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

现如今,出国留学镀金早已不是新鲜事。


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的时代,就曾有一批年均12岁的幼童,远渡重洋赴美留学。

他们中间有些人的名字,你肯定都听过: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


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


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首任校长蔡绍基……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张图片


作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国人,很多人甚至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而表姐今天要说的这部纪录片,就是有关这群被遗忘在历史尘埃中的幼童们的故事。

这部15年前的纪录片,至今在豆瓣上仍然保持着9.4的高分。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张图片


纪录片一共5集,每集时长45分钟,它将视角对准了这群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群体。

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和调查采访,展现了一段令人泪目的先贤求学故事。

有人说:

这是每一位中国留学生都应观看的纪录片,也是每位中国人都应了解的历史。

《幼童》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3张图片



0 1

背负家国命运的留美幼童


公元1872年,大清同治11年。

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是日薄西山,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古老的帝国变得摇摇欲坠。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国锁国的大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才意识到了迫切的危机感。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4张图片


于是,当时的思想开明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试图效法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这些洋务派们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提出了一个主意:

挑选一批最聪慧的幼童,送到大洋彼岸的西方留学,希望以此来实现曲线救国。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5张图片


于是,从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位学生赴美国留学。

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就这样成了背负整个国家兴衰使命的第一批留学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留美幼童。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6张图片

在当时,没人能猜到这些孩子的未来,以及他们将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承担怎样至关重要的重担。

事实上,囿于当时的封建思想,根本没有多少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去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

甚至,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言:那个所谓的美国,到处都是野蛮人,尚未开化,何谈去学习教育……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7张图片


也因此,只有身处底层的穷苦老百姓,才愿意赌一把。

最终几经周折,才选出了第一批留学的30名幼童,朝廷为此还专门跟孩子的父母签了15年的合同。

合同中特别注明了一条:

如有天灾疾病不测,各安天命。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8张图片


就是在这种对未来和命运的担忧和迟疑中,第一批留美幼童们踏上了留学的远洋轮船,也由此拉开了这段被人遗忘的历史的序幕。


0 2

第一个毕业于耶鲁的中国人


关于留美幼童的历史,不能不提的是一个人的名字。

他叫容闳,也被叫做: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的一个贫困农家,他的家乡南屏距离澳门只有几公里的距离。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9张图片


7岁的时候,父亲就将他送进了澳门的教会学校,因为这里可以免除学费。

容闳在这里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重要伯乐,美国牧师勃朗。

因为勃朗的资助,容闳得到了去往美国深造的机会,并在三年之后,考取了美国的耶鲁大学。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0张图片


他也因此成为,耶鲁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在异国求学的日子,让容闳目睹美国的繁荣昌盛,也更加迫切得渴望回国,用自己的所学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耶鲁毕业之际的容闳立下誓言:

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1张图片


于是,在美国生活七年之后,容闳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一直在为自己的强国梦奔走。

可回国后的他才发现:


内忧外患的祖国缺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人才!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2张图片


容闳暗自立志让更多中国孩子来留学,可这个愿望,他一等就是18年。

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容闳借机向当时的洋务派首领曾国藩提议,选派赴美留学生。

加上当时中美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为派遣中国留学生去美又提供了大大的可能性。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3张图片


1871年8月,清廷批准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专门负责留美幼童计划。

按照计划,每年挑选30名12岁左右的学生赴美留学,分4年共120名。

学制15年,幼童出洋的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4张图片


这种事件,在当时陈腐的清末时期,无异于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自此,中国前无古人的幼童留美计划正式拉开大幕,容闳的梦想变为现实。


0 3

困难重重的异国求学之路


1872年,第一批三十位学生由上海乘船到达旧金山,再乘坐火车横跨北美大陆,抵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

刚踏上异国土地的幼童们,对什么都感到新奇。


这些孩子们,从没见过那么高的楼,也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煤气、自来水、电梯,更想不通巨大无比的蒸汽火车,是如何在两条细细铁轨上行走的……

