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符号学基础》早读05:学派大不同

#短毛猫书房#《符号学基础》早读05:学派大不同_第1张图片

诠释项是个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

昨天约翰·迪利以温度计举例说明诠释项。温度计是感知周围温度的符号。诠释项既不是周围温度本身,也不是温度计,而是温度计的刻度理应代现的环境条件。

温度计可能显示不准,可能读数的人看错了,而诠释项就是温度计工作正常、读数也没错的状态。

我曾试图以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来套诠释项这个概念,诠释项是所指,但是发现套不上,温度计显示出来的刻度已经是所指。

索绪尔和皮尔斯的体系不同。

第三章 补篇

1、作为心智事件的诠释项

任何思想都非借助符号不可。任何符号都有一个诠释项。下面这一段话知道在说什么,但还理解不了。

每一个符号都以诠释项为前提。

这句话好理解,诠释项的存在是基础,温度计如果不理应代现周遭温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就认知的机制而言,最基本的诠释项是生物的生物学天性本身,它其实并不规定哪些感觉将实际出现,却规定着首先有哪些可供知觉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可能性。

大概是说,生物学生理学是最初的诠释项。直觉上,这跟广告首先是生理学上的考量,其次才是心理学上的研究是一个道理。你要让受众记住,就得遵循记忆的规律。

第一个诠释项是生物的天性,为生物学遗产;第一个对象是生物的环境,它经由认知的渠道从一些侧面影响到生物;可是,第一个符号是观念,它把环境的影响变为可取或者不可取的对象,从而形成了最初的经验。

2、作为符号的观念

似懂非懂。

当形成一个关于大象的观念时,实际上存在着三者。观念“大象”是符号,谈到大象浮现的影像或者认知是对象,另外现实世界中的大象。

这种三价结构能够让我们在对象在知觉领域中并无物理存在的情况下思考它。

然后,硬着头皮读下去,完全不知所云。

难怪索绪尔比皮尔斯要更容易被接受。皮尔斯一脉的论述,简直读不下去。比如主体间性的概念。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不学无术,无奈。

不难理解的是观念也是符号,或者说脑海中所呈现出来的观念必须借助符号。

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们的物理构成可以引导我们形成关于客观关系的经验和认知。

这句话也好说。

这些关系忠实地反映了主体间性的本质结构,后者至少曾经独立于和先于对形成于当时当地的客观关系的经验。

看了主体间性的几个解释,还是那些有历史眼光的解释更容易理解。

以下引用自360问答,有删减:

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

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

以此为钥匙。明天再读《作为符号的观念》一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短毛猫书房#《符号学基础》早读05:学派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