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新生儿起名字,那可是一个大工程。当年表弟的儿子出生时,我姨和姨夫就摩拳擦掌,表示一定要给孙子起个不俗的好名字,结果又是翻典故、又是查字典,最后告诉我,名字起好了,就叫“子涵”。
我彻底无语了,这个名字简直烂大街了,还用得着费这么大功夫吗?
让我们看看近几年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排名,看看你家娃中了没?
有人说了,那我就给孩子起个笔画多的名字呗,字一复杂,重复率就低了。且慢,先一起看看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一个叫“郭镶鑫鑫”的孩子,课间的时候和同学打闹,被老师罚抄名字100遍。那个同学还没放学就抄完了,而鑫鑫由于名字笔画多,抄了一宿还没抄完,最后委屈地大哭,抱怨爷爷肯定是太贪钱了才给她起了这个名字,还哭着喊着要改名。
真是难为孩子了。
有人又会说,那我就用生僻字给娃起名。所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新生入学后老师一点名就一头雾水的情况——好多字都不认识啊。
闺蜜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发现黑板上的全班同学名字里,有不少不认识的字,要么就是笔画比较多。其实她家儿子的名字也没简单到哪儿去,叫“维瀚”,这要是罚抄100遍,也得抄半天。
然后就想起我上学那会儿,一考试就把班级顺序打乱,然后按全年级同学的姓名笔画数来分配考场。于是,那个叫丁丁的同学,永远都排在1考场的1号桌,直到后来转学来一个叫丁一的……
众所周知,名字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符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名字既要具备很高的识别度又不至于怪异。为了给娃起个响当当的名号,很多家长都会绞尽脑汁,但还是难免掉坑儿里。那么,怎样才能起一个不烂大街的名字呢?
翻开郑子宁的这本《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你将找到答案。
郑子宁何许人也?他毕业于墨尔本大学,了解英、法、土耳其、老挝等语言以及常州、上海、西安、广州、海口话等多种汉语方言,非常厉害。
这本书汇集了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继续讨论起名字的话题。
单名和双名,哪个更俗?
1. 双名的重名概率大大低于单名
双名虽然不像单名那样简单直接,但如果起得好的话,这个代表个人身份的符号会更动听。
2. 人口增长给单名的实用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由于中国姓氏数量相对稀少而分布集中,使用单名会导致姓名全同,对区分识别个体非常不利。
3. 起名理念被“五格剖象”的法则控制
五格剖象的定义是: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建立起来的五个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来推算所谓的“人生运势”的方法。
比如“张馨月”这个名字,按照五格剖象理论,人格数、地格数、外格数及总格数都是难得的大吉大利。因此,即使这个名字的重名率极高,家长们还是会执着地给孩子起这个名字。
《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中提到:2014年高居重名排行榜第一的是张伟,全国共有约29.9万个张伟,快接近冰岛整个国家人口的32.56万了。除了张伟,王伟、李娜、张敏、李静都位居前列,但近年已经少了很多。所以总体而言,名字的集中度正在下降。
如何起个与时俱进的英文名?
“每当假期过去,来自四五线城市的翠花、二妮、狗剩、狗蛋又回到了位于京沪穗深CBD的办公室。在穿上西装的同时,他们的名字也纷纷变成了Vivian、Joyce、Kevin、Jason、Leo、Lucy、Eddie、Jack。”
如今,起英文名都要从娃娃抓起了?著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田亮的女儿叫Cindy,王岳伦的女儿叫Angela,林志颖的儿子叫Kimi。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起个英文名?而且还是透露着中国味的英文名?
这是因为,要通过起英文名的方式同世界主流接轨。
对于语言文化和欧美相差很大的中国人来说,要想无缝衔接可有点儿难度。表现在:
1. 重名率相当高
男性比较常用的有:Jason、Mike;女白领则喜欢用:Lisa、Jessica等。为什么呢?因为简短好记,或者含义好。比如Vivian和薇薇安就互为关联。
上职高时,班里有个女生叫马丽,而我的英文名叫Mary,当时我还觉得挺洋气,后来有个男生问:“你们俩是超级马里奥兄弟吗?”我一想,的确有些老土,于是赶紧去找老师,千挑万选换了个名叫Alice。那个叫马丽的女生跟在我后面对老师说,正好把Mary的英文名给她。这时老师突然叫住我说:“要不你再换个名字吧?我教的其他几个班里都有叫Alice的。”
看来,简单易上口的英文名的确很受欢迎啊。
2. 毕竟文化不同,起外文名时,不少人会违背目标语言的一般习惯
比如:Friday、Apple、Lucky等,虽然这些词在英文中都有意思,但歪果仁很少把它们当作名字使用。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有趣的视频,一个搞怪的歪果仁大声吐槽:“很多中国人起的英文名都太low了,我们是绝对不会用那种名字的。”其中就有类似于Friday和Apple的名字。
3. 外文名会有强烈的滞后效应
Joyce是中国女白领们喜欢用的名字。但在英语国家,这是个流行于二战之前的名字,以至于说起这个名字,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个年逾八旬的慈祥老太。
所幸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外文名只是用作非官方场合的非正式称呼,而不是身份文件中的正式名字,流通范围一般限于同事朋友之间。否则还不知会闹出多少笑话。
不过,在国贸、恒隆里面的数百个Vivian,应该远不及周围理发店中数以千计的Tony老师吧。
双语儿童梦怎样成功?
起英文名要从娃娃抓起,那学英语这件事也一定不能让娃输在起跑线上。
由于多数中国人学英语时缺少语言环境,所以“早期沉浸式教学法”得到广泛的关注——从小在良好语言学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然会从小就有一口标准发音。
不过,外籍教师稀缺,是被家长寄予厚望的双语教育机构中的普遍现象。即使是价格不菲的国际幼儿园和双语幼儿园。
那么,如果是由发音并不标准或语感并不强的老师来教,估计娃的“早期沉浸式教学法”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幼儿园阶段的英语早教,实际效果更是与理论效果差异巨大。
有语言学家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效率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并不存在明确的临界点,更何况语音、词汇、句法学习等不同的语言模块的关键期年龄也可能不同。越早开始第二语言的习得,就越可能在语言能力,尤其是发音准确性上获得优势。
《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中还提到:除了尽早开始学习之外,另一个可控的主导因素是学习者在语言中的暴露强度。研究双母语的学者,一般将3岁左右视作区分双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标志。
之前表弟给5岁的儿子报了英语班,娃倒是不排斥学英语,而且还学得津津有味,但是从嘴里蹦出来的英文句子,还是怎么听都有一种中国式英语的味道。
那是因为书中提到的:3岁后,由于幼儿意识中的基本语言系统已经形成,此后即使暴露在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下,幼儿势必会受到已有母语的影响,其第二语言也只是接近而并不能达到母语水平。
除此之外,“台湾腔为什么这么温柔?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蓝瘦香菇真的是南宁口音吗?为何南方人嗜甜、北方人嗜咸?怎么从生辰八字算出不同的命?钱是怎么从牛变成纸的?”等有趣的问题,也能从这本《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