议维护的活跃节点列表中获取。
p2p消息传输协议详细介绍请看: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C3%90%CE%9EVp2p-Wire-Protocol

ethereum线上传输协议详细介绍请看: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Ethereum-Wire-Protocol

要说明p2p和eth线上协议,涉及到软件架构中的3层:

  • service层: 提供PeerManager和ChainService
  • protocol层: 实现p2p-protocol 和eth-protocol命令报文的收发
  • network层: 接收tcp连接的原始数据并解析,分发给相应的协议

下面主要分析p2p-protocol和PeerManager,来说明这几层之间的交互流程。

1. 概述

本地节点需要和指定数量的peer维持tcp连接, 如果连接的节点数不足, 从节点发现协议维护的活跃节点列表中动态获取节点信息。

本地节点监听peer的tcp连接, 当有peer连接时,为每个peer都维护一个Peer数据结构,在这个Peer结构中实现了protocol层和network层:network层负责消息的收发, 并分发给protocol层的p2pProtocol和ethProtocol。

2. network层

网络层的详细功能将下图:

以太坊节点间通信和数据交互分析_第1张图片
image
  1. PeerManager服务启动时,在p2p端口上启动tcp连接的监听;
  2. PeerManager服务启动时,如果配置有bootstrap, 会主动进行连接;
  3.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连接到一个peer, 都会建立一个Peer结构, 配置protocol层的协议( p2pprotocol,ethprotocol);
  4. 在Peer结构初始化时,使能network层的数据收发功能;
  5. 本node和peer建立tcp连接后, 首先需要进行加密认证:
    5.1 在初始化Peer结构的多路复用的会话分发器时, 作为连接的发起者(发起者知道对端的公钥), 会发送一个hello认证消息;
    5.2 等发送协程起来后,hello认证消息就会被发送出去;
    5.3 对端的Peer结构也是首次收到消息,即该hello认证消息, 在对端的分发器层需要专门处理该hello认证消息;
    5.4 对端验证该消息的签名, 回复一个认证确认消息;
    5.5 然后本端和对端都发一个hello认证消息,触发定时发送ping包,进行心跳保活;
  6. 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都是通过缓存队列异步执行的,方便控制发送速率和数据块大小。
  7. 首次和peer通信时,peer发过来的hello报文后, 该函数检查是否允许连接该peer是否超过配置最大的连接数, 超过了则不允许连接;是否是重复连接。

2.1 消息发送

  1. 每个Peer都有一个send_packet接口,用户发送已经组装好的消息报文;
  2. 发送的消息目前只支持p2pProtocol和ethProtocol协议层的格式;
  3. 消息送给消息复用分发器mux,组装成Frame格式
    3.1 组装成Frame是为了RLP序列化编码,帧数据提供了报文的大小,报文的协议;
    3.2 Frame有2种形式:单帧,多帧;
    3.3 单帧的格式如下: header || header-mac || frame || mac
    3.4 多帧的格式如下:
    header || header-mac || frame-0 || [ header || header-mac || frame-n || ... || ] header || header-mac || frame-last || mac
  1. 消息也可以带有优先级,因此, 消息在组装Frame后,根据类型分别进入3中不同类型的队列:normal队列,chunked队列,priority队列;

  2. 从上面3个队列中根据pws(protocol-window-size)大小和队列中frame数据组装成数据流,方法如下:
    5.1 normal队列和priority队列中存在Frame:分别获取pws/2字节的报文数据(以frame为单位)
    5.2 chunked队列和priority队列中存在Frame:分别获取pws/2字节的报文数据(以frame为单位)
    5.3 normal队列和chunked队列中存在Frame:分别获取pws/2字节的报文数据(以frame为单位)
    5.4 其他情况,从有数据的队列中获取pws字节的frame;
    5.5 所有获取的数据字节数大于pws才可以发送;

  3. 对上面取出来的frame数据进行加密,在放入发送队列:message_queue;

  4. 线程_run_egress_message监听该队列, 发送最终的数据给peer;

2.2 消息接收

收到原始的tcp数据流后, 需要解析为消息, 并根据protocolID和cmdID分发给p2pProtocol和ethProtocol协议。

3. 协议层

protocol层处于service层和network层之间,实现了一系列的命令。

3.1 命令消息

在协议层实现p2p线上协议定义的命令。

协议层的实例比如ethProtocol协议实例,对于每个命令消息,在初始化时都会生成下面3个方法(X是命令名字):

  • protocol.create_X(*args, **kargs)
  • protocol._receive_X(data)
  • protocol.send_X(*args, **kargs)

其中send_Xprotocol.send_packet(protocol.create_X(*args, **kargs)) 的简写。

以太坊节点间通信和数据交互分析_第2张图片
image

上图是ethProtocol协议实例举例,比如发送和接收block对应的接口分别是send_newblock()_receive_newblock() 处理, 最后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 receive_newblock_callbacks()

3.2 接收命令报文

接收从网络层的报文的入口是 protocol.receive_packet

protocol.receive_packet中:

  1. 从peer的netwwork层接收报文;
  2. 根据命令的结构,对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并保存为dict;
  3. 根据cmd_id得到cmd_name,执行cmd_name对应的receiveX(...)函数,即command.receive();command.receive()中默认执行的是注册的回调函数: protocol.receive_X_callbacks
  4. 依次执行注册的callbacks;

3.3 发送命令报文

直接调用send_X函数。

4. P2PProtocol协议层

以太坊节点间通信和数据交互分析_第3张图片
image

P2PProtocol有4个命令:

  • hello: cmd_id = 0 握手报文

    发送: send_hello(...)

