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电影《牛虻》片头曲

      《牛虻》是由前苏联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所写的电影配乐,因为特别喜欢作曲家的音乐,特意去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原著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所写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在19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时代背景下青年意大利党员亚瑟在继任神父的欺骗下泄露了党的机密,被捕入狱,出狱后得知继任神父是其生父,痛苦万分,制造自杀假象逃离数年。后来以“牛虻”之名组织武装起义,后来起义失败,被捕入狱。最后越狱失败,惨遭杀害的悲惨故事。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当时的肖斯塔科维奇也正遭受着政治挫折,此曲创作以传统手法为主,片头曲为大型管弦乐队编制,气势恢宏,既体现了作曲家德深厚作曲与配器功底,又很好的结合影片内容与时代背景,将“牛虻”这一悲壮的革命家鲜活的体现出来。


赏析电影《牛虻》片头曲_第1张图片
来源:百度百科

      此曲一开始由一声“钟响”打开序幕,随后有节奏性的伴随管弦乐队,如图一。这第一声既是警钟,预示着危险和不安;也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再大的困难也要勇于面对。随即管弦乐队进入小调性乐段A段,由弱至强,从低音区开始,弦乐组循环切分节奏型,音高不断抬升,管乐组中的长号、大号与钟声相互呼应,充满了抗争性,将整体情绪步步推进,表达了以“牛虻”为代表的革命者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段音乐带有回旋曲性质,但我觉得更具进行曲风格。距离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和作曲家本身所处环境,同样也出现着一批同“牛虻”般为国家的未来革命着的先辈们。


赏析电影《牛虻》片头曲_第2张图片
图一

      全曲开始由弦乐组演奏图一旋律,在进行两次变化重复后,弦乐组将旋律音高推至高音区,并在小字三组C音以四分音符级进上行至F。将情绪推进最饱满时,瞬间,由铜管接手旋律,落至小字组G音开始旋律演奏,如图二。此段节奏型依旧是图一的节奏型,并进行了三次重复。旋律从小字三组高音区到小字组的低音区的张力体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写作功底,瞬间音区的急转直下,体现了戏剧性,也侧面反映了作曲家对于电影的深刻理解。太多的革命事业眼看着光明的到来,但现实的残酷,不得不继续面对黑暗。这种大起大落的听感在看完影片后对此处的音乐设计更为印象深刻。让我想到了“牛虻”被神父告密后锒铛入狱的情景,他本是满心欢喜的认为神父是理解并支持他的啊!

      然而,这样的冲击并没有打击“牛虻”的革命决心,由铜管乐器所奏的图二在我听来,三遍的旋律重复,既有面对背叛的失落,也有自我调整心态,认清现实的冷静。从这开始音乐进入了B段,整体音区比A段有所降低,似“牛虻”的蛰伏期,并与A形成对比。


图二

       “牛虻”的革命信念坚不可摧,这点打击算得了什么,B段结束后紧接着A1段开始,弦乐组演奏与A相同的旋律,但音区高至小三组,是B段之后的一种大爆发。其配器织体也更为复杂,铜管组的柱式和声的演奏方式似坚定的步伐,烘托出了情绪的壮烈之感。但是,现实的残酷让我们为之叹息,结尾时的情绪回落到此曲开头时的沉重音区。与开始不同的是,“牛虻“作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结尾处情绪较为失落、无力,作为此影片的片头曲,预示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和作曲家内心的无奈与惋惜。

       如两图所示,作为影片片头曲的主题旋律,贯穿始终,当我听到这个旋律时想到了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和中国民歌类“劳动号子”(比如澧水号子),我觉得这类曲子的灵魂之处在于都运用了前八后十六或者前四后八的节奏型。此曲一上来便是这种节奏型开始,并持续整曲,高度统一。而且这种旋律还有一种吹响号角的感觉,特别能感染别人、带动情绪。

       虽然这只是《牛虻》电影的片头曲,但其旋律进程和整体配器都高度凝练,并且情绪表的淋漓尽致。看过影片之后再去欣赏片头曲,惊奇的发现旋律线条似主人公波荡起伏的人生,坚定的革命信念不被撼动,即使死去,也只是对其肉体消亡的惋惜,但其精神如同“号角”般永不消逝!虽然片头曲的结尾处是做渐弱处理,似是一种惋惜和无奈的情绪。但在我看来还有一层意义在于,其精神的号角不断向远方传去,虽然在我们所听的范围里它是不断消失了,但是“牛虻”的革命精神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赏析电影《牛虻》片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