对于新大陆的好奇和迷茫,萦绕在每一个幼童的心中。


但异国求学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美国社会,对于这些身穿长衫、头戴锦帽的华人孩子们,也充满了偏见和误解。

《纽约时报》还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报道:

昨天到达旧金山的30位中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的淑女和绅士……

美国人对这些扎长辫子,分不清性别的中国孩子们,既感到好奇,又充满了疑惑。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5张图片


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文化上的隔阂和语言的障碍。

由于缺乏语言基础,这群孩子根本没法和美国人正常交流。而他们脑袋后面那根长长的辫子,也成了美国同龄孩子们的笑柄。

每次上街,就有美国小孩围观并对着他们不怀好意地喊:中国女孩子!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6张图片


不仅如此,对于这群长久以来生活在封建落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而言,异国的自由开明的社会制度和先进发达的工业文明,更是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这种巨大的文化冲突带来的震痛和割裂感,是今时今日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7张图片


而另一方面,清廷虽然同意他们赴美留学。


但又不愿意看到这群孩子拥有自我意识,养成自由思想,变得难以控制。

于是要求留美幼童们在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也要接受中式私塾教育,教导他们懂得“君子朝纲”。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8张图片


0 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虽然求学之路困难重重,但这批孩子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为了解决语言问题,快速适应美国的生活和教育,清廷将几个幼童为一组分配到一些美国中产家庭居住。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19张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中国孩子开始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天赋。

他们飞速越过语言障碍,适应了当地生活和文化,还能和本地孩子同场竞技。

幼童们在美国接受了包括军事、航海、法律、建筑工程、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语言学等几乎所有科目的系统学习。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0张图片


可这些年幼的中国孩子总能在短时间内,成为班上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他们的留言总是中英结合,钢笔毛笔并用,且图文并茂。

优秀到连美国人作为母语的英文课,也是中国孩子学得最好。

他们在各项文化课学习中名列前茅,在各项学科竞赛中斩获头奖……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1张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

到1880年,共有超过五十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

其中包括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中国幼童在体育竞技场上也表现相当优异。

他们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经常出没于篮球和足球场上,有人甚至组织了东方人棒球队。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2张图片


更难得的是,他们都有着拳拳报国之心,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依旧心存使命感。

他们在努力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侮辱,甚至很多人在后来的生命中,都将此视为一生的事业。

这哪里是幼童,简直是神童,在功课、体育、社交、人格魅力上横扫新英格兰的神童。


0 5

他们改变了中国


眼看着,这些中国学生们开始适应这个陌生的国度。可清政府的一纸回国的命令,却又将他们打回原型。

在当时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看来,这些在异国的孩子已经沾染上了西方的不良习气,早已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3张图片


于是,到了1881年,全部留美学生被召回国,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

九年时间,当初的留学幼童中,除少数病殁意外死亡的人以外,有94名留美幼童被召回国。

而其中,仅仅只有詹天佑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4张图片


更可悲的是,他们回到国内,等来的不是鲜花和掌声,却遭到了各方的质疑和讽刺。

朝廷斥责他们为洋奴,舆论对他们口诛笔伐,同胞对他们各种冷眼和排挤。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5张图片


可这些在国内被视为庸才的留学幼童们,在国外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纽约时报》公开评论声称:

大清国在美国实施的教育计划,十年来,我们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即使遭遇了种种的不公的待遇,这些留学幼童却从没有忘却自己的理想和使命。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6张图片


在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些长大成人的幼童们,他们分散在电报、教育、铁路、矿业、军界、外交、政界等各个领域。

在他们之中——


有人在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


有人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的铁路。


有人成为了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


有人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


还有人促成了清帝退位…....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7张图片


虽然囿于时代所限,他们没能利用自己的所学和努力,挽救大厦将倾的清王朝。

但毋庸置疑的是——

这些从大洋彼岸归来的孩子们,始终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8张图片


他们是荒原中的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他们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最终无可奈何的走向历史的尘埃。


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美丽与忧伤。


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



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_第2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9.4分,零差评,他们不该被我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