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好莱坞动作片黄金年代的常青树。
逃不过这两个人:
阿诺·施瓦辛格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他们是挚友,也是游戏《魂斗罗》里的两个原型人物。
即便都已经年过古稀,但都还在坚持拍电影。
非常凑巧的是。
两位动作硬汉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今年为各自影迷带来了一部经典的续集作品。
一边,施瓦辛格回归了经典科幻系列《终结者》。
尽管须发皆白,但举起重型机枪时,仍然不减当年威风。
一句「I won‘t be back」(我不会再回来了)的台词彻底宣告了角色的终结。
另一边,史泰龙也同样扛起了枪。
重启了一部将近四十年的经典系列——
《第一滴血5》
Rambo: Last Blood
然而。
电影上映以来,评价两级。
烂番茄上,该片的两个维度评分相去甚远。
代表专业影评人的「新鲜度」得分只有27%;
代表普通影迷的「观众打分」则高达82%。
很多影评人给这部电影贴上了「种族主义」、「厌女症」的标贴。
指责它不过是以毫无内涵的杀戮场面来博取眼球。
而在普通观众口中,它则是「场面硬核、爽感十足」的情怀之作。
简单总结就是:
影评人觉得这就是个空洞无脑的草包电影;
观众觉得这片子打打打杀杀杀看得真TM爽。
这样的分歧,我们早就看得多了。
老马丁前段时间还质疑漫威等超英爆米花电影不是电影,掀起了好莱坞一阵讨论风浪。
那么,《第一滴血》就真的那么low,那么无脑嗨吗?
其实不尽然。
第一部《第一滴血》,作为最早关注越战老兵「精神战争创伤」的作品,也曾获得影评人大面积认可。
获得了87%的新鲜度。
1982年,《第一滴血》的首部电影横空出世,引起巨大反响。
改编自小说家大卫·莫瑞尔的同名原著小说。
故事聚焦于一位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越战退伍老兵回到美国后的生存境遇。
主角名为约翰·兰博(John Rambo)。
想要寻找一片安静的住所的他却饱受歧视,甚至被当地警察陷害,为此不得不与对方展开殊死战斗。
这部电影极其特别地塑造了一个顽强、沉默、不畏强大、不甘屈服的反叛型角色。
而在这个悲剧人物的背后,则是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
战争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背后——
是对当时美国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质疑与反思。
然而。
起初拿到剧本的史泰龙对故事中强烈的「政治倾向」并不满意。
对于兰博诉诸武力的根源,他不喜欢角色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心理病态」。
取而代之,他希望兰博具备一种更加人之常情式的「同情感」。
正因为如此。
在之后的四部续集中,史泰龙牢牢地掌控了剧本创作的权力。
兰博的形象也因此逐渐从一个「历经战争创伤的悲剧英雄」,变成了一个「为了寻求正义而诉诸武力的个人英雄」。
第二部中,兰博被派回越南调查战俘下落,却意外发现自己被军队出卖。
因此不得不再次披盔戴甲、绝境求生,并对于出卖他的人予以反击。
第三部中,历经生死考验与颠沛流离,兰博本打算在泰国度过他平静的人生。
不料上校在阿富汗战场被苏联军队俘虏,他又不能撒手不管。
就这样,他只身一人闯入战火纷飞的帕米尔高原,上演了一场惊天营救行动。
第四部中,远离故国、隐居缅甸的兰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身陷险境的教会义工前来寻找他的帮助。
兰博自然是再一次出手相助。
神乎其技地带领着一支雇佣兵潜入缅甸军营,最终成功解救人质。
无论是为了报复那些有利益冲突的人,还是为了拯救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者为了维护正义与和平。
这个电影系列抛弃了骨子里的反抗精神,变身为一个弘扬「主旋律」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动作爽片。
正如《第一滴血2》中的一句台词: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像我们爱她一样爱我们。」
这句感动很多影迷的台词背后,是从对「国家主义」的反思转向对「国家主义」的弘扬与追求。
美国战狼,大概就是这个味道。
相对应的,影评人们也非常不客气,用差评表达了自己的不待见。
相隔十年,《第一滴血5》在今年上映。
没有任何改进,依然走的是主旋律道路。
甚至意识形态更为明显。
兰博这次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美国西部牛仔」式的传统保守形象。
故事依然简单。
在靠近墨西哥的边境小镇上,兰博和他的侄女一同生活在一处幽静的农场里。
侄女为了寻找亲生父亲,背着兰博偷偷跑去了墨西哥。
不料,却被当地穷凶极恶的帮派绑架,最终惨遭迫害而死。
为了给家人报仇,兰博再次拿起武器,一个人去铲除整个强大的墨西哥帮派。
与前作相比,这部电影显得更加暴力、血腥、大尺度。
许多情节甚至会引人不适。
例如断头、手撕肋骨、徒手挖心脏等等……
然而,影迷们看过之后,纷纷表示:
好看!牛逼!