    接收: 在hello命令的receive中

    1. 先注册ethProtocol, 实现位置:proto.peer.receive_hello(proto, **data)
    2. 启动定时发送ping的任务: BaseProtocol.command.receive(self, proto, data)
  • disconnect: cmd_id = 1 关闭连接报文

  • ping: cmd_id = 2 保活的心跳报文,定时发送ping给peer;

  • pong: cmd_id = 3 保活的心跳报文,收到ping后,回一个pong;

p2pprotocol还包括一个连接监视器:

self.monitor = ConnectionMonitor(self)

在ConnectionMonitor中, 设置了pong消息和hello消息的回调函数:

self.proto.receive_pong_callbacks.append(self.track_response)
self.proto.receive_hello_callbacks.append(lambda p, **kargs: self.start())

receive_pong_callbacks: 计算ping和pong的时间间隔

receive_hello_callbacks: 启动定时发送ping 的保活消息任务: 计算ping消息是否超时

5. 服务层: PeerManager

Peermanager负责和peer的连接,并维护peer结构.

5.1 peer连接

peer连接分2种:我去连peer, 等待peer来连我。

等待peer来连我(不知道peer的公钥)

在初始化时, 已经在p2p监听端口上启动了一个tcp服务, 监听tcp客户端的连接。

如果新的连接进来, 启动一个协程执行已注册的处理函数: _on_new_connection , 流程如下:

peer = self._start_peer(connection, address)

  1. 创建一个Peer结构(继承自Greenlet) peer = Peer(self, connection, remote_pubkey=remote_pubkey) ,详细过程见下面小节.
  2. 设置peer挂掉时的回调函数 peer.link(on_peer_exit)
  3. 保存peer self.peers.append(peer)
  4. 调度peer运行 peer.start() . 最终通过_run启动3个协程, 处理network层的原始数据分发,详见下面小节.

主动连接peer(知道peer的公钥)

有2种情况需要主动连接peer:

  1. 在初始化时,如果配置了bootstrap,主动连接bootstrap;
  2. 监视协程_discovery_loop线程定时检查,检测到连接的peer数量少于指定数量时, 从节点发现协议kademlia维护的活跃节点列表中选取节点进行连接;

peer = self._start_peer(connection, address, remote_pubkey)

5.2 peer广播

接口:broadcast(protocol, command_name, ...)

这是一个通用函数, 可以广播指定协议的指定命令. 可以指定广播的peer数量, 和指定排除那些peer.

对于符合要求的peer, 根据command_name 找到对应的send_函数,, 发送要求的数据.

6. Peer

peer实现network层和protocol层, 主要功能实际上在上文中已经详细介绍:发送消息, 接收数据并解析, 分发给相应的Protocol协议。

6.1 peer的初始化

  1. 创建一个加密的多路复用的command分发器self.mux = MultiplexedSession(privkey, hello_packet, remote_pubkey=remote_pubkey) ,在MultiplexedSession初始化中:
    1.1 hello_packet报文是p2p协议的cmdID=0的协议报文
    1.2 新建一个rlpx_session,用于加密会话数据
    1.3 如果已知peer的公钥,和peer进行加密握手: _send_init_msg()
    auth_msg = self.rlpx_session.create_auth_message(self._remote_pubkey)#创建认证消息 auth_msg_ct = self.rlpx_session.encrypt_auth_message(auth_msg) #加密认证消息 self.message_queue.put(auth_msg_ct) #发送加密后的消息
  1. 注册p2p协议, 启动和peer连接的服务self.connect_service(self.peermanager)
    2.1 实例化一个线上协议: P2PProtocol
    2.2 在复用器中增加该协议: self.mux.add_protocol(protocol.protocol_id)
    2.3 启动该协议(P2PProtocol): protocol.start()。执行的是baseProtocol的start(), 注册自定义的收到命令消息后的回调函数

6.2 Peer在network层收发数据

在收到一个新的peer的连接到时候, 实例化一个Peer结构, 然后会触发peer.start(), 创建3个协程分别处理收发报文:

_run_ingress_message

  1. 等待读事件: self.safe_to_read.wait()
  2. 每次读取最多4k数据: imsg = self.connection.recv(4096)
  3. 将消息加到分发器中: self.mux.add_message(imsg)
    3.1 对消息进行解码, 因为是流数据, 需要解析消息,并对消息进行解密
    3.2 add_message有两个定义
  • 第一次收到消息时处理函数是 _add_message_during_handshake
  1. 如果是连接的发起者, 收到的第一个消息是认证确认消息,如果是连接的接收者 , 收到的第一个消息是hello认证消息
  2. 解密消息,并验证签名(对端使用本节点的公钥进行签名)
  3. 如果是连接的发起者, 再发送一个hello认证消息给对端, 如果是连接的接收者, 验证成功后, 回复一个认证确认消息, 然后需要再发送一个hello认证消息给对端
  • 以后的消息处理入口是: _add_message_post_handshake

_run_decoded_packets

  1. 从packet_queue获取报文数据
  2. 解析消息,并对每个消息解析protocol, cmd_id
  3. 发给protocol层的receive_packet(pkt)

_run_egress_message

  1. 从message_queue中获取报文,并发送
  2. 刚启动该监听任务时, 如果是本连接的发起者, 那么队列中已经有一个hello的认证消息, 此时会马上将该消息发送出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太坊节点间通信和数据交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