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有质感的
低成本科幻片
[ 幽 冥 ]
出了资源
小编在第一时间
进行了验片
新一代“反派”登场
就设定和观感而言,[幽冥]类似于大火大热的丧尸片。以人类为载体的有害生物,在沦为废墟的城市里肆意彰显着强大的破坏力。
与之对抗的正常人,战力值亦与[新丧尸出笼]、[生化危机]系列里的救世主们不相上下。
不过本片的特殊性在于,反派生物自带灵异属性,且与科幻、战争等元素自然融合,丰富性要强上许多。
单看电影海报,会有种低成本科幻战争片的既视感,粗糙的字体与创意,撑不起此类题材应有的酣畅淋漓。但好在,成片的质量并不算差。
[幽冥]里的异类生物区别于一般丧尸片中张牙舞爪的行尸,肉眼看不见、子弹无作用,且人类沾之即死。
这一类被工程师马克·克莱恩称作凝聚态的“怪物”们,属于丧尸片范畴内的新一代反派,重要的是,它们比丧尸难对付多了。
电影前半程,人们对凝聚态一无所知,加之其恐怖的危害性,为情节蒙上了一层惊悚氛围。
从士兵的高科技护目镜中,清晰可见凝聚态的诸多特性——人形轮廓、白蓝相间且飘忽不定。
外形上看,虽似冤魂,却不是鬼面獠牙,身上要“干净”得多(同样是由人变成的,凝聚态和丧尸的外形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马克·克莱恩相当于捉鬼专家,深谙圈内冷热门知识,带着任务来到前线,亲身参与到这则“鬼故事”中。
战争的惨烈无常,被随处可见的凝聚态加深,因而占据大量篇幅的战场情景,会使观众如临其境。
在叙事上,尼克·马蒂厄对叙事节奏的出色把控是主要加分项。
克莱恩随战斗小队奔赴前线,拯救落难战友的过程中,观众和士兵们的视角在同一位面。
使凝聚态现形的辅助工具接连失灵后,明知它们可能在旁边,却无法看到的恐惧,深入骨髓,硬是在科幻元素转里掺入了惊悚、悬疑的分量,加深剧作魅力。
后半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幽魂们的来历做出尽可能合理的说明。引入类似大胆的概念设定的电影不在少数,最后能自圆其说的却是寥寥。
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影片三位编剧,除导演外,还有伊恩·弗里德、乔治·诺非。
他们把自己对“幽冥”的理解,通过克莱恩之口表达,一连串的物理术语,文科生听不懂,理科生保不齐会被眼花缭乱的剪辑和各类武器带跑,谁也没那个心思深挖理论的真实性。
所以在揭露真相的环节上,影片做得还不错,况且在揭秘之后,紧跟了一大段磅礴壮阔的决战桥段,即便理论虚浮,观感上也一定说得过去。
[幽冥]想表达的主题有两方面。
其一,反战。士兵们在城市废墟的楼里救下落难姐弟,撤退途中,弟弟被凝聚态杀死。
后从结尾得知,凝聚态其实是半生半死的人类的虚拟形态。即是说,凝聚态是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
凝聚态与以弟弟为代表的受害者,是战争中两个层面的牺牲品,归根结底,他们的消亡,都影射了战争的残酷及不合理性。
弟弟被杀一段,导演用慢镜处理,加强并延长了姐姐和士兵的愤怒与悲伤,这是战争留给所有人的后遗症,无论结果是胜是败。
其二,影片借凝聚态的设定,和克莱恩制造出的对付凝聚态的武器,展开了一副“未来战争”的图景。
那些等离子放电枪,是克莱恩从旧武器改装而来,能有效伤害凝聚态的同时,又充当了“照妖镜”的功能。
所以旧式武器成为一个桥梁,将现代与未来两种战争形态连接在一起,所谓科幻,触手可及。
不过这一场足以令观众信服的未来战争里,说教意味还是太重,后半段逐渐升温的主旋律意识压倒了角色光环,以致很难去评价演员的表演。
除了那一对天人永隔的姐弟,和11年前在[赛末点]里温柔可人,这一部里充当知心姐姐的艾米莉·莫迪默,其余人物皆呈现出群像式的模糊状态,无职位分工、单独刻画,更莫说心理探索。
编剧把九成脑细胞花费在如何制造并解决凝聚态的问题上,反而忽视了战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
连带的是,战争语境在理论、场面之外的人情部分,显得假大空。
▼
聊一部你最近看过的一部科幻片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看电影app
看电影推出属于自己的客户端啦
长按下图左下角二维码即可下载安装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看电影花冤枉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