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考辨(终结篇)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

       上两期讨论了中国古代对禅让制的意见,那么对于近现当代的历史学家而言,他们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一、信者

       这一部分人以范文澜、郭沫若、王玉哲、翦伯赞为代表。这些人都是近现代史上的学术大咖,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之作,就让我们依次看看他们对禅让制的看法吧。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2张图片
范文澜

      范文澜先生曾说“所谓‘禅让’制度,实际就是氏族社会的会议选举制度。这种制度在后世落后民族中如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都曾行施,有记载可以考见。”(《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1:)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3张图片
郭沫若

     郭沫若也曾说:“尧舜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的史影,那就是原始公社时的族长传承的反映。”(《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88)之后他在《中国史稿》中又进步阐发:“这一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情况。”(《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72)所谓的部落联盟议事会就是在执行公共事务或进行战争时所举行的部落会议,部落长老和军事首领都是会议的参加者。这是一种贵族民主会议,每个出席会议的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不能出席会议的人也可以提出意见,并可要求采纳他们的意见。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4张图片
王玉哲

       王玉哲先生在《中国上古史纲》中指出“尧舜禹的 ‘禅让,实际就是氏族选举制度传说,同时这个传说又带有两头军务酋长制的痕迹。”(《中国上古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47)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5张图片
翦伯赞

       翦伯赞先生也认为这一时期属于军事民主主义时期,他认为尧舜禹是军事首长,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四岳十二牧,即部落酋长会议。而且军事首长一切事情都要听命于部落酋长会议,这正是军事民主主义的特点(《中国史纲要》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3:8)。

二、疑者

       这一派人物以顾颉刚、杨向奎、张松辉等先生为代表。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6张图片
顾颉刚


禅让考辨(终结篇)_第7张图片
杨向奎

       顾颉刚先生是最先否定禅让制的史学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古史辩”派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著有《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他指出:“禅让说是伪史实,是直接从尚贤主义里产生出来的,倘使没有墨家的尚贤思想,就决不会有禅让的传说。”(《古史辩》第七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0-117)杨尚奎先生也有同样的观点。2015年11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松辉先生撰写了15000字的长文《尧舜禹禅让属于虚构——对<尚书><孟子>等有关禅让记载的新解读》,揭露了中国古代“禅让制”的虚伪,他详细分析了古代典籍对尧舜禹禅让美谈的诸多漏洞,认为这一传说的出现,是因为儒家要为后世树立美好的政治榜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代史家“为尊者讳”的笔法所致。

       那么“禅让制”到底有还是没有?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有;但是尧舜禹的禅让制,我也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没有。我说的话看起来前后矛盾,但仔细看完下面的文字,你就“茅厕顿开”了,哈哈……

       所谓的禅让制其实就是推举制,每一次的禅位都是经过咨询“四岳”,通过会议决定继承人。在中国原始社会,推举制是确实存在的,尤其是在母系氏族时期。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决定政治。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生产与生活资料极其匮乏,大家一起劳动一起享用,没有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也就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女子在体力上明显不如男子,于是男子由原来的“家庭煮夫”“家庭缝纫师”“保姆”等身份变成了狩猎者。而原来从事围猎采集的女子便逐渐转向了家庭,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最终,母系氏族被父子氏族所取代。

       在整个母系氏族和和父系氏族社会初期,无论氏族、部落还是部落联盟的领袖,一般都是由推举的办法产生,推举制在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很早,并且贯穿于整个原始社会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私有制随之出现,这直接动摇了推举制存在的基础,使推举制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不得不被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世袭制”所取代。因此,所谓的禅让制或者推举制,只在原始社会实行,而尧舜禹时期已经是父系氏族社会,已经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而这一时期早已经没有了“禅让制”。

       摩尔根在对易洛魁部族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世袭继承制的最早出现,与其说是由于人民的自由许可,毋宁说是用暴力所树立。”(《古代社会,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163》)由上可看出,从推举制到世袭制,并不是平静的过渡,而是充满了矛盾与斗争,甚至是篡夺。孙淼先生的话真正地揭露出真相:“这种篡夺,被后世披上了禅让的外衣而已。”(《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3:180)因此,所谓的‘禅让',实际上就是‘篡夺'。虽然关于尧舜禹禅让的历史记录不会是史实,但是这个记录仍然有重要的作用,即它证明了世袭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必须通过“禅让”即篡夺,才一步一步发展到世袭制,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王位继承制。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要简要回答一下第一期的问题,即墨子和孟子为何要尊崇禅让制?

       或许墨子和孟子也并不相信禅让说,因为帝君之位何其尊贵。他们尊崇禅让说,最主要还是为自己的学说服务。墨子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尚贤”,他认为无论是士农工商,只要有能有贤就可举之,因此他顺便也举了“汤举伊尹”“武丁举傅説”的故事。

   孟子是讲天命的,他认为君王即天子,或者说,君王都是有上天定的,尧选舜、舜选禹、启夺位,都是上天安排的,他仅仅是用禅让为自己的天命说服务。

       到今天为止,禅让制的考辨终于结束了。其实,有关禅让制的问题还可以探讨下去,岂止是区区几千字能够解决的,就像张松辉先生15000字的论文,虽然说得也很清楚,但是仍旧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他说禅让制的虚假就过于武断,只能说关于尧舜禹的禅让记录是虚假的,但是禅让制(推举制)却是真实存在过。希望这几篇小文,能够提起您对历史的兴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让考辨(终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