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 刘俊晶】如同前两年优酷土豆、美团大众点评网、携程去哪儿的故事一样,滴滴打车和曾经的对手快的打车合并成立滴滴出行,滴滴出行今天又和Uber中国合并。在8月1日不到十个小时里,两者历经了几轮传言和几轮辟谣。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一封疑似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的公开信被泄露,该文章显示Uber中国与滴滴正有意合并。随后,滴滴出行副总裁陶然以及Uber中国均出面否认。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但该日下午,意外的反转局面开始出现。
8月1日下午,滴滴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并将收购优步中国品牌的消息被证实。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公开确认,滴滴出行将与Uber进行合作,“将让整个移动出行行业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围观者只能感叹,一切都是套路。
从程维公布在微博的公开信息显示,滴滴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在中国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将向优步投资10亿美元,Uber全球将取得新公司20%的股权,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将高达350亿美元。
同时,滴滴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据报道称,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至此,滴滴也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程维(左)与柳青(右)
而就管理层而言,滴滴创始人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不过,优步中国表示,其未来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其表示,司机和乘客将继续获得稳定服务。然而,相对于两者甜蜜蜜的“秀恩爱”,行业内和市场上正因二者的合并面临着极大的冲击。未来的出行市场将成为何种格局?何种规则?目前,无论是滴滴还是Uber都没有表态,但改变可能正在开始。
“实际上我们也不太清楚未来是否会有变化。”8月1日,滴滴出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而另一方面,这两个市场巨头的合并,会不会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也成为两者“在一起”能否最终实现的关键。
“滴滴与Uber宣布并购重组究竟能不能够成行,根据反垄断法要求,他们需要提前向商务部进行反垄断申报,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两者的市场份额以及在相关市场的表现都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了排他性影响,那么就有待商务部进一步审核;二是以上问题都不存在的话,那么双方并购就能够无条件地被允许。”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
烧钱:一年亏掉“东风+福田”
不论是交易金额还是合作方式,此次合作可谓中国共享出行领域里程碑式的交易,而伴随着国内出行领域排名前两大巨头的合作,共享出行领域也将迎来巨无霸式企业,该市场的游戏规则或将进一步被改写。
目前,共享出行领域呈现“四分天下”的局面,分别是滴滴、Uber中国、神州租车以及易到。目前,滴滴宣称占据着专车市场上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Uber中国之前也对外宣布拥有30%的专车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网约车之前并没有获得合法身份,中国市场具体规模也无法完全统计。但不管怎样,滴滴出行是出行市场的最大份额,如今两者合并,毫无疑问会在专车市场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剩下的两家公司来说,这种打击是可想而知。“神州租车是自有车辆,走重资产路线,发展速度受限;易到背后是乐视投资,靠补贴打天下,但是充值100%返现取消改为50%后,交易额大幅下降;此次滴滴和Uber合作成真,一方面有此前网上约车合法政策的促进,根本因素则是投资人难以接受出行领域烧钱大战的玩法。”一位出行领域的创业者对记者分析。
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据彭博社报道,目前Uber在中国的亏损已经超过20亿美元(约130亿元人民币)。而滴滴出行2015年的亏损额也超过了100亿元,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财报显示其净亏损额也已经达到了收入的三倍还多。在2015年,两者的亏损已经超过200亿元,可能会接近300亿元的规模。这种亏损有多吓人?
简单的举个例子。以汽车行业来说,东风汽车(SH.600006)和福田汽车(SH.600166)的市值分别为153亿元、180亿元。而福田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商用汽车制造商,滴滴出行和Uber一年相当于烧掉了两个如此规模的企业。实际上,早在一个月前,就有Uber投资人表示,应该停止这种“烧钱”式的投入。
7月初,有彭博社的消息称,投资者正力促滴滴与Uber中国停止烧钱大战。彭博社表示,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Bill Gurley几个月之前曾与滴滴总裁柳青在美国的一次会议上有过简短交流,并且柳青今年还与Uber高级副总裁Emil Michael见过面。而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Uber投资人表示,他们已经与滴滴股东进行了十多次会议和通话,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同时,投资者提出将Uber中国并入滴滴,Uber成为滴滴小股东这一方案。
当时,滴滴官方对此事表示否定。但今日的合作恰好印证了当日的传闻。当然,推动Uber中国区业务与滴滴合并,并不仅仅是投资人不愿意再砸钱。对Uber而言,这也是源自其推动IPO的关键一环——控制住在中国市场的亏损。而如今看来,这毫无疑问构成了合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而此次滴滴与Uber合作,也被认为是双方共同的投资者贝莱德、高瓴资本、老虎基金、中国人寿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出行领域)最终还是要回归价值的,公司一直亏肯定没法向投资人交代。这次二者合作,一方面Uber通过合并的方式结束中国市场的‘烧钱战争’,也是其全球业务布局之下对于资本市场的妥协。”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
改变:“剪羊毛”即将开始?
因为烧钱无法持续而选择在一起,对消费端的触动还是很大。“看到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的消息后,最担心的就是约车价格会上涨。之前已经涨过一轮了,但目前为止仍比出租车价格划算。一旦价格过高,则没有继续使用约车软件的必要。”一位几乎每天出行都离不开约车软件的王姓女士告诉记者,价格仍是她选择出行软件的根本因素。
而对于专车软件的司机而言,补贴是否会调整则是其最为关注的问题。一位曾经供职于易到平台现转至滴滴的吴姓司机吴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几个出行软件的单公里价格留给司机的空间有限,没有补贴的话并没有哪个人愿意继续干。如果未来奖励和补贴都取消的话,不会像现在一样专职干专车司机,只会业余时间跑跑活。”
而上述出行领域的创业者认为,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后的确会对出行领域的格局造成影响,但一旦其对于司机的“奖励”和消费者的“补贴”调整过于低于市场的预期,那么马上就有其他新的打车软件出现,“专车市场的成熟度远未达到可以‘一言堂’的局面,未来肯定是市场和专车软件之间相互摸索找到一个平衡点。”
7月28日,中国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宣布网约车合法,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部国家级的网约车法规。但是网约车合法后,几乎所有的约车软件都对价格进行了调整。据不完全统计,滴滴与优步先后提价30%,易到对将充值返现100%返现降为50%,对于司机的每日完成订单量奖励也完全取消。
在网约车新规中,其征求意见稿第3条中的“网络预约出租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这一次修改为“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有分析认为,政策层面已经将将定价权交给了网约车平台。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中还规定,网约车平台还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这也意味着为专车平台的价格制定了“上限”和“下限”。
但是在市场和政策并未明晰的价格“上限”和“下限”之间,专车平台难以为继的补贴模式注定了未来约车价格的走势,而此次占据出行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两巨头合并之后,消费者在定价层面可以说已经失去了议价能力和别的选择余地。
“未来约车市场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垄断的局面将难以避免。”汽车行业分析师赵宇告诉记者。而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杨红卫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如果两者的合并最终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垄断,那么可能面临着被拆分的命运。“我们看到反垄断法在这两年开始逐渐发力,对于滴滴和Uber中国这次合并而言,还需要作进一步观察。”
此前,由于网约车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市场份额并不清晰,这也使得出行市场存在诸多模糊地带。(经济观察网记者高飞昌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