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公司更应反思,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在万达和索尼影视娱乐旗下 Motion Picture Group 达成合作之后,曾与万达谈判不欢而散的派拉蒙也在与中国资本的合作问题上迈出了勇敢一步。
1 月 20 日,美国派拉蒙影业宣布与上海电影集团、华桦传媒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内,后者将向派拉蒙提供占比超过 25% 的电影制作资金,支持派拉蒙推行每年制作 15 至 17 部电影的计划,涉及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同时两家中国公司还享有延长协议期限的权利。
除了资金支持,这项交易对派拉蒙电影进军中国也颇有助益,“上影集团能在影片定档、票房分账等方面帮上忙,未来双方也很有希望合拍中国电影项目。”
上影与华桦传媒,比万达高到哪里去了?
派拉蒙 2016 年出品的电影只有 18 部,全年票房仅 8.76 亿美元,这成绩居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末位。近年派拉蒙一直处于业绩不振的状态,2016 年更是亏损 4.45 亿美元。即便如此,去年万达集团发出收购派拉蒙 49% 股份的提议,依然遭到派拉蒙母公司维亚康姆的严词拒绝,可见好莱坞对于中国资本的戒心之重。
有趣的是,派拉蒙不但接受中方的投资,还选择了万达的最大对手。上影是中国仅次于万达的电影放映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上影集团成立于 2001 年 8 月,是上海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电影制作、发行、代理,影院经营,内容与技术进出口业务等。2003 年 6 月中港两地签署 CPE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大陆对香港开放电影合拍事宜,时任上海文广集团副总裁、上影集团总裁的任仲伦就大力推进“港产片北上”一事。上影集团率先对接上许多香港电影厂商、导演,投资了泽东电影的《2046》、陈可辛的《如果·爱》,还成立合资公司上影英皇、上影寰亚以推动香港合拍片的落实。
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左)曾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一手带领上影这家老牌电影国企,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影业集团。
作为中国电影的两大巨头之一,上影集团 2008 年的主营收入便达到15.18 亿元,利润 2.16 亿元,利润是中影的 20 倍。2016 年 8 月,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或许,正是看到上影集团在产业链、商业化运作以及合拍片经验的优势,派拉蒙才最终决定向其抛出橄榄枝。
而华桦传媒早年是派拉蒙电影在华的宣传营销及协助发行方。去年华桦传媒还投资了派拉蒙出品的《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侠探杰克:永不回头》等。去年 12 月,派拉蒙还宣布华桦传媒成为今年上映的《变形金刚5》的中国独家合作伙伴。
好莱坞只是想要钱,对中国公司还谈不上“芳心萌动”
过去的 2016 是中国资本大举进军好莱坞的一年。万达以 35 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以 10 亿美元收购 Dick Clark Productions(DGP),阿里影业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娱乐进行战略投资,完美世界投资 5 亿美元给环球影业未来 5 年出品的电影。
但是面对制片资源、投资经验更丰富的好莱坞,中国公司往往只能充当金主,合作通常以好莱坞为主导。例如完美世界与环球影业的合约条件相当苛刻,完美只能获得部分环球影业影片的投资权,其中不包括这两年很火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以及照明娱乐旗下的动画片《神偷奶爸》以及《小黄人》。
也有一些中国公司另辟蹊径,寻求与“六大”之外的独立电影公司合作,如华谊兄弟与腾讯先后投资 STX 娱乐,复星投资 Studio8。这些中小型制片公司虽然规模不及“六大”,也不乏优质的电影佳作,李安导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出品方之一便是 Studio8。
归根到底,这些合作都是流于资本往来的层面,并不见得对中国电影工业带来多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处于严格地监管资本外流的大环境,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进军好莱坞的中国公司。
原计划以 3.45 亿美元收购沃太奇影业(Voltage Pictures,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拆弹部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出品方) 的安徽鑫科新材料,最后却宣布交易终止,理由是未能满足中国监管机构对外投资及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日益增进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波及中美在电影行业的合作投资,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中国与好莱坞合作在另一个层面的体现则是合拍片。
所谓合拍片,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大致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是双方投资;二是影片内容要有中国元素,第三是主创人员要由双方组成,其中中国演员至少占三分之一。
乐视影业总裁张昭曾表示,“之所以要不同地区的大家联合起来拍一部电影,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合作来分散各个区域的风险。”
中美合拍:播下龙种,会收获什么?
香港电影人施南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利益是目前合拍片在中国流行的最大驱动。较之分账片(25%),合拍片的制片方在票房分账的比例( 43%)要高很多。而且合拍片还能享受与国产片一样的待遇,档期更自由,这让越来越多好莱坞制片公司选择“合拍”作为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方式。
中国公司对合拍片的期望,一是电影工业技术的交流,二是对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有帮助。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由于文化差异、市场侧重不同,中美合拍片往往遭遇水土不服,很难在两个市场同时取得成功。2008 年的《功夫之王》内地票房 1.88 亿元、北美票房 5208 万美元,《功夫梦》的内地票房 4714 万元、北美票房 1.76 亿美元;《天将雄狮》内地票房 7.4 亿元、北美票房 7 万。
如果一部好莱坞电影为了更方便地进入中国,引入中方资本,取得合拍片的资格与优惠条件,这没问题,前期的剧本、拍摄都是浑然一体的。但如果电影在启动之初就瞄准中美两大市场,首鼠两端,很可能就变为撕裂的产物。万达与传奇影业投拍的《长城》就是典型例子。
《长城》投资达1.5 亿美元,相信大部分钱都花在聘请当红的“面瘫小鲜肉”,以及制作那些华丽空洞的特效上面。这明显是在讨好中国市场,同时为了营造国际化形象,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西方雇佣兵闯入东方异域的故事,请来马特·达蒙主演,有 75% 以上的英文对白。为了能让外国观众看懂,电影又只能弱化故事架构、弱化对东方文化的渲染,这导致一些剧情的逻辑甚至无法自洽、给中国观众造成一定的认知障碍。
2016 年 12 月 16 日便在中国上映的《长城》,累计票房 11.36 亿元,最后却错过了圣诞档,北美定档 2017 年 2 月 17 日,片方的目标票房至少要 20 亿元以上,成本的回收压力全在北美市场了。
中美因素也并非全然无法调和,赢得多项奥斯卡小金人、豪取 2 亿美元票房的《卧虎藏龙》就是中美合拍的完美范本,但艺术与商业并重的电影实在可遇不可求。
对此,《彭博商业周刊》的专栏作家Adam Minter 在他的文章中写到:
“如果好莱坞想与中国电影人合作,那就得放弃联合制作这种既尴尬又优越感十足的方式。更好的办法是在中国创建一个国际工作室,培养年轻的中国电影制作人和剧作者,帮他们创作出吸引中国观众的电影。”
随着中美 2012 年签署的引进片协议将于 2017 年到期,届时很可能进一步放开分账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以及多位业界专家均向媒体表示,2017-2018 年中国的进口片份额极有可能进一步放开,甚至全面放开也并非没有可能。
2016 年在中国上映的引进片(无论是分账还是买断)有近百部,总票房为 175.86 亿,同比增幅 4% ,占全年总票房的 42%。如果算上合拍片那就更多了,不能说这是“崇洋媚外”。无论是中美合拍或中美合资都是一笔精确计算的商业生意。但不断加深与好莱坞合作的同时,中国电影公司更应反思,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有没有拍出令中国观众喜闻乐见、拍手称快的好作品?如果没有,你哪来的底气“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