好看么?
好看。
有仇必报、惩恶扬善,以一个超级英雄的姿态,把坏人们一个个变着法子干掉。
这样一部爽片必然好看。
但爽的同时也应当抱有警惕——
并不是因为对方是坏人,就意味着使用暴力是一种正义的形式。
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概:
「当你与兰博产生共鸣时,你也会对杀戮这种形式产生认同。」
(When you identify with Rambo, you identify with killing.)
如果说,第一部里的「暴力杀戮」还有意探讨战争给人遗留下来抹不去的阴影。
传达对暴力的反思与抗议。
那么,几部续集电影中的「暴力杀戮」则沦为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
可能有人会问,同样是展现暴力,两者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
前者,会让观众觉得兰博的人生充满悲剧,是无奈与绝望的不得已抗争,是带有同情意味的。
他为国家参战,到头来又被国家视为敌人。
后者,兰博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
之前为国家战斗,退伍后又继续为国家「铲奸除恶」,是以完全正面、推崇的角度去刻画的。
后四部中的兰博,已经从一个被国家抛弃、被战争利用的孤独老兵,变成一个崇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战争机器」。
当一个人全凭暴力解决问题时,也会变成暴力本身。
例如,美国为对抗苏联,遏制越共,于是发动了越南战争;
为解决恐怖主义,继而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在冷战时的美国政府眼中,「苏共越共」和「恐怖主义」不就像墨西哥帮派一样穷凶恶极么?
诉诸武力很简单——
只需要为暴力寻找一个正义的理由。
更令人讽刺的是。
这样一个在原著小说中鲜明的反政府角色,其海报竟然后来被放在美国征兵办公室来当作宣传材料。
回头来看。
说到底,这一切都源自这个系列电影的价值观转向。
而史泰龙个人的保守派政治主张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早在《第一滴血2》上映之后,史泰龙便被共和党总统里根邀请到白宫见面。
作为美国历史上有名的保守派总统,正是他的强硬政策帮助美国在冷战后期逐渐走强。
而里根对于《第一滴血2》的喜爱,恰恰展现出史泰龙与「美国右派保守价值观」里的共通之处——
个人和国家至上。
放到今天,代表美国保守主义精英的正是总统特朗普。
而很多人正是在《第一滴血5》中看到了一些「特朗普精神」的影子——
「排外,歧视女性、墨西哥族裔,崇尚强硬蛮横的解决措施」。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如此有争议的原因所在:
一部分人在其中看到了帮派横行的墨西哥城、受人玩弄的女性和以暴制暴的解决态度。
当观众在认同影片和兰博的同时,便也在潜移默化地认同暴力这件事本身。
另一部分人会说,电影好看就行,何必要在乎这些「政治正确」。
然而,「兰博」作为一个电影角色,能够成为国家招兵的宣传形象。
这已足以证明电影背后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当观众自以为清醒地只把《第一滴血》当成爽片来看的时候。
或许并不知道。
有没有什么种子,已经悄然在潜意识里种下。
点个「在看」
这样的爽片,你还喜欢吗?
↘↘↘